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困境原因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8卷 第 1期 2 0 1 3年 0 3月
邢 台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XI NGTAI UNI VERS I T Y
VO1 . 28. No. 1 Ma r . 2 0l 3
我 国大 学 困境 原 因解 析
付 英桂
( 西华 师 范 大 学 , 四川 南 充 6 3 7 0 0 0 )
政 府方面 在我国国情背景下,政府是对社会各方面进行 协调和控制的政治机构,大学是为社会各领域培养 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 究的专门机构。从我国 大 学产 生之 日起 ,政 府就 以绝 对权 威控 制或 限制 大 学的发展。在如今大学发展过程中,政府虽随着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 的变化一直调试着 与大 学的关系,但在其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法制化体 系不够完善以及拨款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究其原 因,可 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 政府影响 的大学教育价值观的偏差造成大学 内部学科设置的不合理、管理体制的行政化以及政 府 自身角色定位 的模糊性。社会本位 的大学教育价 值观实质是主张大学教育 的主要价值是为满足社会 的需要,为国家需要服务,为社会、国家培养各种 专门人才,促进 国家政治、经济、科技 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新 中国建立初期直到十一届 三中全会 时 期 ,我国的大学教育价值观基本上以为社会服务为导 向。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 业设置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任务优先原则 … 。在 对人的教育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为社会造就公 民, 为国家培养人才。在这种价值观 的影响下 ,政府期 望能控制大学 的发展以为国家服务。因此对大学行 政管理带有很强的层级观念。例如政府对于大学的 书记、校长、院长、副院长、教授等等根据学校级 别 的不同明文规定其享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行 政本位 以 及 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导致人们热衷 对权 力的追逐。
摘 要 : 自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 大学根据社会 形势不断进行 改革 ,在 其发展过程 中,从 主体 看 ,政府 、社会 中介组 织 以及 学校 等各 方面因素造 成 了大学发展 的 内外部 困境 问题 。深入探 讨大 学出现 内外 部 困境的原 因,有助 于为大学改革 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措 施 ,促进 大学向国际一流大学靠拢 。
关键词 :政府; 中介组织;大学; 困境原 因 中图分类号 :G 6 4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 6 7 2 — 4 6 5 8 ( 2 0 1 3 ) 0 1 — 0 1 4 8 — 0 2
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已经 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大学的地位也得到大大提 升。但是在我国以管理体制改革为 中心任务所进行 的高等教育体 制改革 中,大学 内部和外部还存在着 很多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困境。明确 出现这些困境 的原因,对于实现我国大学善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需要政府、教育 中介组织以及学校等方面共 同 努力。
[ 收稿 口期] 2 0 1 2 1 卜1 1 [ 作者 简 介] 付英 桂 ( 1 9 8 6 一 ), 女, 山东 聊城 人, 硕士 , 研 究方 向: 高等 教育 管理
邢 台学 院学报
2 0 1 3 年第பைடு நூலகம்1 期
1 4 9
在 1 9 9 3年国务院颁布 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 后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存在着主体性缺失,权威性不高,职能不清,法 规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 ,信誉不高等问题,不能 充分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中介组织没有 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缺位,原 因大 致 归为 以下几 点 。 1 . 政府行政介入导致中介组织依 附于政府,缺 乏独立性 ,发展不均衡。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 中政 府统管一切,政府承担着许多专业性的咨询、评估、 监督等管理职能,随着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这 些理论上由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承担 的职能应从政府 管理 中分离出来,弥补 “ 政府失灵”或者 “ 市场 失 灵”所造成的缺失。但 实际中,绝大多数教育 中介 组织多是在国家行政部门的推动或组织下建立的, 工作人员多为政府委派,受政府指示或要求开展工 作,并在工作 中过多依赖政府 ,不 能更好地考虑 学 校 以及社会的需求。此外,政府主导的或介入的教 育 中介组织发展较快, 而非官方的中介组织却受到 政府 的排挤, 发展较慢,导致不同类型的 中介组织 发 展 的不 均衡 。 2 .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专业性 强。作为现代 大学制度有机组成部分 的中介组 织,在我国属于新 生事物,研 究人员相对较少 ,认识 7 = 足 ,缺乏观念 支持。 已有理论发展不够成熟不够体 系化,发展较 为缓慢。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性组织人 员,教育中 介组织服务意识不高,服务质量较差。我国 目前大 部分教育 中介组织是 以出国留学及 国内教学咨询为 主,以营利为 目的的。某些行政部 门对其进行管理 使之成为部门创收工具,使得 中介组织效率低下, 不 能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也没有真正起到缓和政 府 与 高校和 社会 之 间矛 盾 的作 用 。 3 . 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中介组织职能不清。 目前,我国教育中介组织责、权 、利不明确,没有 明确界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 另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 一些中介机构 “ 浑 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扰乱 了教育中介组织的市 场秩序” 。
