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歧联合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双歧联合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方法:19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给予照蓝光等常规治疗,随机分为
两组,对照组96例患儿仅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96例患儿除蓝光照
射外,加以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口服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疗效。

结果:治疗3d、5d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疗效
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兰光治疗;茵栀黄口服液;金双歧;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79-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可导
致新生儿(尤其早期新生儿)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1],积极有效地干预新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19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照射
的基础上加以茵栀黄口服液和金双歧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9月至2015 年3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
血症(病理性)诊断标准[2]而未达到换血标准,日龄2~15d,均为足月儿。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排除窒息、缺氧、感染、溶血、新生儿肝炎、胆管阻塞等胆
汁排泄障碍性疾病等明确原因所致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日龄、出生体重、血清胆红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
双面蓝光箱间断蓝光照射,照射12h,停12h,碱化血液,适当补液及补充核黄素[3]。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予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每次
1片(0.5g),每天3次,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体重质量小于3kg的患儿,每次
2.5mL,每天3次;体质量大于或等于3kg的患儿,每次5mL,每天3次。

观察
皮肤黄疸变化,于住院前,治疗3、5d后分别抽取股静脉血2mL行肝功能检查,
测量血清总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下降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过程中治疗组出现15例轻微腹泻,对照组出现4例轻微腹泻,予以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多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后遗症,严重者可致死亡,选择有效方案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积极、有效地干预和治疗,能极大地减少胆红素造成的机体损害和后遗症的发生。

光疗的原理主要是新生儿体内的
未结合胆红素在波长为425~475 nm的蓝光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由于早期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生后开奶迟或进奶少均影响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导致新生儿肝肠循环加快,增加胆红素吸收,是黄疸加重诱因。

针对这个特点,应设法
让新生儿肠道早期生长细菌并尽早建立正常菌群平衡。

金双歧属于微生态调节剂,主要组分
是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能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调整、补充
正常菌群,能调整和改善道内细菌平衡,双歧杆菌等细菌生长后能产生乳酸和乙酸,使肠道pH值降低,从而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竞争地抑止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6],长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杆菌等有益菌能分泌各种消化酶,可使小儿食
欲增强,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减少了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胆红素的
排出 [8]。

茵栀黄口服液含有茵陈、黄芩、金银花、栀子等提取物,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功效。

能通过诱导肝脏酶系统,促进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具有减轻和防止肝细
胞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促进肝脏解毒功能以抗菌、消类等药理作用,而且具有较
强的抑制血型A、B抗体的能力[3]茵陈苦泄下降专攻清热利湿,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黄芩泄热解毒、利尿、抗过敏,保护肝脏功能;金银花可清热解毒,为广谱抗菌中药;
栀子清热利湿,能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达到退黄作用[9]。

本研究显示口服茵栀黄及金双歧能够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作用,治疗组在治疗3d、5d后
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Wennberg RP,Ahlfors CE,Aravkin AY.Intervention guidelinesfor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an evidence based quagmire[J].Curr Pharm Des,2009,15(25):2939-2945.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卫生出版社,2002:269.
[3] 叶鸿瑁,魏克伦,虞人杰,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
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5.
[4] 尹红,邝玉子,殷思纯等.5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肾功能改变[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10-111.
[5] 周丽.金双歧辅治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7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4):
1102-1103.
[6] 陈贻骥,刘作义,吴仕孝.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以及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
制[J].儿科药学杂志2003,9(2):8-10.
[7] 牟春笋,刘琳,徐文菊等.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30-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