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共振点,才能有共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聆听别人讲话时,你要保持冷静,不但要听取别人的观点,还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成功的沟通和说服需要双方
产生共鸣,共鸣是思想和情感上相互感染所产生的情绪,它需要一个共振点。

一个小区,物业和业主之间就小区绿化改造产生了分歧。

为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物业计划新建一个高层的停车场,但会侵占绿地。

该绿地后面一栋楼的业主不同意,尽管物业答应每年停车费的百分之三十给业主,但业主依然不让步。

物业李经理和业主选出来的几位代表进行谈判。

李经理说:“咱们都在一个小区,都希望这个小区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住得越来越舒适,你们也都想物业给提供优质的服务。

看看我们小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

很多车停在内部道路上,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不便,真要有个事情,消防车、救护车都不可能顺利进来,这是多大的安全隐患。

到处乱停的车辆也影响我们小区的形象,我曾经和一个房产经纪人聊天,他说他带的不少客户都觉得咱们小区乱,车辆乱停太严重。

而旁边两个小区无论是租金还是房价都比咱们小区高,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你们看,解决了停车的问题,咱们的房子还能升值,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李经理一番话软化了业主代表的态度。

让小区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住着越来越舒服。

这是业主和物业经理的共同利益所在,
也是双方存在的最大共振点。

李经理找到这个共振点,围绕它展开劝说,让业主衡量出得失利弊所在,说服就产生了效果。

在说服他人时,把利益共同点作为共振点,就会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孙薇觉得妈妈做的饭菜不好吃,自己悄悄叫了外卖。

妈妈批评她,告诉她外卖不卫生。

她说:“外卖味道香,你做那菜,我咽不下去。

”她的话让妈妈又生气又伤心,走进卧室,不再搭理孙薇。

孙薇若无其事一般,高高兴兴地吃起外卖。

爸爸说:“妈妈做了这么多年饭,你都是吃她做的饭菜长大的,现在说不好吃,多伤她的心。

”孙薇说:“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我说的是实话。

”爸爸说:“假如你认认真真写了一篇作文,交给语文老
师,结果语文老师看都不看,就
说你写的什么玩意,太差了。

你会伤心吗?”孙薇低下头,不说话了。

爸爸接着说:“这桌上的菜不就是妈妈的作文吗?买菜,洗菜,炒菜,辛辛苦苦做好了,你尝都没尝,就给个差评,不伤妈妈心吗?”听了爸爸的话,孙薇才知道自己错了,走过去找妈妈道歉。

孙薇的爸爸应该是个沟通高手,面对女儿的错误,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训斥,而是耐心讲道理。

他巧打比方,把桌上的菜比作“作文”,这个“作文”就是共振点。

让孙薇有了切身的体会感受,换位思考,理解了妈妈的感受。

需要强调的是,打比方的本体和喻体一定要贴近要沟通的对象,最好是沟通对象所熟悉的事物、事情或经历,这样才容易唤起共鸣。

一位带孩子看病的女士指责医院看病流程不对,本来轮到她了,可进来两位拿着检查结果的病人,也没排队,直接把检查单给了黄大夫。

黄大夫认真地看了看他们的检查结果,并给他们开药方。

那位女士非常生气,怒气
找到共振点

才能有共鸣
◆西山居士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
说出你认为可以推进对话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有时会挑战别人的看法。

冲冲地批评。

黄大夫说:“一会儿给您的孩子看完,您带孩子去检查,拿了检查单也不用排队,直接来找我。

你看,这公平不公平?”女士嘴上依然不依不饶、喋喋不休。

黄大夫说:“孩子得了病,做母亲的都着急,恨不得一秒钟看完病,一分钟就好起来。

我也是母亲,孩子三岁,一头疼发热,尽管我知道无大碍,尽管我是大夫,心里都着急。

您的心情我理解,既然着急,那就赶快坐下来,安静下来,让我看看孩子怎么了。

”黄大夫这几句话说完,女士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情通理才通,对于愤怒的人来说,单纯讲理可能效果不佳,沟通起来需要情感上的共鸣。

所谓共情同理,就是建立同理心,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而要实现共情同理,需要找到共振点,黄大夫
抓住女士的身份——母亲,将此作为共振点,由己及人,说出了理解的话语,由此达成情感上的共振,产生共鸣。

“共振”,在于一个“共”字,共同的身份、感受、立场、经历、利益等,都可以作为共振点。

找到共振点,共鸣就会产生,从这个方面说,没有说服不了的人,
没有无法沟通的人。

齐国要攻打鲁国,当时正是秋天,地里的麦子刚成熟。

百姓们闻听两国即将打仗的消息都非常着急,怕眼看到手的粮食让齐国人抢去。

于是单父县的父老乡亲就找到当时主管治理鲁国的宓子禀告说:“齐国人马上要攻打我们国家,而且单父县正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看到成熟的麦子一定会抢去,不如您下命令让大家把郊区的麦子赶紧抢收回来,让齐国人无法得到一粒麦子。


宓子说:“如今国难当头,人心惶恐不安,谁会有心情收麦子呢?还是准备打仗的事情要紧。


百姓们道:“虽然我们没心抢收麦子,但如果让百姓随便去收别人家的麦子,谁收了就归谁,也比被敌人抢去好呀,既增加自己的粮食又免去被齐国人抢收,岂不两全其美的事吗?”
宓子听了,还是摇头不允,百姓们很生气,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眼看打仗的日期越来越近,百姓们实在忍不住,再一次找到宓子,要求抢收。

可是宓子还是没答应。

百姓们一直
找了他三次,他都态度坚定地拒绝,而且一次比一次严厉。

百姓们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没过多久,齐国真的打来了,而且不出所料地把成熟的麦子都抢去了,百姓们看到既恨又怨更心疼,埋怨宓子不通人情,宓子没做任何解释。

有人把宓子的做法添油加醋地向季孙氏打了小报告,季孙氏听后很生气,就把宓子找来责问他:“为什么不让百姓收麦子,反倒让齐国人抢去?是不是你故意帮齐国人?”
宓子听了季孙氏的责问,心中惶恐,赶紧如实禀告:“您冤枉我了,我并不是帮齐国人,我是为我们鲁国人的德行做长远的打算啊。

您想想,虽然今年被齐国人抢去麦子,那只是失去一点粮食。

如果让百姓随便抢收别人的粮食,就会养成他们好吃懒做的脾性,而且更愿意别的国家来我国打仗,他们好趁机浑水摸
鱼,抢不义之财,这就使他们失去德行。

单父县一年就是没有粮食收成,也对鲁国影响不大,但是要让百姓养成这种好逸恶劳的侥幸之心,就会相互争抢,丢掉勤劳、团结和凝聚力,可就是损害整个国家,甚至几代人的大事。

所以我不让百姓抢收粮食,就是不想因小失大。


季孙氏听了宓子的话,恍然大悟,才明白宓子的良苦用心,从心中佩服他的高瞻远瞩、卓识远见,不由得羞愧地对宓子说:“您比我有远见,深谋远虑,相比于您,我就是目光短浅。

如果有个地缝,我就会钻进去,无颜再见您面了。


宁失粮不失德是宓子的真知灼见、聪明与智慧,更是一个国家强大昌盛的根本。

宁失粮不失德


成荣
说林广记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