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八角楼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插图,用上这些短语并说说你看到的 毛主席。
寒冷的夜晚,毛主席却只穿着“单军衣”, 披着“薄毯子”,你能看出来什么?
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
毛主席和群众一样,生活朴素,在艰苦 的条件下坚持工作。
联系课文,说说“星星之火”是什么意思。
灯光(小)拨亮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党的力量(弱)发展强大
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一直在工作。
握 凝视 察觉
理解这三个字词的意思,试着用“凝视”或 “察觉”说一句话。 王老师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 人往都没有察觉。 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握 凝视 察觉
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猜一猜:毛主席 凝视着星星之火时有怎样的内心活动? ➢ 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 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 命的胜利。
bò ( )
jiànɡ(√)
我会认
lóu zhēnɡ dài
楼争代
大楼 争吵 年代
zhānɡ wò
shì
章握视
文章 掌握 注视
lín

临腊
降临 寒冬腊月
chá
yóu
察油
察看 加油
分组识记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形声字识记法:楼 “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汉字加减法:争 净 - 冫= 争(指和敌人战斗)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 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 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 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 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 左右结构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 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 上的灯就亮了。
随堂练习 照样子,写句子。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1. 每当_我__学__习__进__步__的时候,_妈__妈__就_夸__奖__我__。 2. 每当_夜__深__人__静__的时候,_我__就_会__思__念__我__的__家__乡__。
“车”作偏旁时最后两笔笔顺为先竖后提, 第四笔横改提。
“皮”的第二笔撇撇向提手旁下侧。“皮” 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
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
毛主席艰苦斗争的年代 茅坪来自 八角楼星星之火 写光辉著作
指明道路
主题概括
本文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 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 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选自《状元大课堂》
再读课文
读第1自然段,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
么意思?
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
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
两句话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 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课后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下来。 课后搜集一些革命故事,同学之间相互
分享。
这组关联词中,“每当”是什么意思?说说你从这 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 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想一想:可以把“每当”删掉吗? 不可以,“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
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 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再次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注意读好停顿,语句连贯。
bā jiǎo lóu shànɡ
15 八角楼上
第1课时 第2课时
整体看图,初识内容 第1课时
你了解毛泽东吗? 毛泽东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开创
新天地的伟大领袖。
课本图中的人物正在干什么? 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观察毛主席的穿着和他的动作以及神态,你有 什么发现? 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 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组词识记法:代 “代”与时间有关,组词:古代、当代、现代。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临 “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听到过“欢迎光临”。
夜幕降临: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 布盖住一样。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读了这组词,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景象? 仿佛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
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 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 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 也没有察觉到。
艰苦环境下,大家都用油灯照明,油灯发出 类似蜡烛的微光,毛主席将灯芯拨一下,灯光能 更亮一些。
穿着单军衣 披着薄毯子 坐在竹椅上 握着笔 轻轻地拨了拨灯芯
bó:①义同“薄”(báo)。用于合成词或成语。②轻
薄 微,少。③不庄重。④看不起,轻视,慢待。⑤迫近。
⑥姓。
bò:[薄荷]草本植物,茎四菱形,叶和茎有清凉香味, 可入药。
降 xiánɡ:①投降,归顺。②降服,使驯服。
jiànɡ:①下落,落下。②使下落。③姓。
选一选
báo(√)
xiánɡ( )
薄毯子 bó ( ) 夜幕降临
“星星之火”也指革命红军的力量是不 断壮大的,革命的胜利是最终的结果。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什么?
灯一拨就亮,火一点就燃,人民群 众经过宣传就可以发动。井冈山的红旗 就是明灯,就是火种,它一定会让革命 力量燃遍全国。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 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找一找:桌子上有什么? 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结合插图,仔细观察毛主席的穿着和简陋 的环境,你有什么感想?
➢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毛主席克服重重 困难坚持革命。
➢ 毛主席生活特别简朴。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多音字
báo: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较小的,跟“厚” 相对。②(感情)冷淡。③(味道)淡。④不肥沃。
选自《状元大课堂》
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呢?
在寒冬腊月的深夜里,毛主席穿着单军 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虽然 清油灯的光线十分昏暗,但毛主席工作十分 认真,拨灯芯时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心中 想的始终是中国革命。他写下了许多光辉著 作,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毛主席深夜工作时忘我的状态,体会毛主席 为中国作出的伟大贡献。
选自《状元大课堂》
复习回顾
第2课时
认读生字词。
艰苦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文章 握笔 凝视 察觉 清油灯
看图学文
请你观察插图,描述图中毛主席的动作 和神态。 毛主席右手执笔,左手拨着灯芯, 表情严肃,在想着什么。
对照插图,找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外貌及动作、 神态的句子,在书上做记号。
毛主席为什么要拨灯芯?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
腊章油
腊肉 文章 汽油 腊八粥 公章 奶油
与同桌讨论记住这三个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
换一换
“钅”换成“月”


加一加 立 + 早 = 章
形声字 油
握油 争
摘果子

腊 代 临
章 察

我会写
lóu

酒楼


披风
nián

年代
qīnɡ

年轻


深夜


胜利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木”做偏旁时最后一捺变成点。 左右 “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略扁。
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后一横 独体 最长。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
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撇、点、 上下 捺,不要写成“夕”。
随堂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轻( 轻声 ) 经( 经过 ) 词语搭配。 穿着( 军衣 ) 披着( 毯子 )
利( 利用 ) 和( 和好 )
拨弄( 灯芯 ) 陷入( 沉思 )
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毛主席在这盏油灯下写了许多文章, 这些文章像明灯一样照耀着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
随堂练习
为什么说这些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 这些光辉著作总结了武装斗争的经 验,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找到了唯一正 确的途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 农村包围城市,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