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闪烁的小星-苏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闪烁的小星-苏少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
1.熟悉歌曲《闪烁的小星》,并能够正确演唱;
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感和曲式结构;
3.知道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即爱与美的表达;
4.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的基本旋律类型。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听音乐、唱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感;
2.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互相欣赏和包容,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乐曲素材和歌词;
2.歌曲旋律的节奏、节奏型与曲式结构;
3.学生的听、唱、应声与情感表演。

2. 教学难点:
1.歌曲节奏强化,使学生掌握节奏感;
2.制定曲式结构的演唱活动计划;
3.技能训练与情感表达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看视频学唱法:通过观看歌曲MV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
流畅度和演唱技巧;
2.听名师讲解;结合音乐素材和演唱技巧,教师将非常详细地讲解如何正确演唱歌曲;
3.互动合作互动:在教师领导下,学生分为小组,进行互相学习与合作。

其中,一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演唱歌曲,而另外的组员则进行其他活动,例如进行应声等。

四、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歌曲《闪烁的小星》,并学习歌曲的节奏感和基本流畅度。

教学流程:
1.通过演唱MV视频,介绍歌曲求字、曲式结构等基本内容;
2.通过各种情感化的手法,引导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歌曲产生兴趣;
3.教学鼓掌的基本节拍方法,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上课准备:
准备好歌曲《闪烁的小星》的音频材料。

教学内容:
加强歌曲的演唱节奏和节奏型,并强化歌曲基础的节奏掌握能力。

教学流程:
1.通过演唱与应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2.培养学生掌握歌曲节奏感以及节奏型的能力;
3.教学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和节奏意识。

上课准备:
准备好歌曲演唱的乐曲素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并进一步练习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教学流程:
1.通过各种情感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加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和合作中的快乐。

上课准备:
准备好歌曲唱法视频以及演唱的乐曲素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深化学生的演唱技巧,并通过乐曲演习与表演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魅力。

1.通过视频材料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把下面的技能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演唱;
3.实现练习与表演的综合训练。

技能分配
1.学生头的转移和眼和体干沈稳;
2.学生学会快速开发并且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
3.加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了解音乐。

上课准备:
准备好乐曲演唱和表演的材料。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将进行分组,同班同学,小组内互相表演;
教学流程: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为小组,互相表演;
2.学生在表演时要注意配合和演唱技巧;
3.分享小组表演的过程;
上课准备:
准备好乐曲演唱和表演的材料。

五、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曲调轻盈,旋律流畅,富有节奏感,适合一年级下学生。

歌词富有感性,表达了爱和美的含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音乐的美和魅力。

此外,学生在进行乐曲表演的时候,还可以锻炼协同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效果评估
为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评估:
1.实行课堂互动:教师沟通学生,让学生讲述自己音乐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益;
2.通过学生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定课程效果。

七、教学心得
针对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不能只关注教材本身,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互动,注重多角度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表演乐曲的同时,得到对音乐的锻炼和感受到音乐的美。

通过课堂反馈和教学实践后,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应该坚持从学生的聚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以达到教育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