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
章节要求
1.胶印机滚筒的结构及胶印机滚筒的一般排列形式
2.印版及橡皮布的安装方法
3.印版滚筒版位的调节
4.印刷压力及离合压的调节
基本知识:印刷机构的组成及原理
一、滚筒部分的组成
滚筒部分是印刷机的核心,它的制造质量是衡量机器精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滚筒部分一般包括: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印版滚筒、传纸滚筒、离合压机构、调压机构、拉版机构、安全杠、传动机构及油路等。
二、滚筒的排列方式
胶印机的滚筒排列是以三滚筒排列形式为基础的。
随着胶印机的发展,滚筒的排列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胶印机的滚筒部分主要有三种排列形式:
1.三滚筒基本形式
(1)三滚筒单色机滚筒排列此种排列形式是基本排列形式,印版滚筒P上装置印版,橡皮滚筒B利用橡皮布的弹性可以使油墨的转移更加充分,而压印滚筒I 提供印刷压力。
(2)三滚筒机组构成的多色机滚筒排列三滚筒排列之间利用传纸滚筒连接起来,组成多个三滚筒排列的组合,可以印刷多色。
图4一l是常见滚筒排列图
三滚筒型五滚筒型B-B型
图4-1 常见滚筒排列
推荐精选
采用机组式印刷机有以下优点:
1)纸张从给纸到收纸,一次完成印刷,生产效率高;
2)便于实现标准化、多色化,也便于制造;
3)对各种印刷品有较高的适应性,产品质量好。
2.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
(1)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半卫星型,又叫五滚筒型,它是压印滚筒的圆周上分布色组,多个色组共用一个压印滚筒。
卫星型滚筒排列的纸张一次交接,可同时印多色,准确;缺点是各色间隔时间短,墨色易混杂而污染,机器结构庞大。
卫星型滚筒排列形般用于卷筒纸胶印机,单张纸胶印机很少采用。
3.B—B型双面胶印机
此类机器没有专用的压印滚筒,纸张通过两个橡皮滚筒之嚼时进行双面印刷。
由于两个橡皮滚筒互为压印滚筒,故称作B—B型;该机定位准确,成本低。
适宜单色书刊及杂志等正反面的印刷。
现在B—B型机多用于卷筒纸印刷,可印刷正反双面及多色。
三、滚筒的基本构成
虽然平版胶印机的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有各自的结构特点,但各滚筒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都由轴颈、肩铁(滚枕)和筒体构成,如图4—3所示。
1.轴颈
轴颈是滚筒的支承部分,滚筒的轴颈部分安装在胶印机墙板孔内的轴承里面。
在滚筒轴颈部位,还装有齿轮、止推机件及其他附属机件。
滚筒轴颈对保证滚筒匀速运转及印刷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2.肩铁
肩铁又叫滚枕。
现代胶印机滚筒两端都有十分精确的肩铁,用于测量滚筒的中心距,进而控制印刷压力。
肩铁分为走肩铁和不走肩铁。
(1)走肩铁在滚筒合压印刷中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两端肩铁在接触状态下进行印刷。
此种方式可以部分吸收和消除振动,保证滚筒运转的平稳性,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
另外,肩铁以轻压力接触,滚筒齿轮在标准中心距的啮合位置,对滚筒齿轮工作极为有利。
走肩铁要求滚筒中心距固定不变,一般只在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采用。
(2)不走肩铁即滚筒在合压印刷中滚筒的肩铁不相接触。
此类肩铁是可以测量肩铁间隙大小的。
通过测量两滚筒肩铁间隙可以推算出两滚筒中心距和齿侧间隙,从而确定滚筒轴线是否平行及确定滚筒包衬的大小。
