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H S-S P M E-G C-M S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陈皮
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
韩蔓,江汉美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430065 )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采用HS-SPME-GC-MS对陈皮生品及其炮 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
果:分别从陈皮生品、清炒陈皮、盐炙陈皮、麸炒陈皮、蜜炙陈皮中鉴定出66、51、52、50、52种挥发性成分,
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3种,主要为烯类化合物。
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含有22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包括a-法尼
烯、榄香烯、大根香叶烯D、d-杜松烯等。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分为3大类,按照挥
发性成分综合得分依次为I类(陈皮生品)、m类(清炒陈皮、麸炒陈皮和蜜炙陈皮)、n类(盐炙陈皮)。
结
论: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所差异。
同时从挥发性角度看,可将其分为3大类,其中陈
皮生品的质量最好。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陈皮;炮制品;挥发性成分
基金资助: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N〇.2016ACA146)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raw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by HS-SPM E-GC-M S
combined with stoichiometry
H A N M a n, J I A N G H a n-m e i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Pl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5, China)
A b s t r a c t!Object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raw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Methods: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raw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HS-SPME-GC-MS, and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was
calculat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66, 51, 52, 50
and 52 kind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respectively identified from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simple stir-frying, stir-frying
with salt-water, stir-frying with bran and stir-frying with honey. A total of 103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mainly alkenes.
There were 22 kinds of common volatile components, including a -Famesene, (-)- p -elemene, Germacrene D, d-Cadinene, et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ould divided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raw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they were
category I(raw product), category ID (simple stir-frying, stir-frying with bran and stir-frying with honey), category I I(stir-frying
with salt-water). Conclusion: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raw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are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latilit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mong which the quality of raw product is the best.
K e y w o r d s:HS-SPME; GC-MS; PCA: Cluster analysis;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Processed products; Volatile components
F u n d i n g:Special Major Projec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Hubei Province (N〇.2016ACA146)
通信作者:江汉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邮编:430065
电话:027-********,E-mail: *****************
2.仪器C-MAG H S -4型手动固相微萃取装置(德_IK A
公司);6890/5973型气相-质谱
-计算机联用仪(美国Hewlett-
P arkard 公司);65p m 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 DVB )萃取纤维头(美国S upelco 公司);顶空瓶(15mL); JY1002型电子天平(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
方法
1.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1.1 色谱条件色谱柱:H P -5M S (30m x 0.25m m ,0.25»x m );载气:H “99.999%);流速:0.8m L /m i n ;进样口温
度:230T ;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C ,以升温至
2;WC 0
1.2质谱条件离子源:E r 源;离子源温度:230丈;四级杆
温度:丨50丈;电子能量:70e V ;倍增管电压:1.2k V ;接口温度:
2;W C ;质荷比(m /z )范围:35〜550。
