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流水号写在答题纸上。
2.所有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考试结束 , 将答题卡、答卷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 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静谧 . (m ì铩 . 羽而归(sh ā 发轫 . (r èn 模 . 样(m ú
B .桑梓(z ǐ 按捺不住(n à恣 . 意(z ì混 . 沌(h ùn
C .投奔 . (b èn 弱不禁 . 风(j īn 粗犷 . (ku àng 颤 . 栗(zh àn
D .给 . 予(j ǐ 量 . 体裁衣(li àng 抹布(m ā 塞 . 责(s 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一概而论亘古不变寥廓篱芭刻尽职守
B .焦燥不宁根深蒂固憔悴舟楫流离失所
C .直截了当良辰美景恩惠惦念休戚相关
D .寄人篱下面目全非抛锚蒂听沧海桑田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商榷
.. (商讨屏窒
.. (抑止而使呼吸困难犄角
.. (角落悠邈 . (遥远
B .铩 . 羽而归(摧残鱼游濠水
.... (喻自得其乐桑梓
.. (喻故乡诳 . 语(疯狂
C .饿殍
.. (饿死的人侘傺
.. (失意的样子恣 . 意(任意攫 . 来(抓
D .熠熠
.. (光耀啮噬
.. (咬,喻折磨摭 . 拾(捡蕞尔
.. (形容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家乡雨水不足, 土地贫瘠, 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 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 到另一个地方。
B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
.... 的感觉。
C .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
D .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 , 一旦锁定目标, 恐怖分子
就无地自容
.... 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B .对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C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 . 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 , 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
赞不绝口。
6、说话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在以下文字的划线处适当的填上适当的谦敬语和安慰语。
(3分
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以说“欢迎你的到来” ,也可以说“恭候大驾光临” ;朋友久别重逢, 可以说“很久不见了” , 也可以说“ _____________” ; 托人办事, 朋友答应了。
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也可以说“我就” ;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 ,也可以说“ _____________” 。
7、仿照给定的句子的写两句话。
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4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27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 10题 (每小题 3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
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 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 (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 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 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 所生之“一”, 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 而是持守专注, 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 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 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 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 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 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 就掉以轻心, 马马虎虎, 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 严于治家待人, 不苟言笑, “坐如尸, 立如斋”, 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 所谓“道貌岸然”, 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 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
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
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
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
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 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 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
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8、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 、“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统一。
9、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 (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 、“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0、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是 ( A 、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B 、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
C 、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D 、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二阅读文章,完成 11—— 14小题 (共 18分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 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 以此类推,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 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面向着积水滩, 背后是城墙,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
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
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
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
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11、“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摇篮”这一比喻本体和喻体有何相似之处? (3分
答:
12、请理解“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的含义。
(3分
答:
13、文章 4、 5、 6段在写北平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4
分
答:
14、为什么在巴黎我们需要咖啡与酒,而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呢?(4分答:
15、文章以“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收笔,有什么作用 ? (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
(共 41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
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 的一项是 ( (3分
A .今其智乃 . 反不能及乃:竟然
B .或师焉,或不 . 焉不:通“否”
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不齿:不屑一提
D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 学于师耻 . :羞辱
1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 ( (3分 A. 生乎吾前,其 . 闻道也固先乎吾 B. 余嘉其 . 能行古道
C. 郯子之徒,其 . 贤不及孔子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 可怪也欤
1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的一项是 ( (3分
A .师道之 . 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B .愚人之所以
.. 为愚/师者,所以
.. 传道受业解惑也
C .师道
.. 之不传也久矣/师道
.. 之不复,可知矣。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 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何陋之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 20、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对比,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年十七,好古文.... A、古义和今义都相同 B、古义和今义都不相同 C、①②古义和今义相同 D、③古义和今义相同 21、翻译下列句子(共 10 分)(1)不拘于时,学于余(2 分)(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分)(2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分)(3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 分)阅读古诗,完成 21、22 小题。
分)(6 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著:标举,显露。
②混:混杂。
芳尘:香尘。
③乾坤:天地。
()分)(3 ()分)(3 22、诗中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什么特征?(3 分)答: 23、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答: 24、名句名篇默写。
(10
分)(1)(2)蟹六跪而二螯,(3)看万山红遍,(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不能十步;,,百舸争流。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功在不舍。
(5)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六、作文(60 分)25、阅渎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令我们欣赏的事物很多很多。
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有时是一种行为…… 请以“学会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可以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C guǎng 2、C(A、篱笆恪尽职守 B、焦躁不宁 D、谛听) 3、 B 诳语(欺骗)4、C 5、A (B、对于改成至于 C、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
说” 。
D、偷换主语 6、久违敬候佳音节哀顺变 7、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它滋润世间万物。
鸟是人类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 ,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 ,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 和儒学的“恭” 已是“貌合神离”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几乎所有的宗教”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
C 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D 项“后来被儒家借用”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 ”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不是作者的观点。
11、参考答案:安适的心态。
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让人感到安适。
12、参考答案: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的历史内涵;表达作者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之情。
13、参考答案:对比(1 分)巴黎热闹——北平安静巴黎布局——北平布局合理;美国的橘子——北平的玉李对比,写出北平的贴近自然;。
14、参考答案:因为巴黎是热闹的,令人疲乏,需要咖啡来刺激;而北平给人的感受是安适的,动中有静,因此茶的温和比较适合。
15、参考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点明题意,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表现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从结构、内容角度分析) 16、 D 17、D 18、C(A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B、表因果︱用来……的 D、糊涂形容词︱疑惑名词) 19、B 都是宾语前置句 20、B 高一语文第 7 页共 8 页
21、翻译: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我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22、白梅形象(1 分)突出它耐寒、清高(脱俗)、报春等特点(写两点即可得 2 分) 23、对比手法或托物言志(1 分)表达诗人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分)(2 24、(1)骐骥一越驽马十驾(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用心躁也(3)层林尽染漫江碧透(4)而致千里假舟楫者(5)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高一语文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