一般来说,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肩铁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肩铁都不接触。
这是由于当增加纸张厚度时,为保证印刷压力和图文一致,需从橡皮滚筒上拆下部分衬垫加在印版下,此时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压力不变,而在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只能调节它们的中心距。
所以,橡皮滚筒
推荐精选
和压印滚筒肩铁间留有间隙,以便在改变纸张厚度时加以调整。
推荐精选
3.筒体
滚筒的筒体外包有衬垫,它是直接转印印迹的工作部位。
筒体由有效印刷面积和空当(缺口)部分组成。
有效印刷面积用于印刷或转印图文,空当部分主要用于安装咬牙、橡皮布张紧装置、..印版装夹机构。
滚筒筒体与肩铁之间有一距离称为滚筒的下凹量。
三种滚筒的下凹量是不同的,利用下凹量可以计算出滚筒的包衬厚度。
四、滚筒部分的调节内容
1.印版、橡皮布的更换;印版版位的调节;
3.压印滚筒咬牙的调节;
4.印刷压力、离合压的调节及控制;
5.其他内容调节。
下面根据这些内容来了解滚筒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滚筒部件调节的基本操作。
项目1 印版拆装
项目要求:
1.了解印版滚上版装置的结构
2.熟悉拆装印版的操作步骤及要求
操作步骤:
一、拆版
1.用扳手先旋松咬口版夹螺钉;但不要将印版从版夹中取出,后用扳手旋松
1-咬口紧版偏心轴 2-咬口版夹 3-装版定位销 4-咬口拉版调节螺钉
5-咬口版夹初始位定位螺钉 6-上拉版螺钉 7-下拉版螺钉 8-拖稍版夹
9-加力杆孔 10-定位销 11-拖稍拉版调节螺钉 12-下紧版偏心轴 13-肩铁
图4-2 PZ1650胶印机印版上版装置
推荐精选
拖梢版夹螺钉。
2.再用随机的专用板手松开版夹两端紧夹轴使印版放松。
3.将印版的拖梢端和衬垫从拖梢版夹中取出并抓住拖梢,反转机器至咬口位置,取出咬口端印版和衬垫。
4.检查清理印版滚筒壳体:若壳体上有干结的胶块或墨皮,应该用布蘸水或汽油将揭去粘附在壳体上的纸片;若壳体上粘附的脏物较厚、较硬时,可使用薄钢片或墨刀筒壳体表面的切线方向将萁铲除,但须注意:用力不可过大、过猛,刀片切不可划伤壳。
二、装版
PZ1650型机是属
于快速定位销孔版夹结
构,印版滚筒的正常缩径
量0.05毫米。
印版滚筒
直径为220毫米。
本机设有快速标准
装版装置,只要印版是按
标准打孔后晒制的,装卸
夹紧都很方便,调整较
快。
装版时,当印版装入
夹紧装置后,从印版上定
位基准孔可观察到夹紧
装置左右两个圆柱上的
圆圈对准。
说明印版已定
位正确,即可将印版固定夹紧,图4-2是PZ1650 机印版滚上版装置图。
图4-4 松版夹图
图4-3 弯印版
推荐精选
其作步骤如下:
1.印版弯边:为便于快速装版,本机在收纸端设有弯边装置,只要将印版尾端插入缝槽内平行,用双手将印版向下弯曲即可。
如图4—3
2. 装版:
印版滚筒咬口处设
置了两个定位基准柱销,
用于装版观察基准定位
之用,两个柱销距离尺寸
与打孔机一致的,印版才
能装得正确。
另外,装版
前先松开咬口和拖稍夹
版的7个锁紧螺钉,
使版夹在弹簧的作用下
回到自
然位,并保持左右平衡,
(1)先将印版尾端
在弯边装置上弯边。
(2)将装于印版下
面的衬垫,按印版标准缺口开槽口,衬垫尺寸稍于印
版,不能用塑料代替,
因为塑料易使滚筒表面
生锈。
(3)印版插入前夹
紧排之前,应先将两个
微调螺钉预调到离“0”
位约0.1毫米处,再将
版平紧固定后印版才正
好调到“0”位位置,对
于前夹紧排与观察圆柱
销的横向支撑螺钉慢慢
调节到支承于肩铁边
上,最后在滚筒表面用
洗辊液进行清洗干净,
略微上一些油。
图4-4松版夹图。
图4-5 放衬垫纸图4-6 装版操作图
推荐精选
(4)将已弯边的印版前边仔细插入前夹紧板,直至印版两槽口正好对准定位凸键,两边靠紧一致后,然后用扳手旋快速夹紧装置上方头紧夹轴使印版牢固夹紧。
如图4-5快速夹紧装置上方头紧夹轴。
(5)将已剪槽口的衬垫放于印版下面,衬垫槽口应与印版方向一致,图4-5是放衬垫纸。
(6)然后向前点动印刷机,同时用手轻轻抚压印版,使之平服紧密贴于滚筒表面。
然后按揿压印开关,同时将
