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1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1例分析
标签:主动脉夹层;误诊;心肌梗死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农民。
患者2h前劳动时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于2011年11月23日上午11∶00急诊入院,胸痛为绞榨样,疼痛持续不缓解,向肩背部放射,伴大汗、胸闷,无腹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意识障碍、抽搐。
入院查体:T35.5℃,P57次/min,R22次/min,Bp105/60mm Hg。
神志清楚,抬入病房,体形肥胖,急性痛苦面容,皮肤湿冷。
心界不大,心率57次/min,心律整齐,心音稍低钝,主动脉瓣膜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
否认有特殊家族病史。
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Ⅱ、Ⅲ、A 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0.50~0.6mV,V2~V6导联ST段压低0.2~0.4mV。
根据患者胸痛的症状及典型心电图变化,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吗啡针剂10mg肌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肠溶阿司匹林片0.3g嚼服、氯吡格雷300mg口服。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0.84;血乳酸脱氢酶(LDL)235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6.7U/L,肌钙蛋白(TnT)0.44ng/L。
因患者经济困难不同意行急诊PCI,遂予静脉溶栓治疗,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尿激酶200万U,于半小时静脉滴注完毕。
患者溶栓后2h后胸痛不能缓解,心电图示:Ⅱ、Ⅲ、A VF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约50%,床边心脏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可见活动的内膜片和真假两腔,右冠窦似可见破口,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中度反流,下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包少量积液。
急诊主动脉CTA扫描成像检查示:升主动脉见真假双腔及内膜片,假腔大,真腔小,近端升主动脉内膜破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窦稍偏上水平。
左右冠状动脉均起自于真腔,左冠状动脉显影良好,右冠状动脉开口约50%狭窄。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自真腔;胸腹主动脉均受累及至髂总动脉。
心包少量积液。
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肾动脉及腹腔干均为真腔供血。
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DeBakeyⅠ型)。
立即停用抗血小板及扩管的药物,患者及家属因无经济能力拒绝手术治疗,行保守治疗观察,住院过程中患者因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经利尿、调整心功能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3个月余因“急性左心衰”再次入院2h抢救无效死亡。
2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相对少见,但不罕见,美国心脏病协会(AHA)2006年报道发病率为25/100万~30/100万,国内无详细统计资料[1]。
其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AAD临床表现复杂,其临床征象因AAD撕裂的开口部位、延伸范围、受累及的脏器及缺血的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困难导致误诊和漏诊,有统计显示AAD误诊率达38%,而28%的AAD患者是死后经尸检首次得以确诊的[2]。
1%~2%的AAD患者因其主动脉内的伪瓣膜堵塞冠状动脉口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2]。
夹层形成的血肿压迫冠脉和冠脉痉挛也是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3]。
本患者有胸痛症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和TnT升高,足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但患者ECG提示抬高的ST段逐渐回落,胸痛不能缓解,同时出现了血压下降,异常于通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高度怀疑AAD,做床边心脏超声和CTA检查确定了AAD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本例患者是静脉溶栓后才发现误诊,有报道甚至行急诊PCI后才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掩盖的AAD,使抗凝治疗陷入两难境地。
Kamp等[4]报道AAD的患者实施溶栓治疗近期死亡率达71%,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Hazui等[5]提出联合采用D-二聚体测定(>0.8g/L)和胸片的上纵膈的最大径/胸廓最大径比值>0.309可准确鉴别AAD和急性心肌梗死,但未得到公认,需要大样本试验进一步证实。
最近Sakamoto等[6]研究表明D-二聚体测定有助于更快地鉴别AAD和急性心肌梗死,如胸痛患者D-二聚体>5.0mg/L 推荐首选心脏血管造影(CTA)而非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主动脉反流性杂音是近段AAD的重要体征,见于16%~17%的患者,是夹层使主动脉瓣口或瓣膜变形错位的结果[2]。
本例患者入院时已有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杂音,但未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所以应吸取教训、认真体格检查、全面综合分析。
总之,对于胸痛发病,心电图有缺血和损伤的改变,要警惕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尤其在进行溶栓、抗凝或PCI之前,应认真分析,全面考虑,必要时联合运用CTA、心脏超声、磁共振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特别是床边心脏超声方便、快捷,对Ⅰ型AAD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明瑞,叶鸿,陈安清.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及误诊原因探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0):965.
[2]王佩燕.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识别[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9):769.
[3]葛红霞,郑亚安,马青变.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2(15):1381.
[4]Kamp T J,Goldschmidt-Clemont P J,Brlnker J A,et al.Myocardial infarction,aortic dissection,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Am Aheart J,1994,128(6):1234-1237.
[5]Hazui H,Fukumoto H,Negoro N,et al.Simple and useful tests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J].Circ J,2005,69(6):677-682.
[6]Sakamoto K,Yamamoto Y,Okamatsu H,et al.D-dimer is helpful foy differentiating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nd acute pulmonary cmbolism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llenic joumal of Cardioiogy,2011,52(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