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高一语文同步公开课精品讲堂(统编版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接下来黑塞给我们分享了哪些阅读的经验?
书籍名称或类型
读书的过程或想法
书籍带来的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 由追求理性“对的”-顺从天 激发了浓厚兴趣,孜孜不倦, 《一千零一夜》 性“爱的”,灰色的大海里 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也可以捞到珍珠
巴尔扎克的小说 曾经期待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 读书要认清自我,过去 事,却失落与详细的财务状况。的自己读不下去的,后
——英国培根《培根随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从小我们就知道的一句良言,至今,还是否在践 行?十余载的求学生涯,每日与书本打交道的你,可曾思考过“读书”的真正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黑塞的一篇文化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
课文阅读的三个层次:
一 梳理文章的内在逻辑 二 结合自己的想法或经历品析玩味 三 感受思维的力量和思想的美好
对比论证:并非是……而是…… 比喻论证: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
2、黑塞所说的“读书”跟我们现在的某些“读书” 是一样的吗?
① 朝向某些狭隘的目标的艰难跋涉; ② 获得僵死的知识,满足赤裸裸的需要; ③ 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自己,无视人生的意义
黑塞所说的读书是什么呢?
研读世界文学,熟悉掌握作品中的思想、 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明确字音
狭隘 ( ài )
跋涉(bá shè) 慰藉 ( jiè )
戕害(qiāng) 涉猎(shè) 卷帙(zhì)
一摞(luò) 纠葛(gé)
臻(zhēn)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梳理文章的内在逻辑
一 阅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这几个问题:
1、真正的修养是什么?怎么论述的? 2、黑塞所说的“读书”跟我们现在的所谓的 “读书” 是一样的吗? 3、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1、真正的修养是什么?怎么论述的? ① 是为了自我完善而做的努力; ② 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 确认识过去,勇敢迎接未来。
小说描写一个中年艺术家哈勒的精神苦闷和内心冲突。作品不以情节取胜,以展现 内心冲突震憾人。他以炉火纯青的手法,用剖白、梦境、幻想、隐喻、象征、意识
流等技巧来凸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现那种自我疗愈的过程,令人击节赞赏。
黑塞名言集锦
给黑塞的诺贝尔颁奖词: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 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 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1.有权力的人毁于权力,有钱人毁于金钱,奴才毁于卑躬屈膝,寻欢作 乐的人毁于享乐。 2.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3.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 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4.真正厌恶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 5.有的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手也会。
2 黑塞所说的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① 获得真正的教养,努力自我完善,帮 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② 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与世界建立 起息息相通的联系; ③ 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高尚、越来 越有意义。
二 阅读三四段,黑塞认为读书的前提是什么?
1、认识自己,进而认识特别能引起共识的作品,走一条 爱之路,从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阅读、了解和喜爱。 2、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要用热爱、敬重和诚恳去阅 读,激活自我意识,获得爱与生命的美好体验。
作者用愉快的体验很久向以我后们才重证新明发,现 不同文来化的思自想己放带不来下的了。启发和
思中考国,古是典著非作常令人通过欣父喜亲的的指阅点读,开体始验阅,令体人会久到中久国难精以神对忘于怀欧洲。
中国抒情诗
读。惊异而又心驰神往, 的意义。自然与精神,宗
பைடு நூலகம்
通俗小说
既陌生又正确,符合期望 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
又美好无比。
成,各得其所,令人振奋
和感动。
四 末段体现了议论的针对性
针对“当今之世”年 轻人不喜欢阅读的现 象,再次强调阅读杰 作的重要意义。
随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随笔 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 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 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 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 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 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 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 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 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 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 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 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 定。
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态,觉得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可笑的、
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学会享受人生。作者对此有感而发,
建议那些年轻人还是应该挤点时间看书,从自己能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
始阅读,逐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文章由此阐述了读书获得教养的主要
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
读书:目的和前提 黑塞
赫尔曼·黑塞身上有两种极端发展的素质:一种是感觉,是诗;一 种是精神,是哲学。黑塞不仅追求这两极的统一,还追求东方文化与西 方文化统一,追求人与宇宙的统一。阅读黑塞是博大的精神沐浴过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 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 年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 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 诺贝尔奖、歌德奖。1962年于瑞士 家中去世,享年85岁。黑塞爱好音 乐和绘画,他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 漫气息,以至被人称为“德国浪漫 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代表作有 《在轮下》《荒原狼》(1927年) 《彼得·卡门青》《东方之旅》 《玻璃球大师》等。其中《荒原狼》 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2 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
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
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
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
中的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读书:目的和前提》是作者的一篇随笔。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