手柄拨到离合位置。
如果在匀墨部分有墨量,用一撬棒锁住手柄这样就能防止着墨辊与印版接触,在锁紧印版时应将手柄拨回“离合”位置。
图4-6所示,也可采用合上水辊的方法。
(7)印版弯边端插入夹紧板后,也是用两个侧向螺栓快速紧固。
(8)将印版装于快速装版夹时,锁紧螺柱时一定要从印版尾端中间一个螺柱开始。
图4-7是拧紧拉版锁紧螺
柱图。
注意:在锁紧这三颗螺
钉时千万不能过度,以免造成
印版变形或损坏。
(9)在锁紧前端印版螺
栓时,应使印版上的定位观察
孔与滚筒上的基准定位圆柱
销上的圆圈对准。
(10)当印版按基准定孔
装对以后,印版应与滚筒轴线
平行。
印版滚筒周向套准调整:
图4-7 拧紧拉版螺钉
三. 注意事项:
1.严防印版与其他物体相碰撞,产生马蹄状凸痕。
2.严防其他物体划伤版面
(1)放置印版的工作台应清洁平整
(2)拿放印版时,版面应朝向身体一边;
(3)检查印版背面时,应在印版下铺上清洁平整的废纸作为衬垫。
3.上版前,应将印版滚筒壳体表面擦拭干净,严防钢片等划伤壳体。
4.版夹螺钉、拉版螺钉必须拧紧,以防止印版或螺钉松脱,但也应防止螺钉
推荐精选
拧得过导致印版变形、版边撕裂等故障的产生。
推荐精选
5.印版下衬垫纸应清洁平整、’厚薄均匀,其尺寸应略小于印版尺寸(即不能有纸版边露出),放置时一定要将纸张铺平,调换衬垫纸时应使用千分尺准确测量其厚度。
项目2 印版的校正
项目要求:
1.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印件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
2.能够正确地选择校版方法,准确地判断校版方向,了解校版的原理
工艺描述:
图案在纸张上的位置是由纸张的位置和印版的位置决定的。
纸张的位置可以由前规和侧规来确定,而印版的位置就需要通过校版来确定了。
目前,校正印版的位置有拉版、改变印筒和橡皮滚筒啮合位置及利用斜齿轮进行周向和轴向微调三种方法。
操作步骤:
一、校正版位的质量要求
1.图文位置正确,符合印件规格尺寸和印刷工艺要求。
2.套印准确:套印准确程度应根据印件精细程度和工艺要求而定。
通常,精细印件的印误差应≤0.15;一般印件套印误差应≤0.25 。
3.印版的拉伸变形量小。
二、拉版
PZ1650机印版滚的版夹机构如图4—2所示,拉版时应按要求操作。
拉版的方法有很多这种,不同的情况具体方法不一样,这里不作详细描述,但必须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根据图文的位置判断印版的位置,再确定应采用哪种校版方法。
(1)校正第一色版位前,应检查和调节定位装置(前规和侧规)的工作位置,使之与纸脚规格相适应。
当前规定位装置确定后,校版一般不再调节前规;
(2)“上下”版位的校正,应以拉版为主,,特别对于歪斜的印版,只要转印位置与标准的误差不超出调节螺钉的极限范围,都可以通过拉版来解决;
(3)“左右”版位的校正,应以调节侧规为主,特别是“左右”误差较大或上位已调准时,应首选调节侧规。
2.拉版前先确定拉版的方向及拉版的量,将另一个版夹上的拉版螺钉拧紧一些即可。
然后将一个版夹上的拉版螺钉松开一。
3.调整印版的轴向位置时,先松开拉版螺钉,才能调整印版的轴向调节螺钉。
推荐精选
推荐精选 4.校正斜版时,先松开打算校正方向对面的拉版螺钉,接着松开版夹两端的调整螺钉,调整校正方向对角线上的螺钉,把版横向推,再把版向打算校正的方拽。
三、印版滚筒周向位置调节(借滚筒)
1.印版滚筒周向位置的调节,俗称借滚筒,它是通过改变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在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使印版随着滚筒一起移动来改变图文印在纸上的位置。
如图4—8所示
2.出现下列情况时可通过调节印版滚筒的周向位置来得到正确的图文位置:
1)由于制版过程处理不当,造成图文在印版上的位置有误,致使咬口尺寸过大或过此时无法用拉版方法调节。
2)虽然印张两边规线的
上下位置已经一致,但还需
要改变印版滚筒图文与纸张
的相对位置。
3)印版滚筒比橡皮滚筒
超前位置固定:单张纸胶印
机的印版滚筒每转一周,印