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2.1
取样量的优化分別精密称取陈皮生品粗粉0
.25、
0.50、0.75、1.00、1.25、1.50g ,在 100T :下平衡 15m i n 后,压缩手
柄伸出65p m P D M S -D V B 萃取纤维头萃取20m i n ,按方法“1.” 项下条件进样测定,以色谱出峰总峰面积为主要指标,以质谱 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数为辅助指标,对影响陈皮生品中挥发性 成分萃取效果的取样量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当取样量为〇.5g 时,萃取吸附效果最好,故〇.5g 为最佳取样量:取样量-总峰面 积关系图见图1。
2.00 厂
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取样量(g )
图1取样量-总峰面积关系
2.2
萃取温度的优化精密称取陈皮生品粗粉〇.5g ,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在70、80、90、100、110、120T 条件 下对陈皮生品粗粉进行萃取,按方法“1.”项下条件进样测定 和分析。
结果,温度为1KVC 时,能达到最佳萃取效果。
萃取温 度-总峰面积关系图见图2。
2.3
萃取时间的优化精密称取陈皮生品粗粉〇.5g , 110^
下加热平衡15min ,缓缓伸出65^1 TOM S -DVB 萃取纤维头,分 别萃取5、10、15、20、25、30min ,按方法“1.”项下条件进样测 定和分析结果,当萃取时间为25min 时,萃取效果最佳,故确 定25min 为最佳萃取时间。
萃取时间-总峰面积关系图见丨冬丨3。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 V /m s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
的干燥成熟果皮。
在药材商品中,由于产地和栽培品种不同,分 为陈皮和广陈皮两种,其中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
‘C h a c h i ’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之名,首见于唐代孟
铣的《食疗本草》,在此之前,陈皮名曰“橘柚”,始载于《神农 本草经》,属上品。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有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其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临床上多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m 。
陈皮的化学成 分有黄酮类、挥发油类、柠檬苦素类、生物碱类、多种微量元 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杀菌作用,并对胃肠道、呼吸 系统、心血管等均有作用|21。
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橘皮 (陈皮)列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可见陈皮的开发价 值极大。
陈皮历代炮制的方法有炒制、醋制、焙制、麸制、黑豆制、 盐制、制炭、巴豆炒、酒浸、米泔水浸、熬法制、米制等20种方 法m ,现代炮制方法中清炒、炒炭、麸炒、蜜炙、盐炙等较为常 用。
每种炮制品都有其特色,如清炒陈皮可以增强降血压的作 用,多用于降血压、止咳化痰,同时缓解胃溃疡;盐制主要起到 降气消痰、运脾调胃、生津开郁的作用;麸炒可以缓陈皮的燥 性,同时增强芳香气味;蜜炙可以增强陈皮润肺止咳、行气、化 痰、补中益气的功效;炒炭可以增加止血的功效,多用于痰中带 血141陈皮经过不同的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发生的变 化,使得陈皮及其炮制品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M 得非常重要, 故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 S -
S P M E -G C -M S )对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
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陈 皮及其炮制品更加合理的运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材料
1.药材广陈皮购于广州新会,经湖北中医药大学生 药教研室张秀桥教授鉴定分别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
‘C h a r h i ’的干燥成熟果皮、
清炒陈皮、陈皮炒炭、麸炒陈皮、蜜炙陈皮和盐炙陈皮均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213炮制通则中的 炮制方法。
将陈皮净制除杂切丝,置于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药 材颜色加深,香气逸出,取出晾凉,得清炒陈皮;取净制切丝的 陈皮,加盐水拌勻,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 凉,即得盐炙陈皮(陈皮:食盐=50 : 1 );先将炒制容器加热, 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人净制切丝的陈皮,迅速翻动, 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即得麸炒 陈皮(陈皮:麦麸=5 : 1);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净 制切丝的陈皮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药材 表面黄色,同时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即得蜜炙陈皮(陈皮: 蜂蜜=4 : 1)。
o
o
.5.0
r o
-x
-I
.
结果
按照上述条件,采用HS -SPME -GC -MS 法对陈皮生品及其
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安捷伦化学工作站数据 处理及用面积归一化法从各总离子流图中计算各组分相对百 分含S ,按各峰的质谱图经N 1ST 08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相关 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并结合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个组分, 分析结果见图5,表1。
0 5 10 15 20 25 30
萃取时间(min)
图3
萃取时间-总峰面积关系
2.4解吸时间的优化精密称取陈皮生品粗粉0.5g ,U 0T
下加热平衡15min ,伸出萃取纤维头萃取25min ,取出,立即插 入色谱仪进样口,分别解吸1、2、3、4、5、6min ,按方法“1.”项 下条件进样测定和分析。
结果,当解吸时间为6min 时,总峰面 积趋于最大,故确定6min 为最佳解吸时间。
解吸时间-总峰面 积关系图见图4。
x
5S a s
图2
80
90
100
110
萃取温度r c )
萃取温度-总峰面积关系
3.0
图5 HS -SPME -GC -MS 分析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
总离子流图
注:A.陈皮;B.清炒陈皮;C.盐炙陈皮;D.麸炒陈皮;E.蜜炙 陈皮。
1.
