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九年级期中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42 分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基本合理,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主题表达需要。
○诗歌创作有一定的想象,能借助特定意象表情达意、语言具有诗歌的
一般特点。
3
四类 五类
41— 36 分
36 分 以下
○根据材料内容有所论述,观点基本明确。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有所推断,顺序安排基本合理。 ○立意模糊,文体不清。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不合理,内容空泛,情感不真实。 ○诗歌创作想象不合理。 ○论述偏离材料,观点不明,条理混乱。 ○阐释事理,逻辑混乱。
2
诗人以最真诚平实的修辞,找到了最合适的几个字:“日啖”与“长作”,直抒胸臆,再加
上“卢橘”与“杨梅”这样鲜活的岭南风物,让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跃然纸上。因而,这是一首好诗。
(评分说明:“判断好诗”得 1 分;从“生活中取材”、“精神风貌”、“真诚的修辞”
三个角度去分析,各占 1 分;表达占 1 分。回答“不是好诗”,得分不超过 2 分。)
○围绕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议论,观点明确,能运用论证方法,
逻辑较清晰。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做出比较合理推断,顺序安排较合理,运
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阐释。
○能围绕材料内容进行思考。
○有立意,能对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有所思考。
三类
○文体较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表达方式;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 47—
的巨响,这正是他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所以,林语堂称赞他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14.作文(60 分)
分类
分数 档
评分细则
○能联系材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立意深刻,能紧扣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进行深入思考。
○文体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合理,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的表达需
○立意较深刻,能紧扣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文体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较合理。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较合理,内容具体,有一定描写,符合主题的表
二类
达需要,感情真实。 54—
○诗歌创作,想象合理,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立意较深刻,语言具 48 分
有诗歌的一般特点。
7.(3 分)A 8.(4 分)《菊枕》一诗以“妻子当年采菊缝入枕囊”这一题材入诗,这一份感情在四 十三年前“热”的自然状态下,作者未曾将其入诗。而是在四十三年后,作者对这份感动进 行“冷”的审美静观,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的菊花的幽香的氤氲下,唤起了他 四十三年前的往事与激情,让诗人艺术性地、审美化地把这份感动“热乎”地表达了出来。 (评分说明:分“‘热’——‘冷’——‘热’”三阶段评析《菊枕》的创作过程,各 占 1 分;逻辑表达占 1 分。) 9.(5 分)示例:《食荔枝》是一首好诗,它以生活中的寻常岭南风物入题,传达出了 作者受尽了宦海风波的折磨,仍能旷达处世,随遇而安,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的乐观精神, 同时还表达出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虽平白如话,却有如酒入腹般的情感热度。同时,
13.(4 分)苏轼在遭人排挤出京到杭州后,分粥施药,修建苏公堤,为百姓造福;与佛印
结为好友,并留下许多轶闻趣事。可见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苏轼居住在东坡时,和患难
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一事让苏轼“千里一笑”,这正是他倾吐自己
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轻松洒脱。被贬谪岭南时,犹自发出“不辞长作岭南人”
艾青的诗歌有鲜明的色调,呈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他常用“太阳”、“土地”等 意象,表达自己对光明的歌颂,对祖国的热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自己苦涩的经历 一笑而过。他对光的追求,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一种深沉而坚定的力量,对我们有着 深远的影响。因此,艾青非常符合贵节目对嘉宾的要求,希望他能登上你们的节目。 (评分细则:能从艾青的诗歌艺术、过去的生活、人生与世界三个角度阐述推荐理由)
(评分标准:结合相关情节答出人物性格的两个方面得满分,只答出性格的一个方面, 酌情扣分。)
(3) (3 分)示例:一、辑录回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说的重要情节、了解人物的 主要经历。从小温辑录的《三国》回目里,我们可以了解《三国》的重要情节和张飞的主要 事迹,比如张飞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等;从《水浒》回目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拳打镇关
