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6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安史之乱”后星罗棋布的藩镇
关键词三:强干弱枝 (北宋)
宋太祖
角 色 体 验
为什么? 怎么办? 你的主意……
(模拟文臣、武将) 宰相赵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八 姓,战斗不息, 生民 涂炭,其故何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 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 矣。”
课后探究
请搜集古代科举考试防止舞弊的有关 资料,并针对现今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提 出你合理性的建议,写成历史小论文。
(可以将小论文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
我的电子邮箱:yjp197007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科举制度,西方人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而近代康梁维新派则抨击它是封建统治者“牢笼天 下”的愚民政策,“为中国锢弊文明之一大根源”。
你怎样认识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合 作 学 习
“利”
vs
“弊”
课堂总结
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进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一条主线 两对矛盾 三个内容
练习反馈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C ) A、削藩 B、郡国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 D ) A、郡县制的实行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创立 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 B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4、唐朝中期,长安某地发生旱灾,政府要拟定一个方案救灾,按当时的 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B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 然诸侯原本 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 者睽孤横逆,以害身国。
地方行政制度? 为什么? 后患?
汉高祖
知识清单
制度:郡国并行制 原因:历史—吸取秦亡的教训 现实—汉初形势 后患:王国问题
材料二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 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关键词四:行省制度(元)
中国行政图
(1)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调查考证:你知道湖南、湖北省名的由来吗? (2)元行省制与今天的省制有什么不同?
知识清单
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
1、历史原因:吸取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 贫积弱的教训。 2、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 3、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人教版必修一
第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元世祖
导入
五千年中华文化 两千年制度文明……
制度文明之探索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央集权的发展
学 习 新 课
君主专制的演变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关键词一: 推恩令 (汉)
北宋分割相权
皇帝
中书门下
六部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吏 户 礼 兵 刑工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情境模拟
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 提示: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 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讨论其运作程序。
思维延伸
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 相比,有何本质区别?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 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请归纳:君主专制的演变
朝代 汉 中央官制的演变 内外朝制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皇相 权权 不不 断断 加削 强弱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中书省
君相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秀才看榜图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
中央集权的发展 学 习 新 课
君主专制的演变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关键词一:察举制
关键词二:九品中正制
关键词三:科举制度
填填看
朝代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制度 标准 方式
古代选官制度有什么演变规律?
填填看 朝代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考试
标准
孝廉 门第
方式
举荐 品评 考试
才学
知识清单
1、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2、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3、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丞相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中央集权的发展 学 习 新 课
君主专制的演变
关键词一:内外朝制(汉) 关键词二:三省六部制(唐) 关键词三:中书门下(北宋) 关键词四:中书省(元)
预习展示
唐朝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三省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朝代 汉 唐 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郡国制 藩镇 禁军、知州、通判、 行省制
宋 元
地中 方央 权权 力力 不不 断断 削加 弱强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有何演变趋势?
两汉: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隋唐:丞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宋朝: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明朝: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 清朝: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元行省制与今天的省制有什么不同?
元朝的行省辖区较大;有些名称仍在使用,但大多数 名称已变化。 今天的行政区划,设立了一些自治区和特别行区 ,给 这些地区高度自治权。 元行省制的主要作用是代表封建中央控制地方,管理 地方。今天的行政区划更多的是体现对地方管理和建 设的职能,代表当地人民利益。
请归纳:中央集权的发展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措施?内容? 作用?
汉武帝
知识清单
措施:推恩令 内容: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 作用:削弱王侯权力
关键词二: 藩镇割据(唐)
安史之乱视频
……天生丽质难 自弃,一朝选在君 王侧。回眸一笑百 媚生,六宫粉黛无 颜色。
白居易
“安史之乱”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质是什么?
知识清单
原因:节度使权力大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
皇权
பைடு நூலகம்
思 维 延 伸
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政 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宋 太 祖 采 取 了 哪 些 措 施 ? 有 何 影 响 ?
知识清单
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 兵:______ 充实中央禁军 措施 权:______ 削实权 文臣任知州 设通判监督 控财权 转运使运赋税 钱:______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现实意义: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