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2017·滨州学业考)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对而言,在光照强、环境温度高、湿度小、空气流动大等状况下,蒸腾作用强。

上述四种情况下,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B。

2.(2017·德州学业考)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
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解析】选C。

叶片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叶片由叶肉、表皮和叶脉组成,B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叶片表皮上有气孔,只有光照最强烈的中午才关闭,其他时间则张开,D错误。

3.(2017·德阳学业考)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解析】选D。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蒸腾作用带走大量的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蒸腾作用通过散失水分,促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及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对植物生长有利。

4.(2017·泰安新泰模拟)下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速率(mg/h),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在光下,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解析】选B。

分析曲线可知,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在光下,蒸腾速率有时大于吸收速率,有时小于吸收速率。

5.(2017·泰安新泰模拟)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表皮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导管的作用。

导管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绿化树较大茎(树干)的导管中。

6.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及处理应是( )
【解析】选B。

从图中可见,A装置没有解决水面水分蒸发问题,C、D装置有两个变量,只有B装置除叶片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可作为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实验。

7.(2017·泰安模拟)如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
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
A.左侧向上移动
B.右侧向上移动
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地进行,左边的装置中枝条上叶片较多,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较多,重量减轻,会上移。

8.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是实验组
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抓好两个关键点:
(1)解读图示,即甲组水分减少量大于乙组;
(2)实验变量的控制,即去除叶的一组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由图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叶,甲组叶片保留,乙组叶片摘除,故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9.(2017·泰安肥城模拟)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

由此可以说明( )
A.叶片正面的蒸腾作用比背面强
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
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
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气孔的分布及功能。

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叶片背面的蒸腾作用比正面强。

10.(2017·泰安新泰模拟)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B.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③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析】选B。

①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②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都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③是叶肉,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

⑤是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和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

11.(2017·淄博模拟)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①②③
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空
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右图。

其中,裸地、草地、
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植物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植物数量越多,大气湿度越大。

裸地没有植物,大气湿度最小;灌木丛植物数量最多,大气湿度最大。

12.下列关于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呈半月形
B.含有叶绿体
C.内外壁厚薄不同
D.比较大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叶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

叶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主要是形状呈半月形,含有叶绿体,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气孔的外壁厚,背气孔的内壁薄。

这些特点适于调节气孔的开闭。

【知识拓展】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的区别
保卫细胞表皮细胞
图示
区别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
合作用,其功能是控制气孔的开闭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面有透明而不透水的角质层,对叶有保护作用
13.下列四组是培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相同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的应是( )
组别
条件
A B C D
土壤湿度潮湿潮湿潮湿干燥
光照设置光照光照黑暗光照
温度高低较高较低较低较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抓好三个关键点: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2)气孔张开程度最大:蒸腾作用最强。

(3)蒸腾作用最强:光照强、温度高、空气湿度小、空气流动强。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情况。

根据植物培养的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从而判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情况。

分析表格可知,A组的条件更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

14.下列现象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的内壁上有很多水珠
B.夏天强烈阳光没有把树上的叶子晒干
C.根吸收的水能够到达几十米高的树冠的每一个叶片
D.滴水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能够滴下水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蔬菜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在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的内壁上遇冷形成很多水珠。

滴水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能够滴下水珠,是植物的“吐水”现象,不是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易错警示】蒸腾作用≠蒸发
水分从某个容器、江河、海洋等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发。

蒸腾作用是植物的生理过程,蒸发是物理过程。

二.非选择题
15.(2017·聊城学业考)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

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________切割,多切几次,选取其中___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其中,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使切下的薄片________。

(2)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发现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图中数字________指的是叶片的下表皮,判断的依据是下表皮的[ ]________比上表皮多。

(4)图中的[ ]________内有导管和筛管,起输导作用。

(5)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及叶片结构。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实物形成的像,观察的标本应是薄而透明的,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其中,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使切下的薄片更薄。

(2)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观察的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物像,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3)观察题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

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4)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养料,所以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5)叶片是由保护组织(上、下表皮)、营养组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输导组织(叶脉)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属于器官。

答案:(1)迅速最薄更薄(或薄) (2)左下
(3)⑤[⑥]气孔(4)[③]叶脉(5)器官
16.下面两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数:______袋内壁水珠最多;______袋内壁水珠较少;______袋内壁水珠
最少。

(4)实验(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对实验的分析。

(1)实验(一)的变量是叶片,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2)实验(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实验(二)结果预测,A中叶片最多,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最多,B中叶片较少,袋内壁水珠较少,C中无叶片,袋内壁水珠最少。

(4)实验(二)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快。

(5)实验(一)中两个枝条可能不是取自同一植株,锥形瓶中液体可能存在差异。

答案:(1)叶片(2)叶片的多少
(3)A B C
(4)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快
(5)实验(一)中两个枝条来源于两个植株
17.中山市五桂山森林茂密,是一座“绿色水库”。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

五桂山还是避暑胜地,七月平均温度比市区低5~6℃。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五桂山能涵养水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五桂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的____________、茎的__________、叶的__________等结构进行的。

(4)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________”。

大家应该积极参加这项
活动,亲手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五桂山森林茂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起涵养水源的作用。

(2)夏天,五桂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树木的蒸腾作用带走热量,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3)树木通过根毛吸收水分,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向大气中散失水分。

(4)为了增加森林面积,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答案:(1)五桂山森林茂密
(2)树木的蒸腾作用带走热量,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3)根毛(根尖成熟区) 导管气孔(4)植树节
18.为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与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要在烧杯的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

叶片多、面积大的一组,红色染液到达的高度高,而叶片少、面积小的一组,红色染液到达的高度低。

由此可见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是成正比的关系,即叶片面积越大,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其原因是叶片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植物蒸腾作用越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木质部中的导管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切片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

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我们在移栽植物时应去掉部分枝叶。

答案:(1)在烧杯中滴加植物油(2)导管
(3)蒸腾(4)去掉部分枝叶
(5)叶面积越大,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