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湖南湘潭高考专题地理高考复习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湖南湘潭高考专题地理高考复习
1.选择题
第1题.
纪录片《航拍中国》这样解说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
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
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读陕西省地形图,完成(1)~
(3)题。
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答案】D
【解答】
香溪河是三峡库区的重要支流,三峡水库蓄水后,过去冲淤平衡的香溪河河口段大幅淤积,有可能形成拦门沙坎。
为减少泥沙淤积,又能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作用,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模式,并与上中游水库进行联合调度,目前香溪河口处泥沙淤积速度显著下降。
下图为2015年7月香溪河河口处及以上河段含沙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溪河含沙量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A: 河流流速加快,含沙量增大
B: 干流水位较高,倒灌入支流
C: 河口处谷地狭窄,排水不畅
D: 河口处流量较大,含沙量大
(2)三峡工程蓄水前的香溪河河口处()
A: 全年侵蚀作用较弱
B: 全年沉积较为缓慢
C: 汛期淤积,枯水期侵蚀
D: 汛期侵蚀,枯水期淤积
(3)目前香溪河河口处淤积速度减慢是由于()
A: 汛期水库拦截洪峰
B: 非汛期蓄水,泥沙沉积
C: 汛期大水量排浑
D: 长江上游水库拦截泥沙
【答案】BCD
【解答】
田纳西河流域
(如图)的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
此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据此完成
(1)~
(3)题。
(1)田纳西河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是()
A: 初冬
B: 初春
C: 初夏
D: 初秋
(2)地形对田纳西河的影响主要是()
A: 便于陆路交通
B: 容易产生凌汛
C: 水能资源丰富
D: 夏季地形雨多
(3)田纳西河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棉花种植对土壤肥力消耗大
B: 大量植被破坏
C: 炼铜业排放高浓度SO_2
D: 灌溉用水增多
【答案】BCC
【解答】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洪水为患。
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田纳西河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不易出现凌汛;田纳西河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易在夏季产生地形雨。
田纳西河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炼铜业排放高浓度SO_2,形成酸雨。
第4题.
下图为某游客在新疆伊犁河北侧的天鹅湖拍摄的照片,此天鹅湖终年不冻。
据当地村民说,原本这里没有湖,只是陡坡下有几个泉眼。
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此修建多个养鱼塘并引入天然水源,水塘逐渐积水,最后成湖。
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天鹅在此越冬。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鹅湖的水终年不冻的原因()A: 纬度因素
B: 常年风力较大
C: 伊犁河谷地势低,冬季气温高
D: 地下水补给
(2)天鹅将此作为越冬地主要是因为()
A: 气温较高
B: 全球变暖
C: 食物充足
D: 水质优良
【答案】DC
【解答】
(1)由题干可知,陡坡下有几个泉眼,这些泉眼可以为湖水提供源源不断的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水温较高,使得湖水终年不冻,故D项正确。
故选D。
(2)该湖湖水终年不冻,且村民在此湖发展水产养殖业,所以鱼类资源丰富,可以为天鹅越冬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故C项正确。
故选C。
第5题.
如图所示,为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 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 该类河谷一般位于河流下游
D: 该河谷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 使河床加宽变深
【答案】AD
【解答】
(1)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故A符合题意;
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故B不符合题意;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故C不符合题意;
修建水库应该避开断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读图可知,水位上升时,河流径流量增大,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减弱,A、C项错误;水位下降时,流速减慢,河流沉积作用增强,含沙量减少,B项错误;比较初期、中期、后期三幅图,此次洪水过程中,因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加深,D项正确。
故选D。
第6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及北半球中纬度24节气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约114°E)
B: 河西走廊
(约108°E)
C: 松嫩平原
(约132°E)
D: 钓鱼岛
(约124°E)
【答案】CB
【解答】
2.解答题
第7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磷灰石是制造磷肥和磷素及其化合物的最主要矿物原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科拉率岛的希宾磷矿
(如图)是世界上著名的岩浆岩型磷灰石矿。
该地区已探明磷矿石储量的有14个矿床,矿石储量达31.46亿吨,磷精矿品位达39.4\% ,为世界之冠。
该矿区除磷灰石外,还有霞石、钛磁铁矿、榍[xie]石和霓石等多种伴生矿。
材料二巴西磷矿资源都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主要农业区在巴西南部、北部和东北部。
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国内磷肥自给率仅为50\% ,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磷复肥。
如图示意科拉半岛希宾磷矿分布。
(1)评价俄罗斯希宾磷矿资源的开发条件。
(2)对于将希宾磷矿的磷灰石就地转化为磷复肥,你是否费成?并说明理由。
(3)分析巴西近年来需要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磷复肥的原因。
【答案】有利条件:希宾磷矿规模大,储量丰富,品质较好,虽为伴生矿,但磷精矿品位高、综合利用价值高有公路、铁路、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所属区域纬度高,冬季漫长而严寒,开采、分选的工作环境恶劣;当地人烟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社会经济因素也制约了磷矿资源的开发。
赞成。
理由:磷复肥的市场需求量大,就地转化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反对。
