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出本文使用顶真修辞的语句,试着探究其作用。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 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例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诗》)
【语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八目”是对“三纲”的承接。“八目”和“三纲”间到底有怎样的关 系?“八目”间具体又有怎样的联系?
大学之道,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八目 ”(“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实施“三纲”的具体路径。
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基于正己修身。 由此可见,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一致性。
大学之道的“三纲”很容易记,但其内在联系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请 尝试说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明德,彰明美德,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亲民,亲近爱惜百姓,或者使 民众去旧立新,它可以是明明德的目的所在;而止于至善,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 境域,这是最终理想所在,是根本所在。三者逐层深入,层层递进。
明明德
实践过程 一层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 爱抚民众,在于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域。知道要到达的“至善” 境域,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性 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每样东西都 有根本和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 理,就接近根本原则了。
《礼记》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 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 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仍旧,到唐 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 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状后、省略— 亲近爱抚民众 在(于)于至善止
部 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
彰明美德
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域
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
心不妄动
性情安和
思虑精详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处事合宜
根本和枝节
形作动,接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所先后,则近道矣。
阅读文本,概括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并在文中找出“三纲八目”分别 是什么?(纲: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目指网眼, 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
【第一段内容概括】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第二段内容概括】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心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三纲” 指出了具体的方法。
《大学》全篇只有2100多字,以简约的文辞,对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 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做了高度概括总结。
其深刻的内涵,对后世读者在做人、处事,乃至治国理政方面都有深 远的影响。本文节选的内容,是《大学》开篇部分,只占全篇的十分之一 ,但意义重大,因为它是全篇的总纲。
第 指穷理、正心、修身、 一 治人的根本原则。
阅读上文和《大学之道》,概括大学和小学的学习内容。
阅读上文和《大学之道》,概括大学和小学的学习内容。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 学问。(大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 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
动作使动,使…到来 获得知识 推究事物的原理
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
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一概,一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使他的国家安定。 要想使他的国家安定,先要使他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要想使他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使自己的心思端正。要想使自己的 心思端正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 要获得知识。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宋元之后,《大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朱熹《大学章句序》】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 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 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 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大学之道
亲民
核心目的 二层
止于至善 终极理想 三层
“八目”是对“三纲”的承接。“八目”和“三纲”间到底有怎样的关 系?“八目”间具体又有怎样的联系?
条目
格物 致知 诚心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解释
“八目”间 的关系
探究事物原理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
获得知识
,对应的是“知”的工夫
使心意诚实 端正内心 修养自身
③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 量。
感 谢 凝 听古
【作用】《大学之道》属论说类文章,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条 理清楚,逻辑性强,最终使论证准确而周密。
写作特色
①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 ,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 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
②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 系更加紧密,论证力更强。
《礼记》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 圣所编,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 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
《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是阐述儒家思想的一篇重要散 文,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篇重要著作。
它本来并未独立成篇。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等大儒尽力尊崇《礼 记》,使得《礼记》在儒学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后南宋朱熹将《大 学》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又作章句,如此,《大学》才和《中庸》 《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并成为“四书”之首。
想要获得知识,先要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才能对 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之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 之后才能端正心态,端正心态之后才能使自身品性获得修养,自身品性 获得修养之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 齐有序之后才能国家安定,国家安定之后才能天下太平。上至皇帝,下 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诚心”“正心”“修身” 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 的工夫
政治家庭 治理国家 使天下归于太平
“齐家”“治国”“平天 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 “用”的工夫
“八目”的 整体联系
“格物”“ 致知”“诚 心”“正心 ”“修身” 是修己,“ 齐家”“治 国”“平天 下”是安人
“八目“与“三 纲”的关系
“三纲”是宗 旨,是纲领, 是指点思想, “八目”是实 现“三纲”的 具体步骤。它 们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
大 学 之礼 道记
《礼记》
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 经”,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
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 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 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其弟子后学在习礼 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 的附庸。
“三纲”具体如何解释?
①“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 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有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②“亲民”即“新民”,就是不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 提高全体人民的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 定精神基础。
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 升到完善的地步,不到达最理想的境域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 完善的过程。

取独
形作使动,使…安定
二 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状后—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形作使动,使…整齐有序
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形作使动,使…端正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
Hale Waihona Puke 形作使动,使…真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