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_八年级第二章_运动和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二章运动和能量
考点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______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______的.
(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易错点: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做着永不停息的运动,但不属于机械运动;
例题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B.猎豹飞奔C.鲜花怒放D.枯叶飘落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对参照物的理解:
(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2)不能选取所研究的_________做参照物.
(3)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或__________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题2: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中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
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
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
例题3: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
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
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③时间和路程均不相同时,计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_________
4.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5.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换算:1m/s=3.6km/h
例题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C.D.
6.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沿着直线且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易错点:(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s
v
t
中不能说v与s成正比,也不能说v与t成反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一个定值,即:s 与t的比值是不变的;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s与t成正比(s=vt,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是一个定值);
(4)s-t图像与v-t图像,如图:
(5)平均速度总是针对某一段路程(或时间间隔)而言的.计算某一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时,必须用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某段路程内(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不代表其它路程段(时间段)内的运动快慢程度;
(6)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例题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例题6: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 a、t b和t 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t a=t b=t c B.t a<t b<t c C.t c>t a>t b D.t c>t a=t b
考点四速度及相关计算
乙
甲
1.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 v =______;s =_______; t =______. 2.交通标志牌
(1)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单位是:km/h . (2)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其中:
①图甲中“80”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南京市60 km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7: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 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4 B .关卡3 C .关卡2
D .关卡1
例题8: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 分钟到达广元.
甲
乙
例题9: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 ,所用的时间为2s ,则小车从A 到B 通过的总路程为
cm ,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 例题10:小明家离学校2km ,他以5km/h 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 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点五 速度的测量
1.原理: ________
2.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或停表
3.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1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m/s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dm
;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BC是________m/s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
________m/s.
(4)在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
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
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
(5)实验中斜面的倾角角度不宜太大,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
(6)实验中斜面的末端放有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测量时间容易产生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