理由:磷灰石在加工为磷复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破坏环境:当地气候严寒农业生产落后,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小。
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大豆、甘蔗、咖啡、橡胶等作物的种植)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大;巴西农业区与磷矿资源集中区分布范围不致,与俄罗斯相比,磷矿资源相对较少,化肥生产能力欠缺,且运输成本高;俄罗斯磷矿资源丰富,加工磷复肥能力强,但本国需求量较小,可供出口的磷复肥较多;俄罗斯与巴西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
【解答】该地区已经探明的磷矿石储量的有14个矿床,矿石储量达31.46亿吨,磷精矿品位达39.4\% ,为世界之冠。
该矿区除磷灰石外,还有霞石、钛磁铁矿、榍石和霓石等多种伴生矿。
希宾磷矿资源的开发条件,有利条件:希宾磷矿规模大,储量丰富,品质较好,虽为伴生矿,但磷精矿品位高、综合利用价值高有公路、铁路、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所属区域纬度高,冬季漫长而严寒,开采、分选的工作环境恶劣;当地人烟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社会经济因素也制约了磷矿资源的开发。
磷复肥的市场需求量大,就地转化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磷复肥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磷复肥在生产过程共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所以赞成。
从生态环保角度考虑,磷灰石在加工为磷复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破坏环境:当地气候严寒农业生产落后,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小。
近年来,巴西农业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如大豆、甘蔗、咖啡、橡胶等作物的种植,对磷复肥的需求量大,国内磷肥自给率仅
为50\% ,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磷复肥。
巴西农业区与磷矿资源集中区分布范围不致,与俄罗斯相比,磷矿资源相对较少,化肥生产能力欠缺,且运输成本高;俄罗斯磷矿资源丰富,加工磷复肥能力强,但本国需求量较小,可供出口的磷复肥较多;俄罗斯与巴西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
第8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鲁伍马河为非洲东部常年性河流,是坦桑尼亚与莫桑比克间边境河流,拥有众多支流。
该河流经数处大瀑布,仅下游约97千米河段通航。
材料二:流域内生物资源丰富,当地居民主要是依靠农牧业为生。
下图为鲁伍马河地理位置和鲁武马海盆海水等深线。
(1)说出鲁伍马河大瀑布最为壮观的时间段及其依据。
(2)鲁伍马河流域水电站数量较少。
试说明原因(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加以说明)。
(3)你认为图中4个沿海城市哪个最适宜发展深水港口?试说明原因。
【答案】
(1)时间:10月至次年5月
(11月至次年4月)。
依据:鲁伍马河流域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10月至次年5月为其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瀑布景观最为壮观。
(2)社会经济原因:鲁伍马河流是边境河流,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国际合作问题;周边国家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且科技实力薄弱;该地区以农牧业为主,对电力等需求较小。
自然原因:该地区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河流流量大,阻碍水电站建设;该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灾害多发。
(3)彭巴。
原因:与其他3个沿海城市相比,彭巴沿海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利于大型船只停泊;彭巴附近没有河流流经,泥沙沉积较少。
【解答】
(1)根据地理位置,此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0月至次年5月为南半球热带草原的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瀑布最壮观。
(2)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原因两方面分析。
社会经济方面,该流域是边境河流,存在国际合作问题;周边国家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对电力需求小。
自然原因方面,雨季降水量大,阻碍水电站建设;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灾害多发等。
(3)图中沿海城市发展深水港,彭巴相对于其他三个城市,彭巴沿海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利于大型船只停泊;彭巴附近没有河流流经,泥沙沉积较少。
因此彭巴最适宜。
第9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地一般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的土壤。
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目前我国东北平原黑土退化严重。
下图为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图和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重图。
(1)判读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土壤成分。
(2)简述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3)指出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力下降的表现。
【答案】
(1)①是矿物质,②是有机质,③是空气,④是水分。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草木茂盛;冬季寒冷漫长,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
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养分不容易流失。
(3)黑土厚度变薄,有机物厚度变薄,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现象严重,黑土耕地数量下降等。
【解答】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代表矿物质,比重最高,②代表有机质,③代
表空气,④代表水分,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
(2)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草木茂盛;冬季寒冷漫长,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养分不容易流失。
(3)由于人类大量垦殖,使该地植被破坏严重,黑土流失严重,黑土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层厚度变薄,水或空气比重增多,肥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