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
道这是什么吗?”
2.朗读课文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理解词义。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句子,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6.小组合作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影子吗?请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描述一下你们遇到的影子。
”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对影子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8.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影子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影子的特点,学会了生字词,并掌握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拿出课本,我们来一起朗读《影子》这篇课文。
注意感受语言的美,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师:“我们刚才读到了很多新的字词,比如‘黄昏’‘拖长’‘拥抱’,谁能告诉我这些词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你们能不能用这些词造个句子,看看它们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中是怎么用的?”
2.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特别有意思的表达方式。
比如‘影子在墙角里静静地看着我’,这里的‘看着’是不是真的在‘看’?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呢?对了,是拟人。
我们再来找找看,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拟人的手法。
”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
教师:“现在,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你的影子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太阳升高了,影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无论我们在哪里,阳光下的我们总是伴随着一个‘小伙伴’。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影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这个神秘的小伙伴的。
”
2.朗读课文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
请大家注意,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和影子玩耍的孩子。
”
3.学习生字词
教师:“刚才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新的字词,现在我们来一一学习它们。
请大家跟读,注意发音和词义。
”
学生:“(跟读)黄昏,就是天快黑的时候;拖长,就是变长;拥抱,就是紧紧地抱在一起。
”
4.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课文讲述了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的变化,还有人和影子之间的有趣互动。
”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文在描述影子的时候,用了好几种特别生动的方法。
比如‘影子拉长了我的手臂’,这里的‘拉长了’是不是影子真的拉长了手臂?这是怎么做到的?”
6.小组合作活动
教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影子相关的场景,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下那个场景。
”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子不仅是个奇妙的现象,还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它。
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学生:“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它陪伴着我们,也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
8.课后作业
教师:“回家的作业是,你们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关于影子的短文,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修辞手法,描述你和影子的故事。
”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节奏。
2.由于学生对影子的感知和想象能力不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3.在分析修辞手法时,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学术语,以免学生感到困惑。
4.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比如课
后单独讲解或提供学习资料。
5.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和创作中。
6.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实物展示、游戏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7.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