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性质》(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的性质
一、知识导入
1.1 问题引入
小明口渴了,喝了一杯水。

现在他又喝了一杯水。

请问他现在喝了多少水?
1.2 讨论问题
请同学们在纸上思考这个问题,想出答案并且说明自己的思路。

1.3 课堂掌声
掌声:同学们都非常棒,小明现在喝了两杯水。

二、知识讲解
2.1 减法的定义
减法是指取一个数(被减数)与另一个数(减数)相减的运算过程,结果为差。

例如:5−2=3,其中5是被减数,2是减数,3是差。

2.2 减法的性质
减法具有以下三条性质:
1.减法的交换律:a−b=b−a。

即,减数与被减数的位置可以调换,差值不变。

例如:5−3=2,等价于3−5=−2。

2.减法的结合律:(a−b)−c=a−(b+c)。

即,先把减数和被减数做差,然后将差在跟另一个数做差,与先将两个减数相加,然后再用被减数做差,结果相同。

例如:(8−4)−2=4,等价于8−(4+2)=4。

3.减法的整体不变量:a−b+c=a+c−b。

即,被减数增加相同的数,减数增加相同的数,差值不变。

例如:10−3+2=9,等价于10+2−3=9。

三、实际应用
3.1 生活中的减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减法。

例如:小明有5元钱,他花掉了2元,请问他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减法来解决。

3.2 练习题
1.(2-5)+7=?
2.21-15=?
3.(10-3)-6=?
4.5-10=-?
5.7-3-2=?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减法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所以,我们要多练习减法,加深了解减法的相关规则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