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8八上·泰顺月考) 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②谁如果要我们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他再三茶房,甚是仔细。
④赵州桥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A . 怀疑欣赏嘱咐雄跨
B . 怀疑欣赏叮嘱横跨
C . 疑惑鉴赏嘱咐横跨
D . 疑惑鉴赏叮嘱雄跨
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
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
B .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C . “2030年以前,中国一定能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
昨日17时许,临近演讲会尾声,黄春平激动地表示。
D . “福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最新锐的次世代超级航空母舰系列,也是美军第三代核动力航空母舰。
“福特”级将于2015年交付美国海军。
3. (2分) (2017九上·江都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山lǎng________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②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kǎi________万分。
——《再塑生命的人》
③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guàn________,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yòu________惑了。
——《雨的四季》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20八下·昌乐月考) 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4) 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八上·施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决定举办“师生阅读季”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全校师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情况
年份师生整体
阅读率
图书、报刊等
传
统方式阅读
率
网络、手机等
数字化方式阅读
率
2014年41.5%50.1%24.6%
2015年57.3%52.2%32.8%
2016年67.6%54.9%44.7%
材料二: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已经超过27万种,文学、历史、经济、教育、社会等门类可以说无所不包。
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图书可供选择,但资料显示,在“师生最喜爱的图书”调查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仍以明显优势位居前4位。
材料三:用网络手机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读。
此外,还减少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
请根据材料,概括出当前全校师生阅读情况的三个特点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四个优势。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7九上·蓬安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________ 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8. (22分)阅读《康海救友》,完成后面小题。
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之通。
瑾拘梦阳②狱,必死之。
客曰:“念非③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
”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能救我。
”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
明日辄赦出之。
【注】①康海:字德涵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③非:除非。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而活良友()②明日辄赦出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瑾以其文名
A . 以天下事为己任
B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 盖以诱敌
D . 以实奇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德涵必不屈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②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康海是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 (25分) (2020七下·武城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冰糖芋泥
林清玄
①每到冬寒时节,我时常想起幼年时候,坐在老家西厢房里,一家人围着大灶,吃母亲做的冰糖芋泥。
事隔二十几年,每回想起,齿颊还会涌起一片甘香。
我想,冰糖芋泥对我,不只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感觉,是冬夜里的暖意。
②早年在乡下,白米饭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奢想,三餐时,饭锅里的米饭和番薯永远是不成比例的,有时早上喝到一碗未掺番薯的白粥,就会高兴半天。
③生活在那种景况中最难为的恐怕是妈妈,因为她时刻都在想如何为那简单贫乏的食物设计一些新的花样,让我们不感到厌倦,并增加我们的生活趣味。
我至今最怀念的是母亲费尽心机在食物上所创造的匠心和巧意。
④我常看到母亲对着用整布袋装回来的番薯和芋头发愁,然后她开始在发愁中创造,企图用最平凡的食物,来做最不平凡的菜肴,让我们整天吃这两种东西不感到烦腻。
⑤母亲当然把最好的部分留下来掺在饭里,其他的,她则小心翼翼地将之切成薄片,用糖、面粉,和我们自己生产的鸡蛋打成糊状,薄片沾着粉糊下到油锅里炸,到呈金黄色的时刻捞起,然后用一个大的铁罐盛装,就成为我们日常食用的饼干。
由于母亲故意珍爱着那些饼干,我们吃的时候是用分配的,所以就觉得格外好吃。
⑥那时我们家还用烧木柴的大灶,烧剩的火灰还有温热,我们最喜欢把小的红心番薯放在孔中让烬焖熟,剥开来真是香气扑鼻。
母亲不许我们这样做,只有得到奖赏的孩子才有那种特权。
⑦记得我每次考了第一名,或拿奖状回家时,母亲就特准我在灶下焖两个红心番薯以做为奖励;我以灶里探出焖熟的番薯,心中那种荣耀的感觉,真不亚于在学校的讲台上领奖状,番薯吃起来也就特别有味。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有十四个堂兄弟,四个堂姊,伯父母都是早年去世,由母亲主理家政,到今天,我们都还记得领到两个红心番薯是一个多么隆重的奖品。
⑧番薯不只用来做饭、做饼、做奖品,还能与东坡肉同卤,还能清蒸,母亲总是每隔几日就变一种花样。
夏夜里,我们做完功课,最期待的点心是,母亲把番薯切成一寸见方,和凤梨一起煮成的甜汤;酸甜兼俱,颇可以象征我们当日的生活。
⑨芋头的地位似乎不像番薯那么重要,但是母亲的一道芋梗做成的菜肴,几乎无以形容。
本来挖了芋头,梗和叶都要丢弃的,母亲却不舍,于是芋梗做了盘中餐,芋叶则用来给我们上学做饭包。
⑩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在冬夜里吃冰糖芋泥的经验,母亲把煮熟的芋头捣烂,和着冰糖同熬,熬成迹近晶蓝的颜色,放在大灶上。
