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
文从字顺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 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 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 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 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 是必须达到的。——叶圣陶Fra bibliotek学以致用
1.本单元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部分, 请你也仔细观察身边的景物,并选择一种植物记录 下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
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仅 要关注其外在形态,如茎、叶、花、果,还要思考其象征 意义。此外,要选择一定角度或顺序进行观察,如远观、 近看,还要关注其所在的环境以及季节特征。
达作者赏花时的愉悦心情。
学以致用
➢ 思路清晰。 ①文章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描写的,因此本段中先写
“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②因为首句说“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所以后面先写
花朵盛开的情态,再写花朵含苞待放的情态。 ③文段内容是展现紫藤萝之美的。所以前面着重描摹紫藤萝
之美,后面顺便写自己的感受与行动,以衬托紫藤萝之美。
写作指导
(3)斟酌思考,重视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写文章需要修改,写好后要回 过头来改,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别人听,甚 至可以请别人来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 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 不顺的要调整,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写作实践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 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 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 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
“烧毁并洗劫”不符合逻辑,应改为“洗劫并烧 毁”;“怎么不忘记”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 “要忘记”的意思,应改为“怎么能忘记”。
写作指导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 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 的柳树。
学以致用
3.阅读《紫藤萝瀑布》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 何对植物进行描写的,并据此修改自己的作品。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 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 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 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 摘一朵。
学以致用
2.在小组内展示你精选的植物,并借鉴本单 元课文的写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它的特征。
在向他人介绍的过程中,应当逻辑清晰、讲述有条 理;在聆听他人介绍的过程中,可以修改完善他人的讲 述内容,并注意学习其描述的方法。
学以致用
我观察的植物是仙人球。 仙人球全身都是淡绿色的,只有最顶端是深绿色。它的身 上长满了突起的黄色绒毛,绒毛上长了八到九根又细又长的 刺,阳光一照,这些刺会闪着很淡的黄色光泽。从远处看,就 像一个小刺猬,害羞地缩成了一团;从近处看,又像一个长满 了黄色尖刺的绿水晶,十分美丽。 仙人球虽然不像吊兰、玫瑰花那样美丽迷人,但它不畏干 旱、顽强生长的个性深深打动了我。
写作实践
提示: 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 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 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 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 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写作要文从字 顺。这不仅要求我们做到语句表达准确、连贯,还 要能推敲字句,反复修改。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 见了美的事物,不妨用纸和笔记录下来,试着表达 自己的想法,并不断润色文字,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写作水平。
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有一片很大的打 谷场。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 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写作指导
2.如何做到文从句顺?以小组为单位说 说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1)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 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 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 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 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学以致用
➢ 用词准确。 ①花苞——紫色沉淀在每穗花的下面,而下面是待放的部
分,所以是沉淀在花苞里。 ②张满——盛开的花朵的形态是鼓鼓的,就像张满了的帆。 ③舱——前句已将盛开的花比作帆,以“船”的结构来看,
帆下就是舱,所以将下面待放的部分比作舱。 ④忍俊不禁——用来修饰“笑容”,表现花的美好可爱,表
“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没有紧承前面的 “河”来讲,内容不连贯,而且其主语是景物,其余 句子主语是地点,没有保持统一话题“河边有什么景 物”;空间顺序混乱,句序不合理;“三面都栽着高 大的柳树”与其余句子的句式不一致。
写作指导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 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 的柳树。
写作指导
(2)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连贯也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连贯,指的 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 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 中心意思。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做到:①话题要保持统 一,不要轻易改变主语;②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 序,使表达紧密妥帖;③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 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文从字顺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 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 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 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 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 是必须达到的。——叶圣陶Fra bibliotek学以致用
1.本单元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部分, 请你也仔细观察身边的景物,并选择一种植物记录 下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
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仅 要关注其外在形态,如茎、叶、花、果,还要思考其象征 意义。此外,要选择一定角度或顺序进行观察,如远观、 近看,还要关注其所在的环境以及季节特征。
达作者赏花时的愉悦心情。
学以致用
➢ 思路清晰。 ①文章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描写的,因此本段中先写
“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②因为首句说“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所以后面先写
花朵盛开的情态,再写花朵含苞待放的情态。 ③文段内容是展现紫藤萝之美的。所以前面着重描摹紫藤萝
之美,后面顺便写自己的感受与行动,以衬托紫藤萝之美。
写作指导
(3)斟酌思考,重视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写文章需要修改,写好后要回 过头来改,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别人听,甚 至可以请别人来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 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 不顺的要调整,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写作实践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 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 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 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
“烧毁并洗劫”不符合逻辑,应改为“洗劫并烧 毁”;“怎么不忘记”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 “要忘记”的意思,应改为“怎么能忘记”。
写作指导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 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 的柳树。
学以致用
3.阅读《紫藤萝瀑布》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 何对植物进行描写的,并据此修改自己的作品。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 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 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 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 摘一朵。
学以致用
2.在小组内展示你精选的植物,并借鉴本单 元课文的写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它的特征。
在向他人介绍的过程中,应当逻辑清晰、讲述有条 理;在聆听他人介绍的过程中,可以修改完善他人的讲 述内容,并注意学习其描述的方法。
学以致用
我观察的植物是仙人球。 仙人球全身都是淡绿色的,只有最顶端是深绿色。它的身 上长满了突起的黄色绒毛,绒毛上长了八到九根又细又长的 刺,阳光一照,这些刺会闪着很淡的黄色光泽。从远处看,就 像一个小刺猬,害羞地缩成了一团;从近处看,又像一个长满 了黄色尖刺的绿水晶,十分美丽。 仙人球虽然不像吊兰、玫瑰花那样美丽迷人,但它不畏干 旱、顽强生长的个性深深打动了我。
写作实践
提示: 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 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 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 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 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写作要文从字 顺。这不仅要求我们做到语句表达准确、连贯,还 要能推敲字句,反复修改。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 见了美的事物,不妨用纸和笔记录下来,试着表达 自己的想法,并不断润色文字,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写作水平。
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有一片很大的打 谷场。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 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写作指导
2.如何做到文从句顺?以小组为单位说 说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1)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 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 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 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 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学以致用
➢ 用词准确。 ①花苞——紫色沉淀在每穗花的下面,而下面是待放的部
分,所以是沉淀在花苞里。 ②张满——盛开的花朵的形态是鼓鼓的,就像张满了的帆。 ③舱——前句已将盛开的花比作帆,以“船”的结构来看,
帆下就是舱,所以将下面待放的部分比作舱。 ④忍俊不禁——用来修饰“笑容”,表现花的美好可爱,表
“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没有紧承前面的 “河”来讲,内容不连贯,而且其主语是景物,其余 句子主语是地点,没有保持统一话题“河边有什么景 物”;空间顺序混乱,句序不合理;“三面都栽着高 大的柳树”与其余句子的句式不一致。
写作指导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 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 的柳树。
写作指导
(2)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连贯也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连贯,指的 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 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 中心意思。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做到:①话题要保持统 一,不要轻易改变主语;②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 序,使表达紧密妥帖;③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 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