1
西、大闹野猪林这样的重要情节,而且可以了解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到上梁山(最后坐化)的 人生轨迹。二、 辑录和探究回目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物。从辑录的“张飞”回目 中,我们可以从“大闹”“急”“猛”这些字中可以感受到张飞粗莽急躁的一面,但“智取” “义释严颜”也可以关注到他“粗中有细”的一面。比如辑录的“鲁智深”相关回目中,多 处“大闹”,可以看出鲁智深的粗豪,见义勇为。三、辑录回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小说的结 构。从辑录的回目中,我们发现关于张飞的重要情节散布在间隔较远的章回中,如第二回、 第四十二回,而关于鲁智深的重要情节则相对集中,主要在二至七回,这可以看出《水浒》 小说的结构特征: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满分。)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22 分) 3.(3 分)A.送红玫瑰参加艾老葬礼 B.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 C.艾老不幸跌倒,右 臂骨折 4.(4 分)“苦涩”指的是艾青早年右腿膝盖被镰刀割了个大口子,瞎了右眼,摔断了右胳 膊等苦涩的经历;“趣谈”指的是艾青谈起苦涩经历时却风雨淡定,朗然一笑,体现出艾青 豁达乐观。 (评分细则:结合文本解读“苦涩”2 分,解读“趣谈”2 分。) 5.(5 分)示例一:选[A],艾青一生追逐太阳,追求光明,“太阳”是他的诗歌中的主要 意象,他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不论境遇如何,心中总会有着对光明的憧憬与向往。如 《阳光在远处》,远在海外的诗人是深沉压抑、孤独迷惘的,但结尾把目光转向“阳光”, “阳光嬉笑地”,就在能看得到的远处。这句话既向读者介绍了艾青诗歌的特点,又能体现 艾青的精神追求,作为腰封合适。 示例二:选[B],艾青的诗歌运用绘画的笔法,通过文字将画面感和绘画的诗意融合在一起,, 犹如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又富含哲理。如《阳光在远处》, 沙滩、船、河水、风、旅客、阳光……形成一幅光影交错的优美画面。“阳光嬉笑地射在沙 漠的远处”一句又富有哲理,表达出希望就在目光所及之处。这句话能高度概括了艾青诗歌 的艺术特色,能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作为腰封合适。 (评分细则:理由 3 分,结合诗选内容 2 分) 6(10 分) 示例:
示例二:鲁智深。鲁智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一听金氏父女被郑屠欺侮,就竭尽 所能帮金氏父女逃离是非地,而且打死“镇关西”,在桃花村知道小霸王要强娶刘太公独女 时,异常气愤,毅然帮助刘太公,痛打小霸王,都表现出他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品性。同时,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体贴周到,怕店小二拦 截,还在店里做了两个时辰。野猪林救下林冲,沿途悉心保护林冲,一路护送,让林冲一路 平安到达沧州。
一类
要,感情真挚。 60—
○诗歌创作,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形式优美;能运用个性 55 分
化语言表情达意。
○围绕材料反映的问题展开议论,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
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做出合理推断,顺序安排合理,运用多种
方法进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试卷书写(5 分)
1.请朗读诗歌,并完成任务。(26 分)
(1)(4 分)①妍②曳③朗④黎 (2)(10 分)
5 野芳发而幽香 6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7 月是故乡明 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沉舟侧畔千帆过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⑪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1 分)天人合一或物我交融等 (4)(2 分)D (5)(3 分)赏析意象。“船”“云”“沙土”“风”都是漂泊的意象,象征着旅居在外 的游子;“阳光”“在沙漠的远处”表达出希望就在目光所及之处,把希望种在心里的主题。 (3 分)赏析意象。“玉门关”是汉时边塞关卡,是保卫家国的象征,承载着历代将士 保家卫国、千里封侯的愿望。诗人借“玉门关”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不惜马革裹尸的报 国之志。 (3 分)示例一:借助赏析意象这一策略,我们会聚焦到本诗的核心意象“玉门关”, 进而对意象进行解读,理解意象的内涵。这样就可以一步步深入诗人的心灵,理解解诗人想 借意象表达的情感。 2.名著阅读(8 分) (1)(2 分)C (2)(3 分)示例一:张飞。张飞勇武过人,脾气暴躁,一听督邮要对刘备不利,就 怒鞭督邮,一听关羽遇害,就要兴兵复仇,对士兵过于苛刻,酒后鞭打士卒,最终导致自己 遇害。张飞的性格中还有另外一面,就是重情义,粗中有细。他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 路径,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智取巴郡,他敬佩严颜的为人,以礼相待,终招降严 颜。在瓦口隘,张飞又诱敌深入,做醉酒状,打败名将张郃,最终智取瓦口隘。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 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 字。
4
10.(4 分)(1)交换(2)已经(3)种;种植(4)命名;取名
11.(1)(3 分)第二年春天,(苏轼)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
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3 分)(苏轼)有五十亩田,他亲自耕种,他的妻子养蚕,(靠自己的劳作)赖
