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历史八上《第10课 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 (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即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历史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课前导读】
一、《新青年》的创办:
1.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2.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把“孔子之道作为修身大本”,
逆流到处泛滥。

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前期):
(1)时间:年。

(2)领导阶层:。

(3)领导人物:、、、等。

4.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目标:。

两面旗帜(口号):和。

主要阵地:。

5.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1);
(2);
(3);
(4)。

二、“新世纪的曙光”:
6. 新文化运动后期:
(1)背景:俄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后期内容:。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地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②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创办了《》。

7.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8. 历史意义:
(1) 。

(2)。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评价单答案:
1.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2. 尊孔复古。

3.(1)1915。

(2)中国进步知识分子。

(3)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 尊孔复古的封建文化民主科学《新青年》杂志。

5.(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6.(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宣传马克思主义。

(3)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②北京每周评论。

7.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1)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