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大力 汪曾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是汪曾祺先生写人系列散文《故乡人》中的 一篇。在《故乡人》中,作者以纯洁的童心和诗 意的笔触,描绘了三组人物:打鱼的一家、金大力 和他的乡邻们、钓鱼的医生,向我们展示了故乡 一带的淳朴民风,塑造了一群善良、朴实、勤劳 的平凡劳动者形象。本文是第二篇,描写了一位 叫金大力的乡村瓦匠头儿,拙言辞,拙于技术, 但他在与乡邻们交往中,在与同行师傅们一同劳 作中,表现出了善良、朴实、勤劳、知足的品德, 赢得了乡邻的认可和同行的尊重,表达了作者对 至美人性、淡薄生活的审美理想的追求。
▪ 我一直都错怪 是你带走了一切 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 只有你 如约而来。 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 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 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斗方:dǒu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指一或 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尺幅较小, 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
抿子:mǐn 瓦匠使用的一种抹灰的工具 簸箕:bò ji 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
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 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 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
课堂小结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和 环境描写,塑造了一个平凡的乡村瓦匠 的鲜明形象,语言浅显直白,亲切朴实, 字里行间传达着真、善、美。通过学习 课文,我们学会如何刻画塑造出人物。
汪曾祺好句鉴赏
▪ 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 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 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若我在临水照影 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 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 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思考:
文章的最后作者为什么先说金大力不 变样,然后又说金大力老了?
作者所说的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 子是说金大力身上的美好品质并没有随时间的 变化而有所改变,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那种低调、 沉默寡言、易于满足的品格
说他老了一方面是说金大力确实年龄有所增长, 另一方面是作者对像金大力这样的一类人美好 品质的推崇和逐渐流失的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写金大力怎样当瓦 匠头儿和他家兴旺的茶炉生意。可以分为两个 层次。 第一层(第2—7自然段):写金大力怎样当他 的瓦匠头儿。 第二层(第8、9自然段):写金家兴旺的茶炉 生意。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金大力经年 不变地重复着古老的生活,逐渐老去。
作者笔下的金大力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汪曾祺师从于沈从文,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美 学追求,用散文手法写小说,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感人
的风俗画。
比较沈从文小说《边城》
相同点: (一)思想内容上:歌颂优美健康的人性,歌颂爱, 情纯意朴。都描写了大量的风土人情(湘西---苏北) 远离政治。 (二)艺术上:淡化故事情节,散文色彩浓。语言优 美和谐,意境高远,诗情画意。
▪ 接续现代文学抒情小说传统 汪曾祺的小说连接了被中断的以废
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小说”传统, 是“京派文学”的最后一个大家 。 ▪ 打开新时期文学创作多元化大门
在汪曾祺之后,随着“寻根文学” 和“先锋文学”的兴起,在传统的民族 文化中寻找和反思,对小说文体进行大 胆地革新,以及突出小说本身的文学特 质等,都成为了一股潮流。
作者在塑造金大力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大量的 白描手法,根据以往对白描手法的了解,说一说对 刻画人物有什么好处?
用白描的手法可使人物描写更加富有神韵
①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的手法能洞穿人物 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②语言描写中,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加 准确,语言也更精炼
③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 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不同点: (一)思想内容:《受戒》是“柔情的人道主义”, 而 《边城》则显得“悲情”。 (二)塑造人物:《受戒》完全采用白描手法,而 《边城》心理刻画就较丰富。 (三)情节语言:《受戒》几乎没有情节,笔致轻淡 又有幽默。而《边城》故事性较前者强,笔致浓郁又 凄美。
高邮风光
高邮风光
高邮风光
文学史地位
拙: zhuō 笨、不灵巧 坍:tān 崖岸或建筑物或堆起的东西倒塌,
从基部崩坏:坍塌,坍圮 tān pǐ 山坡、 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塌。圮:塌坏, 倒塌,破裂,分裂: 铁锹:qiāo铁锹是一种农具可以用于耕地,铲 土;其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 用。常用的铁锹分类有尖头铁锹、方头 铁锹。
汪曾祺
预习交流 再次诵读课文,尝试概括介绍文中的人物形 象,对其加以介绍。(100字左右)
提示:介绍中应涉及到:人物的职业、外貌 形象、行为特点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汪曾祺(1920-1997)是一位跨 越了现、当代的著名作家。江苏 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 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 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 小说,之后被视为以沈从文为首 的“京派”的最后一个传人。80 年代初先后发表了《受戒》、 《大淖记事》等以苏北高邮地区 历史生活为背景的系列小说,以 其冲淡优雅的语言,情淳意朴的 风情开“寻根文学”风气之先, 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 物。
语言鉴赏
1.语言亲切朴实 汪曾祺的作品,最为人称道之处就是平淡朴实,不刻 意雕琢,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却饶有兴味。如叙说 当瓦匠头儿,“得要年高望重,手艺好,有两手绝活, 能压众,有口才,会讲话,能应付场面,还得有个好 人缘儿”,均是短句,读来朗朗上口,亲切朴实。如 果将“能压众改为“有领导才能”,则与文章风格不 符。平凡而亲切质朴的语句显示的是主人公善良、正 直、不贪的美好人性。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有 时恰当地点缀古汉语和四字词语,如“想当然耳”下 “高大结实”“沉默寡言”“墨里藏针”等,这就增 加了文章的书卷气和厚重感。
"),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指身为业:依靠本身作为生活的来源。多形容 依靠一个职业生活没有其他收入。 墨里藏针:歇后语,墨里藏针——难找寻 垩田:è 指把某种东西放在田里做肥料。 和: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 粘性
闷声不响:不言不语,一声不响。 鳞次栉( zhì)比:多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 列得很密很整齐。 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 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作者笔下的金大力是乡村中一个笨拙 的瓦匠,更拙于言辞,但是却得到了 乡亲的认可,依靠的是他淳朴的性格, 甘愿为他人付出的处世态度,不计报 酬的本性和容易满足的心态,善良、 朴实、勤劳等品质是金大力的立身之 本。
你身边有没有与金大力相似特质的人? 对你有什么影响?
