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总结了6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主要护理措
施为:病情观察、生活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
认为对肝硬
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做好肝硬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生活及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护理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对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当肝细胞受损时,常可影响糖代谢。
1906年Naunyn等首次提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 的概念,即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
临床
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
据报道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
耐量异常,20%~30%的患者直接发展成糖尿病。
目前研究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
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代谢障碍、肝酶活性降低、肝炎病毒、内毒
素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关。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大多不明显,导致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现回
顾我科6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7月~2011年6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172例,其
中合并肝源性糖尿病69例(男53例,女16例),年龄28~81岁,病程8个月~10年
不等,住院时间为10~37天。
全组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各项指标均符合肝
源性糖尿病诊断标准。
1.2临床特点本病发病率男性较女性高,多有消瘦、乏力、营养不良等非特异
性表现。
其中7例患者空腹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 41例患者肝硬化腹水, 47例患者脾肿大,所有69例患者空腹血糖7.5~16.7mmol/L,餐后2h血糖11.3~
26.2mmol/L ,其中6例出现餐后血糖高达25mmol/L, ALT34~436IU/L,TBIL21.3~
179μmol/L,ALB23~42g/L。
1.3治疗及护理措施在我国,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故患者多有不
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应及早使用胰岛素,仅部分较轻的
肝源性糖尿病可经饮食治疗和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后使血糖控制满意[1]。
一般只
给予胰岛素治疗。
针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制定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用药及
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同时对患者进行如饮食、用药和疾病常识等多方面宣教。
2护理体会
2.1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和改善肝功能的必要手段。
饮食宜清淡,
易消化,低脂低糖高蛋白。
动物蛋白应占摄入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以保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脂肪应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蔬菜应以含糖少的新鲜蔬菜为主,如生菜、芹菜、白菜、萝卜、黄瓜等。
对肝酶高、黄疸较重的患者应减少进食
动物蛋白和脂肪,静滴白蛋白、血浆或复合氨基酸支持治疗,有食管静脉曲张的
患者,应以少渣或无渣且刺激性小的低糖或无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生冷、辛辣、
坚硬食物,预防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2.2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的症状。
特别是消化道症状重,进食少的
患者。
加强巡视,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识别低血糖反应并备有食物,如出现头晕、
心慌、恶心、出汗、乏力等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本组住院期间共发生低血糖7例,出现不同程度心慌、头晕、出虚汗等症状,其中1例血糖为2.9μmol/L,经快速输注10%葡萄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观察治疗效果。
尤其要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及
行为的改变,情绪反常等,警惕酮症酸中毒、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利尿药及胰岛素后,尤应密切观察,以防低血糖发生。
2.3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衣服,软鞋。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压疮,可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定时翻身,经常检查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污染衣被。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尤其对自己注射的患者应做好正确指导,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局部红肿硬结。
2.4加强宣教,普及胰岛素常识护士应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胰岛素的作用及应用的必要性,使之能够接受胰岛素的治疗,并正确选用剂量和剂型,独立完成注射。
在日常护理中,应指导患者学会运用和计算胰岛素剂量的方法。
胰岛素需冷藏,升温后在餐前15分钟皮下注射。
2.5便秘及护理对策对患者应进行强化排便训练,多食纤维素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使排便控制器官与盆底肌肉的协调恢复正常,形成条件反射,使排便形成习惯,降低便秘发生率。
2.6心理护理肝源性糖尿病,因病情迁延反复,易使患者产生自卑、焦虑、沮丧情绪,这些不良心理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加重病情。
因此,护士必须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思想状态,取得信任,进行健康指导。
3 小结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而糖尿病是一种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代谢性疾病,两者相互影响,且肝炎与糖尿病治疗有一定的矛盾性[2],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故要求在护理肝源性糖尿病病人时要做到更加用心,才能提高疾病的好转率和稳定率。
参考文献
[1]张霞,沈鼎明.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10 (6) : 4761.
[2]夏庆兰. 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 :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