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由图5及表1
可知,从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3种。
其 中,从生品陈皮中分离出72个峰,并鉴定出66种成分;从清炒陈 皮中分离出59种成分,并鉴定出51种成分;从盐炙陈皮中分离 出58种成分,并鉴定出52种成分;从麸炒陈皮中分离出55种成 分,并鉴定出50种成分;从蜜炙陈皮中分离出58种成分,并鉴定
出52种成分;各品种所鉴定出的成分总含量分别占各自总挥发 性成分的99.76%、98.99%、99.21%、98.87%和99.98%。
陈皮生 品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a -法尼烯,其次 有双戊烯、榄香烯、大根香叶烯D 、d -杜松烯等。
2.
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的
差异将表1中的挥发性成分大致分成6类:烯类、醇类、醛 类、酯类、酚类及其他类化合物。
其中,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 挥发性成分中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最高,陈皮、清炒陈皮、 盐炙陈皮、麸炒陈皮、蜜炙陈皮占比分别为70.77%、75.45%、 75.72%、75.44%、77.96%。
可见,蜜炙陈皮中烯类成分的含量
2
4
6
解吸时间(min)
图4解吸时间-总峰面积关系
2.5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综合方法“2.1〜2.4”项下考察 结果,最终确定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取陈皮生品 粗粉〇.5g ,置于15mL 顶空瓶中,插入装有65pm PDMS /DVB 萃 取纤维头的手动进样器,在H O T 下平衡15min 后,再压缩手柄 伸出萃取头萃取25min ,取出,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解吸 6min ,不分流进样。
陈皮炮制品实验条件同上。
3.统计学方法实验结果均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表1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与相对含量
峰号保留时间
化合物分子式
相对含量(%)
(min)生品清炒盐炙麸炒蜜炙
1 3.72糠醛c5h4o2-0.160.150.230.20
2 3.96糠醇c5h602---0.19-
3 5.04蔽烯C|〇H160.11--0.19-
4 5.05左旋-a-蒎烯C i〇H|6-0.120.14--
5 5.052-蒎烯C|〇H|6----0.15
6 5.61庚酸C7H丨4〇20.11----
7 5.68P-旅稀0.07----
8 5.73甲基庚烯酮c8h14o0.15-0.13--
9 5.80月桂烯C|〇H|60.340.340.33-0.36
10 5.82(3-水序稀C]〇H16---0.42-
11 5.97正辛醛c8h I600.07----
12 6.05(3E,5E)-2,6-二甲基-1,3,5,7-辛四烯C|〇H|40.23----
13 6.071,5,8-对-薄荷=_烯C|〇H丨4-0.13---
14 6.43双戊稀C|〇H|612.9613.4414.0516.34-
15 6.44右旋萜二烯C|〇H l f)----14.03
16 6.65苯乙醛c8h8()0.07----
17 6.86蔽品稀C|〇H|6 1.45 1.29 1.15 1.52 1.16 187.01顺-P-萜品醇c,〇h18o0.16----197.314,7,7-三甲基-双环[4.1.0】庚-2-烯0.15----207.32萜品油烯C|〇H|6-0.14-0.16-217.44芳樟醇c,〇h18o 2.74 3.39 2.53 3.61 3.42 227.82反式-对-薄荷基-2,8-二烯醇C|〇H l600.19-0.170.280.33 238.03顺式-对-薄荷-2,8-二烯-1-醇C|〇H|600.150.370.120.190.24 248.20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c6h804---0.42-258.23香茅醛C|〇H i k O0.20--0.330.39 268.23㈩-香茅醛C i〇H,80-0.670.14--278.52辛酸CgH|6〇20.50----288.68㈠一4-萜品醇c10H l t t o0.500.500.420.500.54 298.79对甲基苯异丙醇C|〇H,4〇-0.16---308.88«-松油醇c,〇h18o 3.31 2.94 2.28 2.87 2.75 318.99癸醛C i〇H200 1.82 1.52 1.18 1.27 1.26 329.27顺式香芹醇c,〇h16o---0.36 1.99 339.31D-香茅醇C i〇H2〇〇 2.32 2.18 1.54 1.86-349.43反式香芹醇C|〇H丨6()0.41-0.34-0.72 359.64右旋香芹酮C|〇H丨40-0.140.170.150.25 369.69香叶醇c,〇H I8o0.440.210.170.19-379.70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C i〇H|8()----0.15 389.92辛基环丙烷Ci|H220.24----3910.02反式肉桂醛c9h8o0.16-0.19--4010.03肉桂醛c9h8o-0.14---4110.09紫苏醛C10H|4〇0.410.390.330.340.40 4210.20香芹酚C i〇H|4()-0.270.270.40.22 4310.272-乙基-4.5-二甲基笨酚C|〇H,4〇 1.02-0.610.83-4410.28百里香酚C10H|4〇----0.53
