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摘要:焦虑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很大,探讨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其意义在于了解我国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结构特点;检验焦虑与外语成绩之间
的关系。
过度焦虑和低焦虑对中学生学习外语起反作用,阻碍学习。
适度焦虑对
中学生学习英语有促进作用。
针对英语课堂上学生高、低两种焦虑的表现,通过
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分析了如何处理以上问题,并得出五点建议,以便达到
轻松、有效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克服;焦虑;英语课堂
紧张、担忧、害怕是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外语交际过程中常有的情绪体验,这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焦虑(anxiety)。
我国学生在外语课堂学习中的紧张、畏惧心理
也是存在的,在中学生中甚至出现了由紧张到恐惧,由恐惧到厌弃,因而大面积
掉队的情况。
探讨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作用,其目的在于:1.了解我国中学生
外语学习焦虑的结构特点;2.检验焦虑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出有关的
教学建议。
我们把外语学习有明显焦虑情绪和体验称之为高焦虑;把对外语学习焦虑体验、情绪不明显和无焦虑情绪的称之为低焦虑;把对学习外语存在适度、正常的
焦虑称为适度焦虑。
高焦虑和低焦虑又称为过度焦虑,过度焦虑对中学生学习外
语起反作用的,它阻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下降又进一步导致不良的自
我概念,从而产生更高焦虑的情绪。
笔者在教过的好、中、差三个班级对焦虑现象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低焦虑在好、中、差三个班级依次升高,适度焦虑在好、在、差三个班给内依次降低。
通过对学生焦虑值的测试我们发现适度焦虑促进学习,过度焦虑(即:高焦虑或低焦虑)阻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下降又进
一步导致不良的自我概念,从而产生更高焦虑的情绪。
07年一班是全年级尖子班,学习是择优录取的,这些学生除了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以外,在谈话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数显得自信且富于进取精神。
因此,笔者所带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引起高焦虑的较少。
而98级六班却是年级
上的差班,就普遍存在类似现象。
刚入学,虽是年级上的差班可在外语学习方面,大家起点一致,又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英语学习有新奇感、欲知感。
因此,在七
年级上学期全班总体成绩还勉强可以,两极分化也不太明显。
从七年级下学期,
特别是从八年级起,面对越为越复杂的句型和“背不完的生词”,他们渐渐失去了
兴趣和初学外语时的新奇感和轻松感,从而产生了畏惧和厌倦情绪。
难度的加大
和由此产生的情绪障碍使外语成绩出现两极分化。
这种分化又进一步引起焦虑。
另一方面,初中生尚未达到正确认识自己、善于控制情绪的心理成熟程度,这从
主观上增加了产生焦虑的可能性,其焦虑又集中反映在英语课堂上。
一、课堂焦虑的主要表现
1.在英语课上,当教师要叫我时,心跳得快起来。
2.在英语课上,当我听不懂时,我很害怕。
3.英语课进度太快,我常担心跟不上。
4.我害怕老师随时打断我的话,纠正错误。
5.我在英语课上比其他课上紧张。
以上五点是笔者在执教的择优班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焦虑表现。
但在普通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低焦虑,学得好学不好无所谓,有
的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课堂上听不懂,便不听,无所谓,教师提问,站起来说
声“Sorry”不会觉得脸红。
有的英语课若有所思,上到哪儿都不知道,有的上课东
张西望,或眼睛直瞅窗外,甚至有的偷偷地做其他作业。
其主要原因是:
(1)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差。
(2)家长文化素质偏低,社会交流缺乏鼓励学生上进的背景文化,反而负面影响大,学生缺乏学习热
情和自律精神。
(3)机械,即“挑战”意味不浓,学生并没有明显紧张焦虑感。
(4)厌
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焦虑程度,一些学生并不为成绩的好坏而担忧。
二、应对课堂焦虑的办法
1.焦虑作为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一种普遍的情绪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师应善于体察和辨认各类学生的情绪变化,为学生,特别是为差生提供一
种安全的、具有支持性的课堂气氛。
这正是防止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
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鉴于如98级六班中的大部分学生焦虑过低,外
语课在某种程度的松垮现象,教师要善于设法造成一种必要和适当的紧张,形成
学习上的促进性焦虑,如营造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
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神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这样学生就
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就可以使
学习活动充满乐趣。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动力。
营造平等的课堂心
理环境: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赢
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同。
教学过程中要民主。
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
学气氛中,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
帮互学的心理环境十分必要。
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组建“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可以采取“探分式学习”“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营造开放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应当采用“问题——探究——解答——新的问题——继续研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把单纯传播知识转化为开发学生智能、
挖掘学生潜能、激活学生动能、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
发展。
2.重感情、除戒心,以情动人
现代心理学指出,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功能。
初中后进生对教师都
有“戒心”。
教师对后进生的爱能唤起他们对教师的爱,从而去除学生“戒心”,并
使这种爱更多地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积极回答问题。
注意多鼓励、少责备、多表扬、少批评、多一点幽默诙谐,切忌讥讽,使用课堂用语注意口气要婉转,
多用“Please”或“Could you …/Would you…”等句型,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
或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anxiety)。
2001届九年级(一)班的学生,不论是好生还是后进生,与笔者关系都融洽,
因此这一届考生考出笔者自教书以来最好的成绩,权重值从八年级时的43.16上
升到70.46。
可见,师生关系和紧张情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3.努力减少评价带来的威胁以降低学习中的高焦虑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多关注学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
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有一学生由
于心理压力过大,上课时没能完整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后,要求教师能再听他回
答这个问题。
教师给予了该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就给予了该生心理上的支持,最
大程度地消除了学生外语课堂上的焦虑情绪。
4.提供学生安全与自由的环境及学习气氛
有些教师平时上课采取军事管理,学生进教室都坐得直挺挺,双手背在后面,像五花大绑似的,规定不能随便讲话,一个命令一个动作。
这种学习的环境怎不
令学生产生高焦虑呢?因此,要克服英语课堂上学习者焦虑,首先要让学生心情
放松,学生在自由无拘束的气氛下,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
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意思的机会,让学生敢想也敢讲,尽量取消点名,要求
学生立正发言等形式。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的营造,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
态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的方式。
在班级教学时,
有时会碰到严肃、气氛紧张的场面,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正式的谈话”,即轻松
的主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也可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表演节目
等来缓和紧张的气氛。
三、结束语
总之,要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教师要改进教法,形成一种新的评
价体系,激活学生,提高竞争意识,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增强其自信心。
笔者在平
时教学中尝试了一种评价方式,便是积分卡评价学生,每周总结一次,及时表扬,以促进其下一步的学习。
尝试“张法教学”,攻克生词关,转变学习外语困难者与
失败者的学习态度,包括克服出差错现象,使他们认识到,人们是在不断尝度和
出差错中学会外语的,如果直到对句子有把握时才敢说,我们将可能永远学不会
富有表达性地进行交际。
同时,帮助他们克服羞于交往的心理,树立能够学好外
语的心理优势,从而使学生在交际训练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模仿英语的表达,
更加轻松、有效地学习外语。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第三中学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