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 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 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 的形象,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使用这种手法 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 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 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 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 描手法的范例。
散文特色
▪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 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 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 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 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 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 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 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 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 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汪曾祺先生主要作品
散文特色
▪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 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 ";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 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 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 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 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 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 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 ,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 不可没。
语言鉴赏
2生活气息浓厚 如写金家茶炉也是,茶炉形状的描述,“老虎灶”的称谓, 还有金大力挑水,老婆烧灶,成堆的稻糠灰,一边“深黑 色”一边“浅黑色”的铺地砖等,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日常 生活简单、人际关系和睦、人与人真诚交往的古朴环境。 作者描写乡邻们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也充满生活气息,如造 屋主人家的开工摆酒、同行师傅们的瓦匠手艺,虽着墨不 多,寥寥几句话、几个动作,但都体现出他们是心地善良、 勤劳朴实、为人诚实之人。环境为人物性格的展现提供了 背景,人物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形成。乡邻们的品德 又与金大力互相映衬,凸显出他的善良、朴实、勤劳、知 足的人性美是淳朴乡风长期熏陶浸润出来 完全真 的,是实的,可信的,也是作者赞美和向往的。
▪ 生字词: 淘箩:táo luó 淘米用具 红缨帽:ying 红缨帽是清代的礼帽。帽
顶披红缨。冬春用暖帽,以缎为顶, 以呢(ní)、绒或皮为檐;夏秋用凉帽, 也叫纬帽,无檐,用纱或竹丝做胎。 一爿:pán (1) 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 (2) 用于田地等,相当于“块”(3) 用 于整体的部分,相当于“边”、“段 儿”、“截儿”等 相(xiāng)地(观察地形地物,勘察土地)
瓦脊(jǐ): 瓦片覆盖的屋脊 年高望重:年纪大,声望高 相(xiāng)地定基:1.观察土地肥瘠或地形地
物。 2.旧时迷信,察看住宅、墓地风水 以定吉凶。
舀:yǎo 上为"爪",下为"臼"(jiù)。"爪",踩 踏之物;"臼"承受击捣之物。"爪"与"臼"联 合起来表示"以爪为杵,以臼为物,像以 杵捣臼那样用脚爪踩物"。本义:用向下击 打的方法取物。
▪ 注重气氛,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 俗画。
2. 回忆性的小说叙事
▪ 叙事采用回溯的方式,“明海出家已经 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
▪ 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既是作家 生活经历、创作经历使然,又是他对小 说创作的观念使然。选择表现旧生活, 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美学
情感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汪曾祺是一位具有独特气 质的作家。他认为,“我们当然需要有战 斗性的……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悲壮、宏伟 的作品”。但是,“我的作品不是,也不 可能成为主流。”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 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 不能勉强。
美学特征
1. 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 结构散漫、随意、淡泊,具有诗的格调和 韵律。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金大力名字的由来。 作者开门见山介绍主人公,说明“金大力”只 是主人公的外号。接着作者饶有兴味地介绍他 的身高力气,又与舞台人物相比较,最后归结 为他只是一个“老实人”。这一定位很准确, 为下文展开他的故事张本。前面的三个定语各 有作用:“块头很大”是他的外在形象特点“家 里开着一爿茶水炉子”为写他活动的第二个场 景做引子;“瓦匠头儿”的身份则自然转入下 文,衔接自然,不着痕迹。
思考:
本文有大量环境描写,特别介绍了金家茶炉 的生活场景,这对表现金大力性格有什么作
用?
这样描写生活场景的介绍为突出表现出金大 力(沉默寡言,低调的……)性格铺设了一个 真实生动的背景,他常年累月的生活在一个 单调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重复同样的劳动, 所以形成他淳朴的性格和易于满足的心态, 他的人缘好和做茶炉生意离不开的。
3. 风俗化的氛围营造
▪ 风俗与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交相 辉映的体现出民间生活的本真生命形象 和人格取向。
▪ “风俗中保留着一个民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绿的童心, 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
族永不衰老。”
4. 闲淡典雅的语言风格
▪ 语言淡薄质朴,功力深厚,淡而有韵。 ▪ 叙述用语有文言色彩,古朴而老成。 ▪ 人物对话则讲究情味、趣味与准确 。 ▪ 景物描写渗透着人情,情与景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