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速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速度
一、单选题(共40 分)
1.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
10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2.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率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点O出发,最后同时到达点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的行军路程,s
甲<s

B.小分队的平均速度v

=v

C.y-x图像表示的是速度—时间图像
D.y-x图像表示的是位移—时间图像
4. 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10.2 m/s
B.9.6 m/s
C.9 m/s
D.10 m/s
5. 衢宁铁路北起浙江省衢州市终至福建省宁德市,途经13个客运车站。

线路全长37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最快运行时间为5小时17分钟。

则()
A.“5小时17分钟”指时刻
B.“全长379公里”指位移大小
C.“时速160公里”指运行的平均速度
D.在研究运行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6.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 B、AB C、ABC 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2.5s、3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与ABCDE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7.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8.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v1+v2
2,v1+v2
2
B.v1−v2
2
,v1−v2
2
C.0,v1−v2
v1+v2D.0,2v1v2
v1+v2
二、多选题(共40 分)
9.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10.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11. 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12. 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

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控制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L
Δt
B.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2L
Δt
C.若L=8m,Δt=0.2s,照相机将会拍照
D.若L=8m,Δt=0.3s,照相机将会拍照
13. 甲、乙两物体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B.t=0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C.当甲、乙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14.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2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BC段的平均速度
15. —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初始位置在bc边上的中点A,由A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s
A.第2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2
C.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16. 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发时A在B的前方
B.t1、t2时刻A、B均相遇
C.t2时刻A、B的速度方向相同
D.t1∼t2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小于B的平均速度
三、解答题(共21 分)
17. 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30min内行驶了8km,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成绩为10s,自行车和运动员哪个快?
18. (1)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直线距离为20km。

①小明开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20分钟,他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①途中某时刻小明发现速度计指示为70km/h,此示数表示什么?
(2)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路边指示牌,图中的“120”、“100”、“90”、“60”是什么意思?
19. 一物体沿正东方向以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4 s,又以3 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 s,求这8
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sin37°=35, cos37°=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