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
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纲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教学设计思想】1.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拓宽知识面。
突出过程的合作
与建构以及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本课
的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探究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培
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
抽象问题直观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外交关系的突破》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展开。
其中,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及其影响、中
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
学生需分析中
美关系解冻的背景及影响、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重返联合国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学情分析、学法指导】高一学生求知欲望强,态度认真,但认知水平有限。
引导学生通过
阅读获得知识,并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知识,结合情景探究知识,有效地把自主探究和合
作探究结合起来,是学生真正把握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原因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经过,分析其背景及影响,培养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
与现实的意义;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
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
坚强意志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引导学生用发
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报告》;理解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在
中美现代外交史上的地位。
【教学设计】
【导入】:回顾复习:①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0年的20余年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怎样?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哪些外交成就?
【新授】
一、重返联合国(1971)——扬眉吐气
情景问题:利用课件“乔冠华的笑”,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思考回答)
[探究一](1)联合国什么时候在哪建立的?(出示相关图片,1945年10月24日在纽约)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美国阻挠;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
那为什么中国在70年代能够恢复合法席位?
1、【板书】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以及课件出示材料进行归纳)
2、【板书】重返联合国的经过:(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梳理)
[探究二]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
是用诸如“加入”之类的词?(学生讨论回答)
[探究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了什么?有何影响?(结合教材,同时多媒体出
示材料,板书意义)
3、【板书】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这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3)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过渡: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环节是什么?重返联合国吗?
二、【板书】中美关系解冻(关键)——跨洋我手(出示图片)
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敌视新中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搞一中
一台、侵略越南,威胁中国安全。
那么为什么还会跨洋握手?
1、【板书】中美关系缓和原因:
中国:中苏关系破裂,威胁中国安全。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
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
于劣势;美国急于摆脱越战泥潭;面临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总之,走向缓和是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
2、中美建交经过
3、【板书】中美建交的影响
过渡:二战后,日本一直追随美国,那么70年代随着日本实力的增强,它是不是还一
如既往呢?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重焕生机
[探究四]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大肆屠杀、奴役中国人民,中国为何在20世纪70年代同意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日本为什么要抢在美国之前同中国建交?说明了什么?
1、【板书】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
[探究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思考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状态”?
2、【板书】标志: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联合声明,实现正常化
3、学生自主学习,把握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中日双方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而中美关系的缓和则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性环节,并且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