就等着我们做完功课,给检查过以后,可以自己到灶上舀一碗热腾腾的芋泥,围在灶边吃。
每当知道母亲做了冰糖芋泥,我们一回家便赶着做功课,期待着灶上的一碗点心。
⑪冰糖芋泥只能慢慢的品尝,就是在最冷的冬夜,它也每一口都是滚烫的。
我们一大群兄弟姊妹站立着围在灶边,细细享受母亲精制的芋泥,嬉嬉闹闹,吃完后才满足回房就寝。
⑫我成长的环境是艰困的,因为有母亲的爱,那艰困竟都化成了美丽,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
一碗冰糖芋泥其实没有什么,但即使看不到芋头,吃在口中,可以简单的分辨出那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爱在困苦中是最坚强的。
它纵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滚烫的,是甜美的,在我们最初的血管里奔流。
⑬在寒流来袭的台北灯下,我时常想到,如果幼年时代没有吃过母亲的冰糖芋泥,那么我的童年记忆就完全失色了。
⑭我如今能保持乡下孩子恬淡的本性,常能在面对一袋袋知识的番薯和芋头,知所取舍变化,创造出最好的样
式,在烦闷发愁时不失去向前的信心,我确信与我童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母亲的影子在我心里最深刻的角落,永远推动着我。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1)本文写了哪几件母亲用匠心和巧意做出了不平凡的美味,请写出4例。
(2)本文多次描写母亲精心制作冰糖芋泥,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酸甜兼俱,颇可以象征我们当日的生活。
(3)读完全文,结合内容分析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5)结合文章第12个自然段中的“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这句话,请把你体验到的一次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50-100字)
10. (20分)(2019·南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①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如一位淸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
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里穿行。
湍急时,江水激荡岸石,雷霆万钧,滚泻奔腾,形成了虎跳峡等壮美的奇观;泙缓时,江水波澜不惊,莹碧如玉,悠悠徐行,衍生了金江古渡等柔和的景致。
在一疾一缓之间,具有神性和自由意味的金沙江,让滇西北高原具有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
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
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
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
木棉花树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③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花”的称谓。
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
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
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
④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树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
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
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
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
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⑤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
在木棉花树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
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
每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莱,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
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⑥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
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暖农人的朴素生活。
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⑦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弘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当它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
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⑧蛰居小堿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
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
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
⑨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
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相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写金沙江对描写木棉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作者笔下的木棉花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第③段划线句子“有了木棉花的陪伴,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4)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作文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担往日无人的理睬;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放弃灿烂闪耀的生命;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毅然忍受暴风雨的洗礼?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挑战……”
请以“为了自已的梦想”为题,写一篇600 字到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5-1、
5-2、
5-3、
5-4、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
6-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1、
7-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8-1、
8-2、
8-3、
8-4、
8-5、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