【2019年整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件关于科研选题与文献搜集三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段方面的概括。所以,不仅是对科研题目的选定, 而且还是一个接受科学技术实践检验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1.确定研究方向(决定着科研活动的主攻方向)
2.选择研究课题(选择、找寻进攻的突破口
或制高点)
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出科研的计划、步骤以及需要
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科研选题分类:
(1)按目的分——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应用研究
(2)按来源分——有:自选;商定;指定
(3)按规模分——项目可分为大中小几级,分别称一、二、三
级课题
(4)按时间分——有:长远项目和短期项目
2.来源:选题范围宽广,量大面广。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现实生活中、理论研究中、学科交叉中、学术争论中、文献
空白处、发展规划中、课题延伸中、研究要素中、意外发现中。
除具有文献的属性外,还包括非文字资料,
如: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
2.级别:(分级不等于其价值,只是其来源层次不同)
一级文献——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会议文献、档案材料等。
二级文献——通过将分散的一级原始文献整理后,成为系统的
文献,方便查找利用。如:书目、索引、文摘。
三级文献——在二级文献基础上将一级文献内容又分类整理,
5.检索步骤:(6步法)
课题主题分析;选择系统工具;选择检索途径;制定检索表达式;
辨别文献来源;索取原始文献。
6.资料整理:分类、排序、编目、方法(卡片;剪贴;打印;
7.资料阅读:
复印、电子文档)
(1)要有目的性(明确需要获得什么信息)
(2)按一定顺序(阅读著作、论文、摘要、方法、全文)
3.分类:
(1)按层次划分——概念问题(分内部与外部); 经验问题(未解决、已解决、反常问题)。
(2)按类型划分——● 陈述性问题:是什么? ● 因果性问题:为什么? ● 过程性问题:怎么样?
(3)按应答域划分——真问题;假问题(不合理、错误的)
二、关于科研选题
1.概念:科研题目是科研人员对某学术问题,在理论认识和实验
3.原则:(十条)
1.需求性 2.创新性 3.科学性 4.可行性 5.优势性
6.发展性 7.经济性 8.效益 9.学术价值 10.远近结合
其中,第1条需求性是科研选题工作的首要原则(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
4.技巧方法:
(1)选择没人涉足过的,且能填补;
(2)调研准备充分;
(3)量力而行,难度适中。
SCI所选用世界各国的刊物就多达3400余种,涉及94个类别、
50多种文字。被选用的大多为发达国家,也有部分发展中的国家
(中国、印度等)。 SCI有选择收录的论文约有80多万条。
被SCI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少,能衡量出一个国
家基础应用科学研究水平的强弱,也被看作其科技实力的一项重要
第三讲 科研选题、文献搜集与项目运作
一、关于科学问题
1.概念:
(1)“问题”:● 需要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 需要研究或解决的矛盾
(2)科学问题:科研人员在科学认识和实践中发现并提出 的问题。(问题提出的深度和广度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
2.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1)问题的指向——是哪个方面的问题。 (2)研究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 (3)求解的应答——对问题的解释、论述中所确定的区域或范围。
(4)5种选题法(现状调查、历史比较、未来预测、系统综合、优选决策)
5.注意事项:(八项)
(1)目的明确 社会需要 (2)探察关隘 找突破口
(3)远近兼顾 由近及远 (4)大小并重 从小到大
(5)题数适可 确定重点 (6)既论条件 又创条件
(7)摸清对象 预作估计 (8)慎重确定 以利坚持
如:专题综述、评述、数据手册等。
3.种类:(8种)
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标准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
4.搜集方法:
(1)根据目的,确定方向。(14种查阅途径)
(2)利用图书馆,使用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
(3)利用数据库:
a.国外四大科技类文献数据库(SCI、EI、ISTP、ISI)
指标。同时, SCI收录科技论文的状况也是评价科学技术人员成绩、
水平以及奖励的重要依据。多年来该系统已成为各国争相角逐的焦
点和密切关注的中心。
b.国外社科类文献数据库(SSCI、AHCI)
SCI:艺术人文索引
c.国内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4)利用互联网搜集 (5)其他渠道(学术会议、个别交流、委托检索)
其中,SCI是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影响力最大。
● 关于SCI简要介绍:
SCI(Science Citation I Index)是《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
这一期刊文献检索系统,创刊于1961年,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
所出版的。包括许多学科,如: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行为
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
三、关于科研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是科研工作首要的、日常的一项工作。
1.概念:
(1)文献——典籍。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字资料。(搜集主体)
(2)科研文献——指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的文字资料、专业图书、
专业论文、专利文本等。
