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法之于宪法、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政法之于宪法、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的意义
浅析行政法之于宪法、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的意义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一、行政法的内涵及其与宪法的关系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
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众所周知,国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而逐渐发展和产生的。
一个国家的行政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继而出现的,即一个国家如果有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运行就逐渐有了相关的行政法律和法规。
列宁曾经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和一切行为都不得违反宪法,宪法同时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的实质是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的集中体现。
一国宪法调整着最根本和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同时也确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权威最高的法律。
宪法的“形神兼备”主要体现在宪法不仅具有形式上的最高地位和效力,并且具有实质上的最高地位和权威。
宪法的效力和权威是指宪法的法律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宪法本文由收集整理作为国家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整而所具有的最
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实际上,任何一个部门法都可以称为宪法的实施法。
宪法与行政法不仅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渊源,还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基础。
仅从这个方面来说,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确实是“非同寻常”。
宪法可以为行政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保障。
但是,由于我国宪政传统的严重缺乏和宪政基础的薄弱决定了我国现有的宪法发展程度根本不足以为行政法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中国的行政法没有深厚的宪法渊源,因此行政法具有非常强大的独立性。
我国的行政法在广泛的宪行实践领域为宪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素材和充分的实证基础。
不仅丰富和弘扬了了宪政的精神,而且还促进了宪法的长足发展。
行政法与宪法之间相互促进发展,对于我国公法体系的发展和壮大,成熟和完善,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行政法之于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行政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在不断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同时保障和规范国家行政管理。
我国的法治建设目标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行政法制建设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几点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加强和完善行政法制建设,坚持和严格实行依法行政是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要求。
当今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生产力逐渐社会化,各种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化,紧密化,层层交织。
第二,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实现依法行政。
第三,完备健全的行政法律体系的建立对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没有“良法”,依法行政只能成为空谈。
三、行政法与依法行政之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毕业论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方针和目标。
依法治国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取得新胜利,需要我们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和新气象。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是各级行政机关和部门都能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或者接受管理。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这一伟大的方略,才能为依法行政创造大环境和实施前提。
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法治国家在行使行政权力中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