一
、
2 . 政府行政机构和监督机构没有纳入法制化轨 道,导致政府法制化体系不够 完善。在高等教育改 革 中,政府通过颁布各法律文件控制和影响大学的 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原 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政府与大学法律地位不 平等。政府行政机构所颁布的法律条款更多地规定 了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政府行政机构的权利和 义务尤其是义务谈及较少。对于一部法律,如果颁 布的机构无法身体力行,以开放公平的姿态对待 , 如何要求其 中的利 益相关者心甘情愿地接受和落实 呢?第二,政府对于法律规定中没有落实的行为缺 乏奖惩机制,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普遍 。 第三,政府行政机构缺乏必要监督。对于政府的行 为,监督者不仅包括政府 内部人员,也包括学校 、 社会各界以及人 民群众。而政府机构在法律 的实施 过程中含有太多的随意性。 3 . 政府拨款体制的不合理。首先,拨款依据 的 不 合理 。不是 根 据 学校 以及 学校 专 业的 实际 需求 而 是根据学生人数统一来划拨教育经费的方 式导致某 些大学为获得经费盲目扩大规模 ,专业设置趋同现 象。其次,拨款过程 中缺乏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和群 众的监督 ,拨款过程缺乏公正、透明。再次,政府 作为大学发展的主要投资者,应承担起投资的主要 责任,不应将重心依赖在社会力量上。尤其是地方 政府,积极倡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没有错 ,但如过 多依赖 社会 力 量办 学 ,政府不 加 以控制 的话将 导 致 大学功利化、地方化甚至家族 化等。 二 、教 育 中介组织 方面 教育中介组织,在西方被称为 “ 中介 团体”、 “ 缓冲组织”或 “ 减压 阀”, 主要 目的是为 了缓和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矛盾, 充当桥梁和媒介 。同时, 它是独立于政府与学校之间,可 以 代表学校 向政府 施压,也可以代表政府执行决策的组织。一般通过 研 究、咨询、信 息、拨款 、评估、考试、督导等方 式发挥功能, 沟通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起 到重要的缓冲和润滑作用。我国的教育中介组织是
邢 台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XI NGTAI UNI VERS I T Y
VO1 . 28. No. 1 Ma r . 2 0l 3
我 国大 学 困境 原 因解 析
付 英桂
( 西华 师 范 大 学 , 四川 南 充 6 3 7 0 0 0 )
政 府方面 在我国国情背景下,政府是对社会各方面进行 协调和控制的政治机构,大学是为社会各领域培养 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 究的专门机构。从我国 大 学产 生之 日起 ,政 府就 以绝 对权 威控 制或 限制 大 学的发展。在如今大学发展过程中,政府虽随着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 的变化一直调试着 与大 学的关系,但在其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法制化体 系不够完善以及拨款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究其原 因,可 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 政府影响 的大学教育价值观的偏差造成大学 内部学科设置的不合理、管理体制的行政化以及政 府 自身角色定位 的模糊性。社会本位 的大学教育价 值观实质是主张大学教育 的主要价值是为满足社会 的需要,为国家需要服务,为社会、国家培养各种 专门人才,促进 国家政治、经济、科技 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新 中国建立初期直到十一届 三中全会 时 期 ,我国的大学教育价值观基本上以为社会服务为导 向。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 业设置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任务优先原则 … 。在 对人的教育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为社会造就公 民, 为国家培养人才。在这种价值观 的影响下 ,政府期 望能控制大学 的发展以为国家服务。因此对大学行 政管理带有很强的层级观念。例如政府对于大学的 书记、校长、院长、副院长、教授等等根据学校级 别 的不同明文规定其享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行 政本位 以 及 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导致人们热衷 对权 力的追逐。
摘 要 : 自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 大学根据社会 形势不断进行 改革 ,在 其发展过程 中,从 主体 看 ,政府 、社会 中介组 织 以及 学校 等各 方面因素造 成 了大学发展 的 内外部 困境 问题 。深入探 讨大 学出现 内外 部 困境的原 因,有助 于为大学改革 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措 施 ,促进 大学向国际一流大学靠拢 。
关键词 :政府; 中介组织;大学; 困境原 因 中图分类号 :G 6 4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 6 7 2 — 4 6 5 8 ( 2 0 1 3 ) 0 1 — 0 1 4 8 — 0 2