刷面的咬口部分都必须与两
根着水辊及四根着墨辊相接
触,在接触点上往往由于撞
击而使印版咬口部分变脏。
为使变脏的咬口部分的油墨
不会转移到橡皮滚筒上,机
器安装时,预先将印版滚周
向位置比橡皮滚筒超前2~3
个齿。
若安装时没有超前位, 则在调试时也可以通过借滚筒的方法调节。
3.借滚筒的调节方法
印版滚筒设置有周向套准装置,如遇到印版在晒制过程中造成定位误差,操作人员借助该装置进行粗调是比较容易的。
粗调可在360。
范围内进行。
精调装置装于传动面可开启的罩壳内。
粗调只能在机器停止状态时进行。
用六角套筒扳手先松开四个锁紧螺钉。
然后再用同一扳手旋转调节螺栓,使刻度盘调节到所需的位置,再锁紧四个锁紧螺母。
如图4—8。
项目3 橡皮滚的组成与安装
图4-8 印版滚筒周向调节装置图 锁紧螺钉 刻度标尺 调节螺栓
推荐精选
项目要求:
1.了解橡皮滚的组成结构
2. 熟悉安装橡皮布的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 橡皮滚筒的组成结构:
橡皮滚筒安装在可动式轴承上,随印刷要求压力可以调节,橡皮滚筒滚枕直
径为220毫米,滚筒直径为213.6毫米,正常缩径量为3.2毫米。
橡皮滚筒的筒体直径是三个滚筒中最小的。
在滚筒转动一周的一个周期中,橡皮滚筒将从印版上接收来的油墨通过压印滚筒的压力转印到纸张上。
由于橡皮布的弹性,油墨的转移效果较好。
橡皮滚筒的空当部分装有橡皮布的装夹和张紧机构。
1.橡皮布装夹机构
如图4-9所示,为橡皮滚筒的结构图,铁夹板 (4和5)上有齿沟,通过紧固螺钉2将橡皮布咬紧。
6为张紧轴,轴6上有凹槽和卡板3,用以固定铁夹板。
装橡皮布时,推开卡板3,使铁夹板4的凸出阶台面嵌人轴的凹槽,并把铁夹板用力压向轴6的配合平面,卡板3在压簧l 的作用下自动钩住铁夹板4。
卸下橡皮布时,只要先推开卡板3
,取出铁夹板即可。
1- 压簧 2-紧固螺钉 3-卡版 4、5-铁夹板 6-张紧橡皮布的轴 7-衬垫簧片 8-夹板 9-蜗轮 10-蜗杆 11-锁紧螺钉 图4-9 橡皮布装夹及张紧机构
2.橡皮布的张紧机构
如图4-9所示,轴6上装有蜗轮9,它和蜗杆10相啮合。
用专用套筒扳手转动蜗杆10的轴端,传动轴6,以张紧或松开橡皮布。
蜗轮本身有锁紧作用,但为防止因振动使橡皮布松动,用锁紧螺钉11将蜗杆10锁住。
橡皮滚筒采用双偏心轴承,内偏心轴承用于滚筒的离合压,外偏心轴承用于调节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的中心距。
在滚筒的传动面一侧装有齿轮,可以从压印滚筒获得动力,并把动力传递到印版滚筒的齿轮上。
二.安装橡皮布应注意的事项
1.橡皮布装上滚筒后靠
一次性拉紧是不行的,必须经
滚压后逐次收紧,一般为开压3~5
min后再绷紧,这样反复三次即可达
到绷紧的目的。
2.再次收紧橡皮布应在印完某
一颜色时进行,不宜在印刷中途进
行,以避免弧长而引起套印不准。
3.换新橡皮布时应在某一批印
件印完后再换,不宜在某印件印刷
中途更换,否则严重的套印不准。
4.拉紧轴杠绷紧橡皮布时,
不宜用力过猛,应缓慢加力,以敲
橡皮布空隙处发出清脆声音为宜。
5.安装橡皮布时,严防异物进入衬垫及衬垫发生皱折,造
成橡皮布表面起皱或鼓包。
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处理。
6.在绷紧橡皮布时,拖
梢与咬口两边应同时进行,
不要单面绷紧。
7.新橡皮布使用一段时
间后,应检查其松紧度,若
松弛应重新绷紧。
三.橡皮布和包衬在印刷机
上的安装方法
1.将已装夹好橡皮布的
前夹紧板装于橡皮滚筒固定导槽
图4-10 橡皮滚筒的拉紧机构
蜗轮
拉
紧
轴
紧固
螺钉图4-11 装橡皮布上夹板
推荐精选
内,使其在弹簧压口卡住,
然后检查夹紧板卡入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安全可靠。
如图4-10和图4-11所示。
2.用左手托起橡皮布,用右手将预先折边的包衬纸插入橡皮滚筒的前边缘。
如图4-12所示
3.向前点动印刷机,用手轻轻把橡皮布平服压向橡皮滚筒表面,直至到后夹紧板位于可装位置。
如图4—12所示
4.用随机附件中的撬棒,将后夹紧板压到被弹簧压板卡口卡住位置,要确保
