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能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自觉排除种种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化学又是一门对学生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学科,一个奇妙的故事,一段化学史的引入,一个令人难忘的实验,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不同的情境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如教师以死狗洞的故事作为引入,带领学生走进探索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的世界;利用奇妙的喷泉实验,让学生在惊讶于美丽的实验现象的同时处于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去探索实验的原理,并发散性地设计出相似的实验;有时,教师更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促使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添许多色彩。
3、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保持有欣赏和期望的态度,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增强,并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活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如学生在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我会走近学生进行巡视,对书写较好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表扬。“某某同学已能写得非常完整了”、“某某同学如果能注意方程式的条件书写不出错就更好了”等等,甚至撸一下学生的头、拍一下学生的肩膀、对学生竖起大拇指等等,都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但是,也不能滥用表扬。一旦学生的行为不符合课堂要求,教师也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老师的上课,以确保课堂上的和谐氛围。
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还会延续到课外,课后的沟通能及时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这对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信只要教师捧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将带给教师更多的惊喜。
三、情境是营造和谐氛围的手段,更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保证
课堂上营造和谐氛围,促进有效教学更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挖掘教材,或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与化学相关的素材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利用情境创设氛围,从而营造出课堂上积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而又生动的氛围中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师生间互相尊重、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沟通及有效的情境创设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当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学得开心,会学有所得,课堂的效率会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有时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趁此机会转身进行板书,致使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情尴尬,周围的同学在一边窃笑;也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表述没有任何评价,一句“请坐”就又开始了下面内容的讲解。教师的这种表现显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老师重视的错觉。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也必将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
D
体,如果教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所以说,师生间的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营造课堂上的和谐氛围的成功。我认为有效的沟通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善于倾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流。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师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表述时,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如不做其它的事情,用关注、鼓励的眼神注视着学生,配合肢体语言包括点头、微笑、走近学生等等,当学生表述完毕,使用恰当的评语及时予以评价。这些无意中的小动作、简单的口头评价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所陈述内容的重视,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关注所有的学生。一节课中,教师在检测目标的达成度时要关注课堂中所有学生的反馈情况,如果仅限于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关注其他学生,那么,这些不被关注的学生就会逐渐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我会走到学生身边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偏差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指导,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受到教师的关注。当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时我会用询问的眼神对班级中所有的学生进行观察,当绝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已理解这些知识”的表情时,我才会讲授新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