(3)科研资料——具有一定理性认识价值和学科内容的信息形式。
(3)做好笔记和卡片
笔记——写批语、记号;做摘录、提要、扎记。
卡片——规格大小一律(7.5厘米×12.5厘米);一事一记。
它包括两个方面:1.确定研究方向(决定着科研活动的主攻方向)
2.选择研究课题(选择、找寻进攻的突破口
或制高点)
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出科研的计划、步骤以及需要
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科研选题分类:
(1)按目的分——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应用研究
(2)按来源分——有:自选;商定;指定
(3)按规模分——项目可分为大中小几级,分别称一、二、三
级课题
(4)按时间分——有:长远项目和短期项目
2.来源:选题范围宽广,量大面广。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现实生活中、理论研究中、学科交叉中、学术争论中、文献
空白处、发展规划中、课题延伸中、研究要素中、意外发现中。
除具有文献的属性外,还包括非文字资料,
如: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
2.级别:(分级不等于其价值,只是其来源层次不同)
一级文献——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会议文献、档案材料等。
二级文献——通过将分散的一级原始文献整理后,成为系统的
文献,方便查找利用。如:书目、索引、文摘。
三级文献——在二级文献基础上将一级文献内容又分类整理,
5.检索步骤:(6步法)
课题主题分析;选择系统工具;选择检索途径;制定检索表达式;
辨别文献来源;索取原始文献。
6.资料整理:分类、排序、编目、方法(卡片;剪贴;打印;
7.资料阅读:
复印、电子文档)
(1)要有目的性(明确需要获得什么信息)
(2)按一定顺序(阅读著作、论文、摘要、方法、全文)
3.分类:
(1)按层次划分——概念问题(分内部与外部); 经验问题(未解决、已解决、反常问题)。
(2)按类型划分——● 陈述性问题:是什么? ● 因果性问题:为什么? ● 过程性问题:怎么样?
(3)按应答域划分——真问题;假问题(不合理、错误的)
二、关于科研选题
1.概念:科研题目是科研人员对某学术问题,在理论认识和实验
3.原则:(十条)
1.需求性 2.创新性 3.科学性 4.可行性 5.优势性
6.发展性 7.经济性 8.效益 9.学术价值 10.远近结合
其中,第1条需求性是科研选题工作的首要原则(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
4.技巧方法:
(1)选择没人涉足过的,且能填补;
(2)调研准备充分;
(3)量力而行,难度适中。
SCI所选用世界各国的刊物就多达3400余种,涉及94个类别、
50多种文字。被选用的大多为发达国家,也有部分发展中的国家
(中国、印度等)。 SCI有选择收录的论文约有80多万条。
被SCI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少,能衡量出一个国
家基础应用科学研究水平的强弱,也被看作其科技实力的一项重要
第三讲 科研选题、文献搜集与项目运作
一、关于科学问题
1.概念:
(1)“问题”:● 需要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 需要研究或解决的矛盾
(2)科学问题:科研人员在科学认识和实践中发现并提出 的问题。(问题提出的深度和广度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
2.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1)问题的指向——是哪个方面的问题。 (2)研究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 (3)求解的应答——对问题的解释、论述中所确定的区域或范围。
(4)5种选题法(现状调查、历史比较、未来预测、系统综合、优选决策)
5.注意事项:(八项)
(1)目的明确 社会需要 (2)探察关隘 找突破口
(3)远近兼顾 由近及远 (4)大小并重 从小到大
(5)题数适可 确定重点 (6)既论条件 又创条件
(7)摸清对象 预作估计 (8)慎重确定 以利坚持
如:专题综述、评述、数据手册等。
3.种类:(8种)
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标准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
4.搜集方法:
(1)根据目的,确定方向。(14种查阅途径)
(2)利用图书馆,使用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
(3)利用数据库:
a.国外四大科技类文献数据库(SCI、EI、ISTP、ISI)
指标。同时, SCI收录科技论文的状况也是评价科学技术人员成绩、
水平以及奖励的重要依据。多年来该系统已成为各国争相角逐的焦
点和密切关注的中心。
b.国外社科类文献数据库(SSCI、AHCI)
SCI:艺术人文索引
c.国内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4)利用互联网搜集 (5)其他渠道(学术会议、个别交流、委托检索)
其中,SCI是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影响力最大。
● 关于SCI简要介绍:
SCI(Science Citation I Index)是《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
这一期刊文献检索系统,创刊于1961年,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
所出版的。包括许多学科,如: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行为
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
三、关于科研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是科研工作首要的、日常的一项工作。
1.概念:
(1)文献——典籍。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字资料。(搜集主体)
(2)科研文献——指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的文字资料、专业图书、
专业论文、专利文本等。
(3)科研资料——具有一定理性认识价值和学科内容的信息形式。
(3)做好笔记和卡片
笔记——写批语、记号;做摘录、提要、扎记。
卡片——规格大小一律(7.5厘米×12.5厘米);一事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