5.用套筒扳手旋转蜗杆张紧橡皮布,应先张紧橡皮布尾端再张紧橡皮布前端,操作顺序不要颠倒。
在印刷数百张后,还应再重新张紧一下橡皮布尾端部分橡皮
图4-36 安装衬垫
图4-12 放衬垫
推荐精选
布包衬一般有三种。
即硬性包衬,中性包衬,软性包衬,橡皮布与包衬的结合如下:
(1)硬性包衬:一块橡皮布厚1.9毫米经精整的包衬纸厚1.3毫米
(2)中性包衬:一块橡皮布厚1.9毫米一块衬垫布厚1.0毫米
经精整的包衬纸厚0.3毫米
(3)软性包衬:一块橡皮布厚1.9毫米 10张厚度0.1毫米厚1.0毫米中等细度书写纸一张卡纸厚0-3毫米如果使用气垫布建议采取硬性包衬。
如果要印刷高质量的多色印品,最好选用弹性好的橡皮布同时使用硬性包衬,这样可使印品网点清晰。
在承印数百张以后,应重新对包衬厚度测量一下。
如有必要,须加以校整,因为新橡皮布和包衬由于张紧和印刷压力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紧缩不均倾向。
一般情况下使用中性包衬。
图4-13 正点车装橡皮布
图4-14 拖稍夹版装入拉紧槽
四.橡皮布的清理:
胶印印刷中橡皮布的清洁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橡皮布使用寿命和印品质量,为此除了印刷过程不断巡视观察机器和随时抽取一定样张检查印图面品质量外,必须随时发现脏污,随即清洗橡皮布表面,在每班印刷后,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手工清洗。
先用湿布彻底清洗整个橡皮,除去灰尘,然后用清洗液轻轻擦整个橡皮布上油墨污斑,再用洁净干布浸一些清洗液继续擦净橡皮布,直到橡皮布完全擦净为止,最后用清洁干布擦干净橡皮布清洗液。
推荐精选
五.橡皮布的垫平方法:
使用尽可能小的压力能印刷出精致印品,是最好设想,这对橡皮布,包衬平整度要求极高。
一旦发现有局部不平整现象时,就必须对橡皮布采取垫平补偿办法。
(1)在脱开润湿辊后,在不上润湿水的情况下,用粘度高的油墨印几张实地印张。
如果滚筒包衬正常,在实地印张上仍看不出橡皮布是否平整时,就要使橡皮滚筒离开压印滚筒直到实地印张上出现轻微的云状斑。
把有云状斑的部位用笔勾画到橡皮布包衬中的纸张上,然后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精致薄纸填补在该部位。
作填补用薄纸不能用刀裁切,而只能用手撕扯,使纸边起毛。
纸张填补时应注意纸张粘边朝向咬口边。
(2)在原来的压力调整情况下,再实地印出的印张应反映出压力均匀无云状斑的缺陷,即认为橡皮布填平正确。
当压力调整正常后,如能用最小压力印出网点清晰最佳印品,这是延长印版使用寿命的好方法。
六.滚筒之间的滚枕关系
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滚枕之间是无间隙的,两滚筒之间距离固定不须调整。
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滚枕是有间隙的,两滚筒之间距离按印刷纸张厚度可以调整。
压力标尺压力调节手柄
推荐精选
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压力可以选用不同包衬厚度来改变,一般两滚筒之间压力为0.07~0.10毫米范围。
至于橡皮布的部分不平整情况,不准利用增加大压力来补偿。
应按前述的橡皮布垫平来处理。
如果橡皮布加包衬后的高度与滚枕一样,这时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无压力状态。
橡皮滚筒调节指针正指向“0”位置。
但如果要压印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印张时,即就产生0.1毫米的压力,一般来说这是正确。
但如果要印刷较厚的印品时,那压力必须相应地减小,例如要印一张厚度为0.25毫米的印品时,从理论上讲滚筒压力必须减少0.15毫米,这样也同样达到0.1毫米的压力要求。
橡皮滚筒的压力调节是由两边滚花手轮进行的如图4—15所示,两边调定值应保持一致。
参考经验是橡皮布与包衬的厚度略低于滚枕高度为0.05毫米时,印刷的效果最好。
项目4 印刷压力的调节
项目要求Array
l.