(续表1)
峰号
保留时间
(min)化合物
分子式
生品
清炒
相对含量(%)
盐炙
麸炒
蜜炙
4510.423-甲基-4-异丙基盼C 丨〇H 丨40 4.07 2.65 2.07- 1.714610.442,3,4,6-四甲基苯酚
c,〇H 14o
--- 1.49-4710.60对乙烯基愈疮木酚
c 9h 10o 20.260.520.310.720.334810.79乙酸香芹酯
c 12h I 802
0.54-0.38-0.364910.82㈠-顺-乙酸香芹酯
c
12h 丨 8〇2
---0.45-50
10.95
4-乙稀基-4-甲基-l-(2-丙基)-3-(1-稀-2- 丙基)环己烷
^15^24
5.49
4.05
3.61
3.43
3.47
5111.032,6-二甲基2,6-辛二烯
C|〇H 180.610.54
0.480.420.465211.18乙酸橙花酯^|2^20〇2 2.23 1.86 1.99 1.81 1.505311.44乙酸香叶酯
c 丨 2H 20O 2
2.46 2.00 1.85 1.59 1.675411.51㈠-A -荜澄茄油烯
c 15h 24
1.29 1.66
-0.94 1.305511.52〇£-菔稀C i 5H 24--0.96--5611.70榄香烯C 15H 24
10.4910.759.539.5910.045711.78十三醛。
丨#26〇
1.64- 1.14-0.895811.791,1-二乙酰氧基十二烷
CI 6H 3004- 1.03---5911.80十二醛
C 丨 2H 240
---0.93-6011.87
L -香芹醇c
,〇h 16o
0.600.530.53-0.526112.00㈠-B -檀香烯
C 15H 240.16----6212.01三环[4.4.0.0(3,9)】癸烷
C i 〇H 16-0.16---6312.121 -石竹烯
^15^240.94 1.31 1.14 1.85 1.346412.22
大根香叶烯B
C 15H 240.82----65
12.23
1-乙烯基-1-甲基-2-(l-甲基乙烯基)-4-
(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
C 丨 5H 24
-
0.77
-
1.10
0.81
6612.30〇t -愈创木烯
c I 5h 240.260.35-0.280.4067
12.367,11-二甲基-3-亚甲基-丨,6,10十二碳三烯
C,5H 24
0.30----68
12.42(E )-p -金合欢烯c I 5h 24
0.440.65 1.39- 1.486912.44(z)- p -金合欢稀
C 15H 24---0.67-7012.56Z ,Z ,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
C 15H 24 2.10
2.75 2.67 2.48 2.777112.67
白菖烯
C 15H 24
0.30-0.46--7212.68
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4.4.0]癸-1-烯C 15H 24
-0.41---73
12.80
卜异丙基-7-甲基-4-亚甲基-l ,2,3,4,4a ,5,6,8-八氢萘
C 15H
24
0.82
-
1.15
1.11
1.32
7412.82〇£-古芸稀^15^24- 1.09---7512.91大根香叶烯D
C 15H 24 5.987.958.047.448.677612.99(-)-a -序子稀
^15^240.94----7713.0010s,l ls-Himachala-3(12),4—diene
C 15H 24- 1.18 1.26--7813.00(•〇-香橙烯C i 5H 24--- 1.05 1.377913.09a -法尼烯
C 15H 2414.5616.6117.2518.0518.04
8013.19布藜烯
C 15H 240.670.830.910.74 1.01
8113.38d -杜松烯
CI 5H 24 5.36 6.04 6.77 6.06 6.638213.57二氢猕猴桃内酯
C||H i 6〇2
0.520.560.740.410.438313.70㈠-榄香醇
c 15h 260
0.780.85 1.27 1.080.628413.77雅榄蓝烯
C 15H 240.17----85
13.877-榄香烯
CI 5H 240.80 1.092.12
- 1.3886
14.11
桉油烯醇
CI 5H 240
0.62
0.43
0.55
0.48
1.19
(续表1)
峰号保留时间
(m i n)
化合物分子式
相对含量(%>
生品清炒盐炙麸炒蜜炙
8714.20氧化石竹烯c…h24o0.37-0.56-0.40 8814.22双环[6.1.0]壬-1-烯C yH丨
4-0.37-0.46-8914.30g-古芸烯c,5h240.14--0.61-9014.49 3.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c…h14o0.30-0.31--9114.60巴伦西亚橘烯c I5h240.11----9214.671,7,7-二•甲基-2-乙烯基双环丨2.2.1]庚-2-烯C12H i80.820.66 1.480.69-9314.82依兰油醇c I5h2600.44--0.29-9414.83T-杜松醇c,5h260-0.28---9514.83(+)-a-长叶蔽稀c,,h24--0.49--9615.00P-马榄烯C15H240.66----9715.01㈠-h-杜松烯C15H24-0.56---9815.01h-按叶烯c15h24----0.49 9915.02a-桉叶油醇c,5h26o-- 1.06--10015.15顺式_Z_a_环氧化红没药烯c…h2400.21----10115.32顺式-丨.2-二乙烯基-4-(卜甲基亚乙基)-环己烷C,5H:30.21----10215.359.10-脱氢异长叶烯c15h22--0.33--10315.372,6,10-三甲基-2,6,9,丨1-十二碳四烯醛c15h220----0.29注:-表示未检测出
