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凯恩斯学派凯恩斯之后的发展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章凯恩斯学派凯恩斯之后的发展要点凯恩斯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学派别,主要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和政府干预经济的原理和实践。
凯恩斯自己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被认为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凯恩斯学派也逐渐发展变化,并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的分支和理论,下面将介绍一些凯恩斯学派发展的重要要点。
1.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变种。
新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并主张政府在经济中的积极干预。
与传统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的有效性和私人部门的作用,相对较少强调政府干预。
2.新教育派:新教育派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凯恩斯主义的变种。
新教育派主张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来解决经济问题,并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凯恩斯主义的变种。
新古典凯恩斯主义试图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以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
它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但也认为市场可能存在失灵,并主张政府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4.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别。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来自供给端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减
税、去除市场壁垒和限制政府干预来促进经济增长。
他们强调供给侧和市场自由化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凯恩斯学派经历了多次改变和发展。
虽然不同的分支和理论存在一些差异,但凯恩斯学派始终坚持经济政策的积极干预和政府的责任。
对于当前的经济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等,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