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2.1《_椭圆及其标准(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1课时)
(名师:张远建)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培养解析法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运算素养.
2.学习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熟悉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
(2)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3)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学习重点
椭圆的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4.学习难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
预习教材3234P P -,思考平面内满足什么条件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观察椭圆的形状,如何建立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简单? 求椭圆的方程时,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时需要哪些量?
任务2 预习教材3436P P -完成36P 相应练习题1,2
2.预习自测
1. 椭圆22
116925
x y +=的焦点坐标是( ) A .(5,0)±
B .(0,5)±
C .(0,12)±
D .(12,0)±
解:D
2. 设1F 、2F 为椭圆22
1259
y x +=的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则△12PF F 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不能确定
解:B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已知点()111222,,(,)P x y P x y 则12PP =(2)我们预习本课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得两种形式是怎样的?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 椭圆的定义
●活动一
取一根定长的无弹性细绳,把它的两个端点固定在图板上,套上铅笔,移动笔尖,按照以下要求试一试看能画出什么图形?想一想笔尖到两个端点的距离在移动的过程中满足什么条件?
①把两个端点固定在同一处;
②把两个端点拉开一段距离.
(平面内两个定点分别是12,F F ,且该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c ,点M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M 到两点1F 和2F 的距离之和是2a ,显然2a >2c )
又阅读教材32P 的探究.试猜想平面内M 到两定点距离的和(或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呢?
●活动二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的__和____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