最高,但陈皮生品挥发性成分中烯类成分的数量最高,有37种 成分。
并且,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中烯类、醇类、醛 类、酯类、酚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差异较小,这些 差异可能是由于炮制过程中,一些成分在一定温度和辅料下发生转变。
3.共有成分和特有成分分析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中有22种共有成分,但经炮制后绝大部分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经过炮制后,a-法尼烯、大根香叶烯D、d-杜松 烯、222-1,5,9,9-四甲基-丨,4,7-环十一碳三烯、1-石竹烯、布 藜烯的含量均有所上升,而4-乙烯基-4-中基-l-(2-丙基)-3-(1-烯-2-丙基)环己烷、a-松油醇、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癸醛的含量均有所下降rfl此推测,是在炮制过程中受热时间较长,导致醛醇类成分受热分解转变成烯类物质。
将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陈皮生品中 含有18种特有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5.18%,主要特有成 分有(-)-a-芹子烯(0.94%)、大根香叶烯B(0.82%)、p-马榄 烯(0.66%)等;清炒陈皮中含有9种特有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 含量的3.96%,主要特有成分有a-古芸烯(1.09%)、1,1-二乙酰 氧基十二烷(1.03%)、(-)-h-杜松烯(0.56%)等;盐炙陈皮中仅有4种特有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2.84%,a-桉叶油醇(1.06%),a-蒎烯(0•%%),(+)-a-长叶菔烯(0.49%),9,10-脱氢异长叶烯(0.33%);麸炒陈皮中含有7种特有成分,占总 挥发性成分含量的4.57%,主要特有成分有2,3,4,6-四甲基苯酚
(1.49%)、十二醛(0.93%)、(Z)-p-金合欢烯(0.67%)等;蜜炙 陈皮中含有6种特有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15.64%,主要 特有成分有右旋萜二烯(丨4.03%)、百里香酚(0.53%)、b-桉叶 烯(0.49%)等。
可见,陈皮生品、清炒陈皮、盐炙陈皮、麸炒陈皮挥发性成分中的特有成分含量均较低,而蜜炙陈皮中特有成 分右旋萜二烯的含量较高。
4.主成分分析由表1可看出,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数据离散,主成分分析可将其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便于对剂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通过S P S S21.0软件对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2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这两个指标是选择主成分的依据,具体信息见表2。
由表2 可得,前4个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均>1,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8.168%、24.968%、18.979%和7.886%,并且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故取这4个 主成分作为数据分析的有效成分。
表2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主成分初始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110.59748.16848.168
2 5.49324.96873.136
3 4.17518.97992.114
4 1.7357.886100.000
表3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因子得分、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
类型
因子得分主成分得分
综合得分(Y) F1F2F3F4Y1Y2Y3Y4
生品 1.68-0.110.08-0.60188.51-3.24 1.39-1.8290.12清炒0.160.490.19 1.7017.6814.93 3.32 5.1213.28盐炙-0.58-1.670.270.04-65.36-50.37 4.710.12-43.16麸炒-0.500.38-1.64-0.35-56.2211.48-28.54-1.06-29.71蜜炙-0.750.90 1.10-0.79-84.6227.1919.12-2.36-30.53
