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金融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乡镇审计服务中心)
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
李亚鸽一、引言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标志着一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2018年该项工作由审计试点进入到全面推开阶段。

但是由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集中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传统的财务审计方式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技术系统,在自然资源数据量大类多、分散复杂的审计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快速大容量获取、处理、分析、存储数据的优势,辅助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二、文献综述王生祯等(2018)通过介绍一例应用案例,阐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具体运用步骤方法,并充分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科学实用性。

张彩仙等(2018)绘制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技术流程图,以审计实例为切入点,分析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邱为学(2018)通过阐述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挑战,结合具体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对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及技能进行培训和调整、以及深入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效作用等相关建议。

三、审计项目实操本文通过数据采集、数据验证、数据处理分析、外业查证等方式,在开展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积极尝试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审计。

鉴于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审计应通过建立协作机制以及签订数据保密协议等方式,将标准化处理后(同一坐标系)的电子数据存储于专用保密硬盘,并应用于工作专用笔记本电脑(未设置网口)中。

审计项目涉及的电子数据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划定图、村镇两级界限图、近五年高清遥感影像图、卫片监测执法图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临时用地审批地理数据、征地地理数据;公益林小班图;生态红线划定图。

(一)数据采集与数据验证在成功导入相关地理信息图层后,为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需对导入的数据进行验证,通过选择一两个指标,比对已导入软件后数据库的数据值与数据来源部门报送的数据值,查看是否存在差异。

如在ArcGIS 系统中将土地利用现状和基本农田图层属性表中小班面积数据进行加总,并与数据报送部门对外公布信息中耕地、基本农田的总数进行比对,数据验证一致后方可使用图层。

(二)数据处理分析1.“面转线”处理,为了清晰直观地了解每一图班所在村落情况,需要运用地理处理技术中的“面转线”技术将村界图转化为村界线图。

打开ArcToolbox 工具,点击“数据管理工具”,选择“要素”项下“面转线”,输入要素为“村界图”图层,输出要素类中选择要存放的路径及填写转化后的图层名称“村界线图”。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更加明确疑点地块所处村落,方便后期集中进行外业调查。

2.比对分析,即将目标图层与高清遥感影像图比对,查找问题疑点。

如果未获取可直接采用的数据,可以通过筛选相关属性重构图层的方式,如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取耕地图,首先打开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属性表进行按属性选择,运用SQL 语句,输入:select *from 图层名称where DLMC like ‘%水浇地%’or DLMC like ‘%水田%’or DLMC like ‘%旱地%’,筛选出地类名称(DLMC )为旱地、水浇地、水田的地块,然后创建成新图层,命名为“耕地图”。

也可以直接采用已获取的数据进行操作,这里简单介绍以直接获取的永久基本农田图为例进行如下操作:以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目标图层,以遥感影像图层为基础图层,将永久基本农田图透明度进行调整后,可通过比对发现图层中存在明显建筑物的地块,右击该地块所在图版,点击“识别”选项,记录地块对应的编号。

同步运用“测量”工具,测量记录疑点部分面积,接着右击“永久基本农田图”,选择“打开属性表”,点击“按属性选择”选项,在对话框中,输入疑点地块的编号,最后选择“根据所选要素创建图层”,即系统会生成新的图层,并将其命名为“问题疑点图层”。

这样就把通过对比分析查找的疑点汇总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层,同时还可运用历年高清遥感影像对疑点地块的出现年份进行追溯,确定该疑点的最初产生时间,为后期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提供
依据。

3.叠加分析,当筛选出来的疑点地块
数量较多时,为提高外业调查的效率,可
通过将问题疑点图层与卫片监测执法图
版进行叠加分析,即选择叠加分析中的
“相交”,得到问题疑点图层与卫片监测执
法图版中重合的地块。

同时,借助卫片监
测执法记录台账,筛选出暂未被职能部门
立案调查的疑点,可减少外业工作量,进
而加强外业调查的针对性。

具体操作如
下:打开ArcToolbox 工具,双击“分析工
具”下“叠加分析”中的“相交”,在“输入要
素”下拉框中选择“问题疑点图层”和“卫
片监测执法图版”,输出要素类中选择存
放路径及填写相交后图层的名称“相交处
理结果”,并勾选“相交处理结果图”,查看
重合地块。

(三)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工作,即将问题疑点图与该
地块的实际现状进行对比,实地核实每一
处疑点,这里就需要运用GPS 技术,准确
定位到疑点地块,并通过现场拍照留底以
及陪同人员对调查结果的签字确认留证,
为后期编制审计取证单做好基础工作。

通过现场核查,审计发现某乡镇土地
资源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个别永久基本农
田非粮化和少数建筑物违规占用永久基
本农田等问题,并通过深溯产生的原因,
找好突破口,综合分析,分类总结,提出了
有针对性的审计整改建议。

四、相关说明
上述案例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
在土地资源审计上的应用过程,同样此技
术在林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审计方面,同样
具有一定优势:如在林业资源审计,一是
审查违规占用林地的情况,审计方法与上
述土地资源审计方法类似,在同一坐标系
中,以林地小班图为目标层,以高清遥感
影像为基础图层,比对有明显建筑物或者
图色与林地差异较大的地块。

二是审查造
林任务完成的情况,利用多年遥感影像对
比,核实当年造林任务落图位置是否确为
当年新增林地。

另外,生态保护审计上主
要是将在生态红线图与高清遥感影像的
对比,审查生态红线范围内有无违规建筑
情况。

最后,我们发现,大数据技术在领导
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优势十
分明显,效果特别突出,今后我们将在创
建模型、拓宽应用范围方面着力,进一步
提高应用大数据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