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不同注意水平下认知负荷对工作记忆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要求被试回忆数字.在正式实验前先进行10~20次练习


田 各
是 为



23
19



3. 结果与分析
3.1 注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
集中注意条件下对视觉空间记忆材料的正确反应 率比注意分配条件下的正确反应率存在显著差异
3.2 认知负荷的主效应显著.
认知负荷高,中,低三种水平下的正确反应率存在 显著差异
3.针刺麻醉的刺激方式
➢手针式 ➢电针式 ➢经皮电刺激式
针药复合麻醉
• 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清醒但基本无 痛状态
• 每个手术平均可节省麻醉药用量 • 手术中的循环、呼吸功能稳定,术后苏醒时
间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 • 某些特殊优越性
针药复合麻醉方法
➢ 针刺-硬膜外复合麻醉 ➢ 针刺-气体复合麻醉 ➢ 针刺-硫喷妥钠复合麻醉 ➢ 针刺-局部复合麻醉
1.在屏幕中心呈现注视点800ms,
2.呈现初始刺激显示150ms,
3.再呈现注视点150ms
4.紧接着呈现两个两位数字150ms,
5.延迟1200ms,在集中注意条件下,被试只须努力记住这 两个数字;在分配注意条件下,要求被试大声报告出两个数字 之和,并努力记住这两个数字
6.呈现目标汉字,要求被试作出按键反应,若探测刺激与初 始显示一致,则按“F”键,否则按“J”键.
小于30的两位数,每次随机呈现两 个.分布于注视点两侧.
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采用2×3被试内实验设计
自变量: (1) 注意水平 (集中注意条件,分配注意
条件) (2) 认知负荷水平(高、中、低三个水平)
因变量:反应的正确率.
2.4 实验程序
根据自变量所有实验共分为6组,每组进行10次实验,整个实验 共60次.(为控制顺序效应,不同被试的顺序随机安排.)
注意在不同资源分配方案下,对视觉空间加 工系统效果的影响.
1.4 研究假设
集中注意水平下,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效果 比分配注意条件下的记忆效果好 认知负荷水平越高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效果 越差 分配注意条件下认知负荷高水平的视觉空 间工作记忆受交互作用,效果最差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一、疼痛
疼痛定义及性质
• 疼痛(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 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 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份 。
常用的三个术语
➢ 痛阈(pain threshold)是指引起人体知 觉性痛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 痛耐受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强 度
➢ 痛耐受阈与痛阈的差值为痛感受性范围
二、针灸镇痛作用
➢ 针刺镇急性痛的作用 ➢ 针刺镇慢性痛的作用 ➢ 针刺镇癌痛的作用 ➢ 灸法镇痛的作用
针刺镇痛的一般规律
➢ 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 ➢ 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 ➢ 针刺镇痛的空间作用范围 ➢ 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
三、针刺麻醉
• 把针刺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 则是20世纪50年代的创新技术, 1958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者 公开发表了《针刺替代麻醉为临床 麻醉开辟了新道路》的临床研究成 果,从而开辟了针刺麻醉和针刺镇 痛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为针 灸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3.3 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集中注意条件下低水平认知负荷的正确反应率与 分配注意条件下高水平认知负荷的正确反应率存 在显著差异
针刺镇痛 与针刺麻醉
• 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 是指用针刺的方法防止和治疗疼痛 的一种方法。
• 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 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 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作用类似 于现代医学的麻醉,故称针刺麻醉。
(五)针刺麻醉方法
➢ 1.术前准备 ➢ 2.针刺麻醉部位的选择 ➢ 3.针刺麻醉的刺激方式
1.术前准备
➢ 术前预测 ➢ 试针 ➢ 患者的心理诱导
2.针刺麻醉部位的选择
• 根据针刺选择的部位的不同,针麻 可分为体针麻醉、耳针麻醉、面针 麻醉、鼻针麻醉、头针麻醉、手针 麻醉、足针麻醉等,临床应用以体 针和耳针为主,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2.1 被试
被试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 学生50名大学生,男25名女25名,年龄在 18~24之间. 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
2 .1 实验材料
2.1.1;>中的一级和二级常用字共100个.
汉字以54号宋体呈现,随机分布在屏幕 的八个方位:上,下,左,右,左上,左 下,右上,右下.呈现白底黑字. 2.1.2 注意分配材料
(四)针刺麻醉使用范围
• 由于针麻的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它并 不能完全消除手术中的疼痛,研究表明 电针对于急性痛的镇痛作用大约相当于 全量麻醉药镇痛的一半,所以有研究者 指出:如果仅用针麻而不配合药麻,针 麻是难以真正推广的。
• 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肝、肾 等功能不良,以及年老体弱、病 情危重,特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 而不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是 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1 前言:
1.1 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 1.2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theory) 1.3研究意义 1.4研究假设
1.1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暂时贮存和保持 有限容量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和执行控制 的系统. 组成部分: 它由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 、语音回 路 (phonological loop ).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 (visuospatial sketchpad)三部分组成.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注意控制,其功能类 似于一个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该系统负责指挥各 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加工系统负责空间信息的存贮、复述和保 持。 语音回路则负责词语信息的存贮、复述和保持。
(一)针刺麻醉的作用
➢ 镇痛作用 ➢ 抗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 ➢ 抗创伤性休克的作用 ➢ 抗手术感染的作用 ➢ 促进术后创伤组织的修复的作用
(二)针刺麻醉的特点
➢ 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 便于术中医患的配合 ➢ 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 ➢ 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三)针刺麻醉的缺陷
➢麻醉不全 ➢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 ➢个体差异较大
1.2 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指的是在一个事例中智 力活动强加给工作记忆的总数,它最 大的影响的因素是智力活动中需要参 与项目数量的多少.
1.3 研究意义
以往对工作记忆中视觉空间加工系统资源 分配研究少.
从中枢能量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工作记忆 这一资源有限的系统中视觉空间加工系统, 智力活动参与的项目数量(认知负荷)对其效 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