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已经 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大学的地位也得到大大提 升。但是在我国以管理体制改革为 中心任务所进行 的高等教育体 制改革 中,大学 内部和外部还存在着 很多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困境。明确 出现这些困境 的原因,对于实现我国大学善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需要政府、教育 中介组织以及学校等方面共 同 努力。
[ 收稿 口期] 2 0 1 2 1 卜1 1 [ 作者 简 介] 付英 桂 ( 1 9 8 6 一 ), 女, 山东 聊城 人, 硕士 , 研 究方 向: 高等 教育 管理
邢 台学 院学报
2 0 1 3 年第பைடு நூலகம்1 期
1 4 9
在 1 9 9 3年国务院颁布 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 后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存在着主体性缺失,权威性不高,职能不清,法 规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 ,信誉不高等问题,不能 充分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中介组织没有 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缺位,原 因大 致 归为 以下几 点 。 1 . 政府行政介入导致中介组织依 附于政府,缺 乏独立性 ,发展不均衡。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 中政 府统管一切,政府承担着许多专业性的咨询、评估、 监督等管理职能,随着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这 些理论上由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承担 的职能应从政府 管理 中分离出来,弥补 “ 政府失灵”或者 “ 市场 失 灵”所造成的缺失。但 实际中,绝大多数教育 中介 组织多是在国家行政部门的推动或组织下建立的, 工作人员多为政府委派,受政府指示或要求开展工 作,并在工作 中过多依赖政府 ,不 能更好地考虑 学 校 以及社会的需求。此外,政府主导的或介入的教 育 中介组织发展较快, 而非官方的中介组织却受到 政府 的排挤, 发展较慢,导致不同类型的 中介组织 发 展 的不 均衡 。 2 .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专业性 强。作为现代 大学制度有机组成部分 的中介组 织,在我国属于新 生事物,研 究人员相对较少 ,认识 7 = 足 ,缺乏观念 支持。 已有理论发展不够成熟不够体 系化,发展较 为缓慢。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性组织人 员,教育中 介组织服务意识不高,服务质量较差。我国 目前大 部分教育 中介组织是 以出国留学及 国内教学咨询为 主,以营利为 目的的。某些行政部 门对其进行管理 使之成为部门创收工具,使得 中介组织效率低下, 不 能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也没有真正起到缓和政 府 与 高校和 社会 之 间矛 盾 的作 用 。 3 . 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中介组织职能不清。 目前,我国教育中介组织责、权 、利不明确,没有 明确界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 另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 一些中介机构 “ 浑 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扰乱 了教育中介组织的市 场秩序” 。
一
、
2 . 政府行政机构和监督机构没有纳入法制化轨 道,导致政府法制化体系不够 完善。在高等教育改 革 中,政府通过颁布各法律文件控制和影响大学的 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原 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政府与大学法律地位不 平等。政府行政机构所颁布的法律条款更多地规定 了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政府行政机构的权利和 义务尤其是义务谈及较少。对于一部法律,如果颁 布的机构无法身体力行,以开放公平的姿态对待 , 如何要求其 中的利 益相关者心甘情愿地接受和落实 呢?第二,政府对于法律规定中没有落实的行为缺 乏奖惩机制,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普遍 。 第三,政府行政机构缺乏必要监督。对于政府的行 为,监督者不仅包括政府 内部人员,也包括学校 、 社会各界以及人 民群众。而政府机构在法律 的实施 过程中含有太多的随意性。 3 . 政府拨款体制的不合理。首先,拨款依据 的 不 合理 。不是 根 据 学校 以及 学校 专 业的 实际 需求 而 是根据学生人数统一来划拨教育经费的方 式导致某 些大学为获得经费盲目扩大规模 ,专业设置趋同现 象。其次,拨款过程 中缺乏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和群 众的监督 ,拨款过程缺乏公正、透明。再次,政府 作为大学发展的主要投资者,应承担起投资的主要 责任,不应将重心依赖在社会力量上。尤其是地方 政府,积极倡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没有错 ,但如过 多依赖 社会 力 量办 学 ,政府不 加 以控制 的话将 导 致 大学功利化、地方化甚至家族 化等。 二 、教 育 中介组织 方面 教育中介组织,在西方被称为 “ 中介 团体”、 “ 缓冲组织”或 “ 减压 阀”, 主要 目的是为 了缓和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矛盾, 充当桥梁和媒介 。同时, 它是独立于政府与学校之间,可 以 代表学校 向政府 施压,也可以代表政府执行决策的组织。一般通过 研 究、咨询、信 息、拨款 、评估、考试、督导等方 式发挥功能, 沟通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起 到重要的缓冲和润滑作用。我国的教育中介组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