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我去过的地方》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去过的地方》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课程,教材为《我去过的地方》。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我去过的美丽地方”,详细讲解幼儿在日常
生活中去过的地方,如公园、动物园、海边等;第二章“旅行中的趣事”,引导幼儿分享旅行中的快乐时光和有趣经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旅行中常见的地方及特点,提高他们的认知
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自己旅行经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
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详细描述自己旅行中的经历,分享给其他
小朋友。

教学重点:掌握旅行中常见地方的特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
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挂图、PPT、旅行纪念品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旅行挂图和PPT,让幼儿观看自己去过的地方
的图片,引发他们对旅行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旅行中常见的地方及特点,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去过
的地方,分享旅行中的趣事。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地方,用
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一张旅行海报,展示自己小组去过的美丽地方。

4. 例题讲解:以去公园为例,让幼儿描述公园中的景物、人物和
活动,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描述自己去过的地方,并与
其他小朋友分享。

七、板书设计
1. 板书《我去过的地方》
2. 板书内容:
(1)旅行中常见的地方及特点
(2)分享旅行趣事
(3)制作旅行海报
八、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海报,并简单描述旅行中
的趣事。

2. 答案示例:
(1)海报:画出一个公园的场景,有绿树、花草、小桥等。

(2)描述:我去过的人民公园很漂亮,有很多绿树和花草。

我还
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草地上放风筝,玩得非常开心!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提高了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描述自己
去过的地方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陪伴幼儿去一个新的地
方旅行,然后将旅行经历和趣事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提高幼儿的社会
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详细描述自己旅行中的经历,分享给其
他小朋友。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地方,用
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一张旅行海报。

3. 作业设计:画一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海报,并简单描述旅行中
的趣事。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加强个别辅导,组织亲子活动提高幼儿
的社会实践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描述旅行经历:
(1)提供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帮助幼儿表达。

例如,描述风景时,可以使用“美丽”、“壮观”等词汇;描述活动时,可以使用“开心”、“有趣”等词汇。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旅行中的细节。

如:“你去过的这
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景物?”、“你在那里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3)鼓励幼儿用图片、绘画等辅段,帮助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

二、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1. 小组讨论: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地方,可以让幼儿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借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地方的图片、资料,以便在讨论过程中提供支持。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3)引导幼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所选地方的特点。

2. 制作旅行海报:
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一张旅行海报,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教师应提供足够的学具,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制作。

(2)教师可提供示范,指导幼儿如何布局、选择颜色等。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图画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

三、作业设计解析
1. 作业题目:
画一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海报,并简单描述旅行中的趣事,旨在让幼儿巩固课堂所学,提高表达能力。

(1)教师应明确作业要求,让幼儿明白需要表现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旅行经历,不必过分追求华丽的词汇。

(3)在评价作业时,关注幼儿的创意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1. 加强个别辅导:
(1)了解幼儿的困难所在,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鼓励幼儿多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进步。

2. 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陪伴幼儿去一个新的地方旅行,可以提高
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1)提前与家长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
力和想象力。

(3)活动结束后,组织分享会,让幼儿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分享
给其他小朋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以便幼儿能够听懂。

2. 适时调整语调,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在提问和回答环节,使用鼓励、赞赏的语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进度顺利进行。

2. 讲解和提问环节,控制时间在510分钟,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作业设计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
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有助于幼儿思考和表达。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3. 提问后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丰富的教具(如挂图、PPT等)和生动的故事,吸引幼儿的兴趣。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实际的情景,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但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和描述。

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导入、小组讨论等方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但需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在描述旅行经历时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在作业设计和评价环节,关注幼儿的创意和努力,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 课后拓展:组织亲子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6. 课堂氛围: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提高课堂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