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
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
公元前8-前6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
B、C、D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A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C.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斗不休
D.自然灾害的威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处于贵族政治统治之下,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B
3.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萨拉米斯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解析:萨拉米斯危机是导致梭伦改革的导火线,即直接原因。
萨拉米斯危机充分暴露了雅典政府的腐朽无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改革。
故本题只能选B项。
答案:B
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
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解析:贵族政治上的专权和经济上的豪夺,使其成为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共同反对的目标,双方矛盾激化,雅典的贵族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D项是A项的具体体现。
答案:A
5.关于梭伦改革前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这样说:“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这不能反映出梭伦改革前( )
A.平民处境艰难
B.奴隶处境艰难
C.债务奴隶制威胁平民自由
D.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颁布“解负令”
解析:“无力支付地租”证明平民和奴隶处境艰难,“将失去自由”证明债务奴隶制会威胁平民自由,但材料并未体现出“解负令”方面的信息,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图1 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图2 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家乡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
(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发展对其阶级关系与政局的影响。
第(1)问,应结合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及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2)问,应注意把文学语言转化为历史语言。
第(3)问,阶级关系的变化应侧重于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来组织答案。
答案:(1)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3)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局动荡不安。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
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
农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
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
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六分之五交给地主。
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雅典社会怎样的特点?
(2)若农民的债务不能按期还清,他的命运如何?
(3)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1)政治上贵族专制,广大农民没有参政权利;经济上贵族大肆侵吞农民的土地和财产。
(2)无力偿还债务的农民,沦为为贵族耕种土地的“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3)平民和贵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