各特征向量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数据再通过SPSS21.0软件
标准化后,各因子得分、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见表3。
由表3
可知,主成分综合评价(Y)中,陈皮生品及其各炮制品的主成分
分析综合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陈皮生品挥发性成分的综合
得分最高,其次为清炒陈皮、麸炒陈皮、蜜炙陈皮、盐炙陈皮。
以主成分分析为基础,选取各样品的第1和第2主成分得分
系数生成散点图,结果见图6。
由得分图也可以看出,陈皮生品
及其各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清炒陈皮、
麸炒陈皮和蜜炙陈皮的挥发性成分较为相似,同时,更进一步
验证了 H S-SPME-GC-MS分析结果。
2.00
1.50
1.00
0.50
0.00
-0.50 -1.00、盐炙
>生品
〇清炒
0.50
第2主成分
图6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得分
5.聚类分析利用SPSS 21.0软件中的聚类分析程序,以共 有峰的相对百分含量数据为变量,对陈皮生品及其各炮制品的 5个样本进行聚类分组,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方法,度量标准区
清炒10
I
15
I
20 25
蜜炙
麸炒4_
盐炙3-
生品1
图7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间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大类:I类为陈 皮生品,n类为盐炙陈皮,ID类为清炒陈皮、麸炒陈皮和蜜炙陈 皮,其聚类分析结果也与上述散点图相对应,具体见图7。
讨论
本研究采用HS-SPME-GC-MS联用分析陈皮生品及其炮制 品的挥发性成分,发现陈皮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组 成成分和含量有所差异。
实验共鉴定出103种成分,烯类成分占 比最大。
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含有22种共有成分。
其中,含量最高的a-法尼烯均是它们的主要香气成分;榄香烯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51;大根香叶婦具有平喘作用,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之一,还有良好的抑菌作 用|6|;杜松烯具有抗菌、杀菌、祛痰作用|7|;诸多体内外实验表 明芳樟醇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焦虑、抗肿瘤、抗炎等药理 活性[8]。
同时,陈皮生品及其炮制品各自也有其特有的挥发性 成分,其所占相对含量较低,但蜜炙陈皮中特有成分右旋萜二 烯的含量较高(14.03%),右旋萜二烯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并且具有抗癌作用m。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炮制后大部分烯类 成分含量有所上升,而部分醛醇类成分含量有所下降,因此推 测,在炮制过程中陈皮受热时间较长导致部分醛醇类成分受热 分解转变成烯类物质。
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陈皮生品挥发性成分的综合 得分最高,其次为清炒陈皮、麸炒陈皮、蜜炙陈皮、盐炙陈皮。
因此从挥发性成分的角度来看,陈皮生品的质量最好,同时也 印证了炮制过后的陈皮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刺激性会有所削弱。
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得分散点图结果可知,可以将陈皮生品 及其炮制品分为三大类:I类为陈皮生品,n类为盐炙陈皮,m 类为清炒陈皮、麸炒陈皮和蜜炙陈皮。
结合分析可得,从挥发 性成分的角度来看,I类(陈皮生品)的质量最好,其次为m类 (清炒陈皮、麸炒陈皮和蜜炙陈皮),n类(盐炙陈皮)质量相 对较差。
本研究采用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法对陈皮生品 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 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从挥发性成分的角度为临床用药提 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丨1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15:191
丨21杨洁.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
[3]郑小吉,詹晓如,王小平.陈皮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07,
9(10):30-33
