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道互补为话题的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儒道互补为话题的作文
《儒道互补之妙
在生活里啊,我可算是见识到了这儒道互补的妙处。

就说我那个邻居老大哥吧,典型的一个能把儒道都玩转的人物。

老大哥这人特别好相处。

平日里在社区里就像是儒家提倡的君子那般,有礼有节,乐于助人。

社区里哪家有个难处,他二话不说就伸手帮忙。

上次张奶奶家的水管爆了,水喷得到处都是,张奶奶人都懵了。

老大哥一听到动静,就奔到张奶奶家,又是找工具修水管,又是帮忙收拾被水淹的屋子。

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还满脸笑容地和张奶奶说“没事,远亲不如近邻嘛。

”这就是典型的儒家那套,积极入世,热心待人,力求尽自己的力让周围的关系都和谐融洽。

可是呢,当他自己遇上难事的时候,他又有道家的那点儿妙处。

老大哥以前在职场上打拼过,后来岁数大了些就退了下来。

按理说从忙碌的工作到清闲的退休偶尔会让人有些落差感。

但老大哥丝毫没有。

他就跟个顺任自然的道家隐士一样。

每天早上他就会去那个小公园里溜达,看看花花草草啥的。

有一回我问他“大哥,您就不想再回到以前那风风火火工作的时候啊?”他笑了笑说“人啊,就跟这花似的,啥时候开啥时候败都是有定数的,现在我就享受这自在的日子。

”而且他对很多事看得特别通透,
有邻居偶尔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他就会用一种很平和的语调劝和,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像风里的沙子,没必要较真,如果太纠缠反而坏了心情。

老大哥这样儒道在生活中的切换,让我觉得他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热心社会事务像儒家,悠然面对自己的生活又像道家。

这种儒道互补的方式在他生活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简单的社区生活里,他用他的方式向周围的人传达着一种生活的智慧。

见多了他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也明白了,咱在这复杂多变的生活中,要是也能学学他儒道互补的法子,可能就会活得更加自在开心,既能积极地参与生活这出大戏,当需要安静时又能洒脱退下,悠然自得。

《儒道在我家的体现》
提起儒道互补,我一下子就想到我家里的情况。

真不是瞎扯,在我家那是实实在在有这个儒家与道家的影子呢。

我爸那就是儒家那种积极进取的代表。

他工作起来那叫一个拼命劲啊。

我记得他有个大项目在手,那段时间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

每天早早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回来还在书房里对着电脑看资料、做策划啥的。

而且我爸特别讲原则,对待手下的人呢,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他常说的就是“这做人做事得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一次为了一个合同细
节,他跟对方公司的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他说虽然这个细节看似不大,但涉及到公司信誉和长远利益,绝不能马虎。

我当时还觉得他有点儿太较真了。

可我妈就有点像道家那股洒脱淡然的劲儿。

家里的事有我爸一个热血分子就行了,我妈就不一样。

她就讲究个自然随性。

我们家的小花园那都是我妈一手打理的。

她不像那些个园艺大师,非要把花花草草整得规规矩矩的。

她在花园里种花啊,就按照花自己的习性来。

有那么一回,我看着花园里有几株花长得歪歪扭扭的,我就说妈你咋不把它们弄直点儿,多难看啊。

我妈白了我一眼说“这花啊,怎么舒服就怎么长呗,你别去打扰它们,要是按照你的想法折腾,指不定就把花折腾死了。

”在对待家里的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她不像我爸那么爱争理。

要是有亲戚啥的来我家发生点儿小争执,我妈总是说别太计较啦,多大点事儿啊,大家过得开心就行了。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俩相处的时候。

有时候我爸工作上受挫了,整个人垂头丧气的。

我妈就会用她那道家的说辞来安慰我爸,说世间的事就像天气,有晴天就有阴天,工作失利了就当是一场暴风雨,过去就好了。

而我爸呢,也能听得进去,还会佩服我妈这种看得开的态度。

然后我爸又会给我妈分享他在工作里那种拼搏进取,有团队精神像儒家倡导的那些方面的事情,我妈也觉得我爸有那种正派人的魅力。

看我家这样,我就想,这不就是儒道互补嘛,在他们的生活里互相作用,就让整个家庭既有积极向上的氛围,又不失那份轻松愉快的自在调和氛围。

这就像炒菜放盐和糖
一样,少了哪一味都感觉不太对呢。

《生活中的儒道互补》
嘿呀,说说我自己生活里遇到的儒道互补的事儿吧。

这事儿还和我的钓鱼经历有关。

我有个朋友,特爱钓鱼。

有次他拉着我一块去了个湖边钓鱼。

他钓鱼就像是遵循儒家的那种“格物致知”的态度呢。

他事先做了好多功课,准备器材都特别精心。

他跟我说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鱼竿、鱼线还有鱼饵,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然后到了湖边,他坐那儿就特别认真专注。

他看湖的情况、水位啥的,还不断摆弄他的钓具,说要弄成最合适钓鱼的状态。

他还说钓鱼就像做事情,认真对待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要有耐心才能有收获。

等鱼咬钩的时候,他那个紧张劲儿啊,就像在进行一场重要的比试,提竿的动作都很谨慎有讲究。

可是我呢,就有点道家那不一样的感觉了。

我也没有像他那样精心准备,就拿着个简单的鱼竿跟着去了。

我到湖边,看着那湖光山色就觉得挺美的,觉得钓不上鱼也没关系啊,只要在这儿享受下大自然就行了。

我钓鱼的时候比较随意,也不那么频繁看鱼竿动静,我就想如果鱼喜欢这鱼饵就上钩呗,要是不喜欢我也不强求。

我的朋友就笑话我,说我这钓鱼太不专业了。

我就回他说,钓鱼这事儿啊,随心就好啦。

不过有趣的是,在等鱼上钩的这个漫长时间里,我们俩还互相影响呢。

他看我这么自在,偶尔也会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也像我一样看看周围的美景。

而我呢,看着他那么认真地研究钓鱼,也会变得更有耐心些,会时不时和他讨论下鱼线的用法啥的。

从这次钓鱼的经历我就发现啊,我们俩就像是儒道互补似的。

他的那种认真专注和精心准备像是儒家积极入世应有的态度,而我的随性自在又像道家的无为而治。

但是呢,当两种态度碰到一起的时候,却能让这钓鱼的时光既有收获的期待又充满了轻松享受的惬意。

这就好像生活一样,要是把儒家的积极努力和道家的洒脱淡然融合一下,那就会让原本单调或者沉重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又充满趣味呢。

这儒道互补啊,真不是什么高深难懂的东西,就在这湖边上俩人钓鱼的小事里,就体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