以生存,度过余生。
12.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基本合理,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主题表达需要。
○诗歌创作有一定的想象,能借助特定意象表情达意、语言具有诗歌的
一般特点。
3
四类 五类
41— 36 分
36 分 以下
○根据材料内容有所论述,观点基本明确。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有所推断,顺序安排基本合理。 ○立意模糊,文体不清。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不合理,内容空泛,情感不真实。 ○诗歌创作想象不合理。 ○论述偏离材料,观点不明,条理混乱。 ○阐释事理,逻辑混乱。
2
诗人以最真诚平实的修辞,找到了最合适的几个字:“日啖”与“长作”,直抒胸臆,再加
上“卢橘”与“杨梅”这样鲜活的岭南风物,让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跃然纸上。因而,这是一首好诗。
(评分说明:“判断好诗”得 1 分;从“生活中取材”、“精神风貌”、“真诚的修辞”
三个角度去分析,各占 1 分;表达占 1 分。回答“不是好诗”,得分不超过 2 分。)
○围绕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议论,观点明确,能运用论证方法,
逻辑较清晰。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做出比较合理推断,顺序安排较合理,运
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阐释。
○能围绕材料内容进行思考。
○有立意,能对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有所思考。
三类
○文体较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表达方式;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 47—
的巨响,这正是他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所以,林语堂称赞他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14.作文(60 分)
分类
分数 档
评分细则
○能联系材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立意深刻,能紧扣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进行深入思考。
○文体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合理,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的表达需
○立意较深刻,能紧扣所写的事情、问题、现象等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文体清晰,能根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较合理。
○叙述事件,过程推想较合理,内容具体,有一定描写,符合主题的表
二类
达需要,感情真实。 54—
○诗歌创作,想象合理,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立意较深刻,语言具 48 分
有诗歌的一般特点。
7.(3 分)A 8.(4 分)《菊枕》一诗以“妻子当年采菊缝入枕囊”这一题材入诗,这一份感情在四 十三年前“热”的自然状态下,作者未曾将其入诗。而是在四十三年后,作者对这份感动进 行“冷”的审美静观,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的菊花的幽香的氤氲下,唤起了他 四十三年前的往事与激情,让诗人艺术性地、审美化地把这份感动“热乎”地表达了出来。 (评分说明:分“‘热’——‘冷’——‘热’”三阶段评析《菊枕》的创作过程,各 占 1 分;逻辑表达占 1 分。) 9.(5 分)示例:《食荔枝》是一首好诗,它以生活中的寻常岭南风物入题,传达出了 作者受尽了宦海风波的折磨,仍能旷达处世,随遇而安,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的乐观精神, 同时还表达出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虽平白如话,却有如酒入腹般的情感热度。同时,
13.(4 分)苏轼在遭人排挤出京到杭州后,分粥施药,修建苏公堤,为百姓造福;与佛印
结为好友,并留下许多轶闻趣事。可见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苏轼居住在东坡时,和患难
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一事让苏轼“千里一笑”,这正是他倾吐自己
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轻松洒脱。被贬谪岭南时,犹自发出“不辞长作岭南人”
艾青的诗歌有鲜明的色调,呈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他常用“太阳”、“土地”等 意象,表达自己对光明的歌颂,对祖国的热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自己苦涩的经历 一笑而过。他对光的追求,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一种深沉而坚定的力量,对我们有着 深远的影响。因此,艾青非常符合贵节目对嘉宾的要求,希望他能登上你们的节目。 (评分细则:能从艾青的诗歌艺术、过去的生活、人生与世界三个角度阐述推荐理由)
(评分标准:结合相关情节答出人物性格的两个方面得满分,只答出性格的一个方面, 酌情扣分。)
(3) (3 分)示例:一、辑录回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说的重要情节、了解人物的 主要经历。从小温辑录的《三国》回目里,我们可以了解《三国》的重要情节和张飞的主要 事迹,比如张飞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等;从《水浒》回目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拳打镇关
1