[4】张依欣,谭玲龙,于欢,等.陈皮的炮制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18,49(7):66-69
[5]许可,谢恬.榄香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地方病防治
杂志,2017,32(2): 139-142丨6]江汉美,李婷,郭或,等.海桐挥发油化学成分G C-M S分析.中国 医药导报.2011,8(7):29-31
[7|樊钰虎,周刚,张璐.等.连钱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41-44
[8]姜冬梅,朱源,余江南,等.芳樟醇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 18):3530-3533
丨9】韩蔓,江汉美,马银宇.H S-S P M E-G C-M S分析桑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性成分.中国现代中药,2019,2 1(2): 169-172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1日)
•研究报告•
H P L C-E L S D法同时测定闹羊花药材中
4种成分含量
郭小红,刘霞,吴文辉,王耀登,冷静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
摘要:S的:建立H P L C-E L S D同时测定闹羊花中闹羊花毒素丨卩、闹羊花毒素I I、金丝桃苷、槲皮t的含量 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H P L C-E L S D色谱法,W a t e r s C18色谱柱(250m m x4.6m m,5|x m);流动相为甲醇(A)和水(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l.O m L/m i n,柱温351,E L S D参数:雾化温度40T:,漂移管温度851C,气体压力25p s i,气体流速1.5S L M.,结果:4种成分线性冋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0-0.9996,平均回收率U=9>为
97.52%~100.4丨%,兄S D为1.38%~2.22%。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为闹羊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闹羊花;蒸发光散射;二萜;黄酮;含量测定
基金资助: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N〇.T20I8482800),重庆市f t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 n.
c s t c2019j c y j-m s x m X0552),重庆市科研院所绩效激励引导专项(N o.c s t c2018j x j l l30011),成都中医药大学“杏
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N〇.Y Y Z X20180023)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compounds in Rhododendron molle G. Don. by
HPLC-ELSD method
G U O X iao-hong, LIU X ia, W U W en-hui. W ANG Y ao-deng, L EN G Jing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ongqing 40(X)21, 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s of rhodojaponin H I, rhodojaponin II. hyperoside and quercitroside in Rhododendron m olle G. Don. by HPLC-ELSD method. Methods: The HPLC-ELS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Waters C18 column (250mmx4.6mm, 5pm) . 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methanol (A) and water (B), and gradient elu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flow rate was l.O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35T1. ELSD detector parameter: atomization temperature was 40T.. Drift tube temperature was 85T]. Gas pressure was 25psi, and flow rate of
通信作者:冷静,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邮编:400021,电话:023-********
E-mail:54408193@q q.r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