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30 鲁滨孙造船|语文S版 (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鲁滨孙造船
教学目标:1、认识“艇、杠、谬”;理解“舢、艇、杠杆、不遗余力、微不足道、荒谬、一言难尽、不可思议”等词语。

2、默读课文,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是如何造船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是如何造船的。

教学难点:体会他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时间:1课时
前置学习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艇(ting)杠(gang) 谬(miu)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舢:艇:
杠杆:不遗余力:
微不足道:荒谬:
一言难尽:不可思议:
合作探究
(1)故事围绕鲁滨孙“造船”写了哪些内容?
(2)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3)找出在造船前后,“我”的心理感情变化的语句。

是什么激励“我”去造船的?(4)鲁滨孙在造船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4、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

总结:本文通过叙述鲁滨孙造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鲁滨孙虽然身处逆境却不退缩、不逃避,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吃苦耐劳的惊人毅力和坚强品质。

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鲁滨孙不怕困难、勇敢战胜困难的语句。

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用自己的话说说鲁滨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拓展延伸
1、读一读下面的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法)巴尔扎克
○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英)牛顿2、你在成长道路上是否也遇到过各种困难?你是怎样面对的?
当堂训练
辨字组词
艇()杠()谬()
舢()扛()廖()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船一()肉一()树
一()陆地一()航线一()袭击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并用这些词语造句。

(1)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或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2)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

()
(3)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
4、延伸阅读
现代鲁滨孙
您读过英国作家笛福所著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吗?
1989年,渔民们在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发现了现实生活中鲁滨孙式的历险人物:法国三兄妹米高、爱德华、柏特莉莎。

他们于1936年随同父亲一起乘坐一架福特三摩打客机,飞往菲律宾马拉巴莱。

途中因飞机引擎发生故障脱离航线,并坠毁在一个无名小岛的浅滩上,所有成年人殒命,只余他们三兄妹。

其时,他们分别12岁、10岁和8岁。

这突如其来的遭遇使他们震惊,但他们决心活下去,等待援救。

于是,他们在岛上用木条、葵叶搭起栖身之所。

岛上有许多植物和果树,鲜鱼也很丰富,淡水足够他们使用。

他们用衣服制成鱼网捕鱼;白日里在沙滩享受日光浴和闲聊,夜晚用集体的智慧同黑暗和不时侵袭的暴风雨作斗争。

二战期间曾有许多战舰经过附近海域,但没有人发现他们。

当1989年春,救他们的渔民抵达该岛时,经过53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已
分别成为65岁、63岁和61岁的老人了。

渔民们经过再三劝说,才把业已害怕重返现代社会的三兄3兄妹送到马来西婆罗门洲山打根,为他们检查身体、并进行快速进修,以适应现代生活。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