2.
3.
4.了解滚筒离合的原理及滚筒衬垫的计算测量方法。
工艺描述:
印刷压力的控制,是通过调节滚筒中心距和改变滚筒包衬厚度来实现的。
当滚筒中心调节到正确位置后,增减滚筒包衬厚度,便可使印刷压力相应地增大或减小。
印刷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滚筒的压缩变形量间接地反映出来,这个压缩变形量是指压印过程中两滚筒接时所产生的最大压缩变形量。
一般操作的次序是:l.测量滚筒中心距并将中心距调节到适当的大小。
2.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滚筒包衬的厚度,准备好包衬。
3.包衬加到滚筒上,并通过滚筒压力的测量来检验是否正确。
操作步骤
一测量滚筒中心距
1.测量肩铁间隙
用0.05—0.1 mm的塞尺预先放于肩铁之间,将滚筒倒转,能将塞尺轻轻拉出,则塞尺总厚度就是肩铁之间的间隙大小。
根据间隙大小算出滚筒中心距大小。
2.测量滚筒壳体间隙
推荐精选
把直径比壳体间隙大30%一50%的熔断丝放在滚筒壳体之间滚压,使之被压成扁平状,再用千分尺量它的厚度,得出滚筒壳体间隙值。
然后根据间隙大小算出滚筒中心距的大小。
3.走肩铁的测量方法
走肩铁在正常工作位置时,肩铁间隙为0。
这时可以通过测量滚筒壳体间隙间接求得滚筒中心距,也可用敷墨法或光照法测定其正常工作位置。
1)敷墨法即在测量的任一肩铁上涂薄墨,使肩铁边滚压边靠近,直至墨迹被转印到另一肩铁上,即是肩铁间隙为0的位置。
2)光照法即在测量肩铁的另一面放置一个光源,机器在静止状态下调节,使滚筒中心步到从肩铁间隙之间刚好看不到光源的亮光,这个位置就是肩铁间隙为0的位置。
二、滚筒包衬检测
1.滚筒包衬的作用
(1)抵消印刷装置及所选用的印版、橡皮布、纸张等印刷材料的厚度给印刷压力带来各种偏差,保证压印面良好接触,是印刷装置各种误差的补偿环节。
(2)吸收在动载荷作用下印刷装置压印接触区的振动和冲击是振动缓冲环节。
(3)改变压缩变形量以调节印刷压力,是印刷压力的调节环节。
(4)橡皮布本身完成图文的传递及转印。
2.包衬压力的检查方法
用印痕宽度检查压力。
将着水辊离开印版滚筒,四根着墨辊与印版滚筒接触,低转,合压同时给墨,三滚筒都均匀沾上璺时立即停车,此时,三滚筒停车处有印痕出现,痕宽度与印刷压力有关,不同包衬有不同的印痕宽度。
此印痕即表示印刷压力,印刷压力必须调整得左右均匀一致。
印刷压力的大小在印刷普通纸张时,除合理的包衬外,还应经常检查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或压印滚筒的肩铁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三、包衬厚度的确定
胶印机三个滚筒通过齿轮啮合。
三滚筒在滚动接触时,为了满足所用纸印刷效果,要求滚筒处于相互纯滚动接触状态,表面线速度一致,没有相对滑动。
而滚筒滚压时,滚筒由于存在着相对的压缩变形量,须考虑滚筒包衬变形的问题。
四、滚筒离合压的调节
1.滚筒离合压机构的作用
滚筒在正常印刷时,三个滚筒是相互滚压的。
而在发生走纸等故障或有其他需要筒应及时脱开,使其处于离压状态,否则,橡皮滚筒上的墨迹会印到压印滚筒表面,正常印刷时又转印到印张背面而造成废品。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