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多种颜色痰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对多种颜色痰的辨证论治
摘要】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痰有灰色、黑色、白色、粉红色、黄色、绿色、果
酱色、铁锈色等。

根据痰的颜色中医分别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阴虚肺燥、肺
热炽盛、血败肉腐、清热化湿、清热解毒辨证施治,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中医痰颜色辨证论治
痰是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根据痰颜色的不同,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是由
肺和气道排出的病理性黏液,下面笔者根据西医常提到的多种颜色的痰,谈一下
中医对痰的辨证论治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1 西医对痰颜色的认识
1.1灰色或黑色的痰,为铁末、炭末或灰尘的沉着,表示环境污染对人的影响。

1.2白色的粘痰, 即无色或淡白色透明的粘液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
支气管炎、肺炎早期及慢性支气管炎,其痰多较粘稠,有泡沫。

1.3粉红色如泡沫状的痰,多是肺水肿患者的分泌物。

痰的颜色为红色或棕色,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炎。

1.4黄色的浓痰,为脓性痰,表明吐痰人体内有化脓性炎症。

黄或淡黄色,说明肺部有化脓性感染。

1.5痰的颜色为绿色,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消散期、肺部绿脓杆菌感染、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疡、支气管炎、干酪性肺炎等。

1.6果酱颜色的痰,大多见于肺部肿瘤。

1.7铁锈色痰,多见于大叶性肺炎。

1.8带血丝的痰,多半是肺结核等。

2 中医对多种颜色痰的辨证论治
2.1白色痰
2.1.1证候咳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微、肢体酸楚,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2.1.2证候分析本证多因风寒外袭,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致。

肺津不布,聚成痰饮,随肺气逆于上,故咯痰色白质稀。

2.1.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2.1.4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各10g,桔梗、前胡、陈皮、
半夏各12g,厚朴、紫菀、款冬花、甘草各10g。

2.2黄色痰
2.2.1证候咳出之痰色黄、粘稠、有块、或痰中带血、并有发热咳嗽、胸痛
喘促、面红目赤、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唇燥、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
浮紧。

2.2.2证候分析本证多因风热外袭,侵袭肺卫,致肺卫失宣而成。

风热熏蒸,津气敷布失常,故咳出之痰色黄。

2.2.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2.2.4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菏、前胡、牛蒡之、连翘各12g,杏仁、桔梗、浙贝母、枇杷叶、黄芩、桑皮、甘草各10g。

2.3红色痰
2.3.1证候痰少粘稠难出,咳痰带血。

若是燥邪所致,一般有发热、恶寒、
胸痛、唇黑、鼻燥、咽干口渴,舌鲜红少苔,脉数。

若阴虚所致,则有虚烦不寐、
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3.2证候分析感受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咳甚损伤血络,或热灼血络故咳
痰带血。

2.3.3治法燥邪犯肺宜清肺止咳,润燥止血。

肺阴亏虚宜滋阴润肺,化痰止
咳止血。

2.3.4方药燥邪犯肺用桑杏汤加减:桑叶、薄菏、杏仁、前胡、牛蒡子各10g,南沙参15g,浙贝母、天花粉、芦根各12g,白茅根30g,甘草10g。

肺阴亏虚宜
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各15g,知母、黄芩、牡
丹皮、栀子各12g,藕节30g,甘草10g。

2.4铁锈色痰
2.4.1证候突然寒战,咳铁锈色痰、高热、咳嗽、胸痛、唇焦咽燥,口渴,
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2.4.2证候分析肺热炽盛,炼津为痰,肺失清肃。

2.4.3治法清热泻肺。

2.4.4方药清热化毒饮或凉膈散加减:玄参、麦冬、瓜蒌仁、桑皮各12g,前胡、桔梗、杏仁、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各10g。

2.5绿色痰
2.5.1证候起病较急,伴畏寒,发热,咳嗽,胸痛,发病患者一周左右可咳
大量脓性痰、黄绿色痰,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5.2证候分析热毒之邪内侵蕴肺,煎熬津液成痰,继而热壅血淤,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外溃。

2.5.3治法清肺解毒,化淤消痈。

2.5.4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薏苡仁、鱼腥草、冬瓜皮、紫花
地丁、芦根、蒲公英、瓜蒌、金银花各30g,桃仁、桔梗、黄芩、连翘、甘草各
10g。

2.6黑色痰
2.6.1证候吐黑色痰,痰量多味腥而臭,咽部不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6.2证候分析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
鼻窦炎分泌物刺激等。

中医辨证论治从湿热蕴蒸着手。

2.6.3治法清热利湿,化痰。

2.6.4方药加味桔梗汤加减:桔梗、牡丹皮、地骨皮各12g,薏苡仁、鱼腥草、黄芩各15g,制南星、甘草各10g。

2.7果酱色痰
2.7.1证候咳吐果酱色痰或咳痰腥臭、高热或潮热、胸闷疼痛,喘不得卧,
口燥咽干、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滑数。

2.7.2证候分析咳吐果酱色痰或咳痰腥臭,多见于阿米巴肺脓肿和肺吸虫病,中医多从热毒内蕴辨证论治。

2.7.3治法清热解毒,杀虫。

2.7.4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败酱草、瓜蒌仁、桔梗各12g,鱼腥草30g,杏仁、百部、甘草各10g。

痰是呼吸道的垃圾,里面包含着自身分泌的黏液,吸进肺里的灰尘、烟尘、
细菌、病毒,以及呼吸道和肺里的脱落细胞、坏死组织、血球、脓性物等。

从西
医的角度来看,痰有灰色、黑色、白色、粉红色、黄色、绿色、果酱色、铁锈色
等。

中医分别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阴虚肺燥、肺热炽盛、血败肉腐、清热化湿、清热解毒辨证施治,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