西、大闹野猪林这样的重要情节,而且可以了解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到上梁山(最后坐化)的 人生轨迹。二、 辑录和探究回目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物。从辑录的“张飞”回目 中,我们可以从“大闹”“急”“猛”这些字中可以感受到张飞粗莽急躁的一面,但“智取” “义释严颜”也可以关注到他“粗中有细”的一面。比如辑录的“鲁智深”相关回目中,多 处“大闹”,可以看出鲁智深的粗豪,见义勇为。三、辑录回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小说的结 构。从辑录的回目中,我们发现关于张飞的重要情节散布在间隔较远的章回中,如第二回、 第四十二回,而关于鲁智深的重要情节则相对集中,主要在二至七回,这可以看出《水浒》 小说的结构特征: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满分。)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22 分) 3.(3 分)A.送红玫瑰参加艾老葬礼 B.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 C.艾老不幸跌倒,右 臂骨折 4.(4 分)“苦涩”指的是艾青早年右腿膝盖被镰刀割了个大口子,瞎了右眼,摔断了右胳 膊等苦涩的经历;“趣谈”指的是艾青谈起苦涩经历时却风雨淡定,朗然一笑,体现出艾青 豁达乐观。 (评分细则:结合文本解读“苦涩”2 分,解读“趣谈”2 分。) 5.(5 分)示例一:选[A],艾青一生追逐太阳,追求光明,“太阳”是他的诗歌中的主要 意象,他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不论境遇如何,心中总会有着对光明的憧憬与向往。如 《阳光在远处》,远在海外的诗人是深沉压抑、孤独迷惘的,但结尾把目光转向“阳光”, “阳光嬉笑地”,就在能看得到的远处。这句话既向读者介绍了艾青诗歌的特点,又能体现 艾青的精神追求,作为腰封合适。 示例二:选[B],艾青的诗歌运用绘画的笔法,通过文字将画面感和绘画的诗意融合在一起,, 犹如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又富含哲理。如《阳光在远处》, 沙滩、船、河水、风、旅客、阳光……形成一幅光影交错的优美画面。“阳光嬉笑地射在沙 漠的远处”一句又富有哲理,表达出希望就在目光所及之处。这句话能高度概括了艾青诗歌 的艺术特色,能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作为腰封合适。 (评分细则:理由 3 分,结合诗选内容 2 分) 6(10 分) 示例:
示例二:鲁智深。鲁智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一听金氏父女被郑屠欺侮,就竭尽 所能帮金氏父女逃离是非地,而且打死“镇关西”,在桃花村知道小霸王要强娶刘太公独女 时,异常气愤,毅然帮助刘太公,痛打小霸王,都表现出他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品性。同时,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体贴周到,怕店小二拦 截,还在店里做了两个时辰。野猪林救下林冲,沿途悉心保护林冲,一路护送,让林冲一路 平安到达沧州。
一类
要,感情真挚。 60—
○诗歌创作,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形式优美;能运用个性 55 分
化语言表情达意。
○围绕材料反映的问题展开议论,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
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
○阐释事理,能根据已有认知做出合理推断,顺序安排合理,运用多种
方法进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试卷书写(5 分)
1.请朗读诗歌,并完成任务。(26 分)
(1)(4 分)①妍②曳③朗④黎 (2)(10 分)
5 野芳发而幽香 6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7 月是故乡明 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沉舟侧畔千帆过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⑪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1 分)天人合一或物我交融等 (4)(2 分)D (5)(3 分)赏析意象。“船”“云”“沙土”“风”都是漂泊的意象,象征着旅居在外 的游子;“阳光”“在沙漠的远处”表达出希望就在目光所及之处,把希望种在心里的主题。 (3 分)赏析意象。“玉门关”是汉时边塞关卡,是保卫家国的象征,承载着历代将士 保家卫国、千里封侯的愿望。诗人借“玉门关”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不惜马革裹尸的报 国之志。 (3 分)示例一:借助赏析意象这一策略,我们会聚焦到本诗的核心意象“玉门关”, 进而对意象进行解读,理解意象的内涵。这样就可以一步步深入诗人的心灵,理解解诗人想 借意象表达的情感。 2.名著阅读(8 分) (1)(2 分)C (2)(3 分)示例一:张飞。张飞勇武过人,脾气暴躁,一听督邮要对刘备不利,就 怒鞭督邮,一听关羽遇害,就要兴兵复仇,对士兵过于苛刻,酒后鞭打士卒,最终导致自己 遇害。张飞的性格中还有另外一面,就是重情义,粗中有细。他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 路径,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智取巴郡,他敬佩严颜的为人,以礼相待,终招降严 颜。在瓦口隘,张飞又诱敌深入,做醉酒状,打败名将张郃,最终智取瓦口隘。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 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 字。
4
10.(4 分)(1)交换(2)已经(3)种;种植(4)命名;取名
11.(1)(3 分)第二年春天,(苏轼)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
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3 分)(苏轼)有五十亩田,他亲自耕种,他的妻子养蚕,(靠自己的劳作)赖
以生存,度过余生。
12.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