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2.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
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是()。
A.黑龙江省海南省B.河南省江西省
C.辽宁省江苏省D.陕西省云南
3.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市、县B.中央、省、县
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
5.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是:()
A.海南省B.吉林省C.云南省D.黑龙江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回族B.壮族C.汉族D.蒙古族
7.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D.0℃等温线
8.建阳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9.我国的内海除琼州海峡外还有( )
A.黄海B.东海C.台湾海峡D.渤海
10.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11.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最北的一列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B.昆仑山——秦岭
C.南岭D.天山——阴山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1】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B.季风C.台风D.霜冻
【2】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
13.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产业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
14.1吨活鸡从广州运往深圳,通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
汽车 B.轮船 C.飞机 D.火车
15.联系香港和内地的重要铁路线是()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京哈线
16.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17.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
18.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
19.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20.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21.环境日(6月5日)这天,学生会发起了征集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的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但其中有一条没被采用()
A.“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B.“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
C.“制作4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选择绿色,拒绝贺卡”
D.“布袋、纸袋不如塑料袋;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
22.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
23.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试验区的是
A.上海淮海路B.北京中关村
C.南京珠江路D.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4.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二、填空题
1.2012年4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工程沿线同时举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倒计时揭牌仪式,向全社会庄严宣告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冬春。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4)东线方案所在的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该级阶梯主要以_______、
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 (运河)河道。
2.读下图,回答问题。
(8分)
(1) 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2) 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___省。
(4)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5)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3.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1分)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乙是___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均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___业为主,这体现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的布局原则。
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2)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为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 。
(3)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 。
5.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山脉M是,河流R是,它们是我国地区
和地区的分界线。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P海为,Q海为
(3)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为工业基地,②为工业基地,③为工业基地,④为工业基地。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
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故A正确。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
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
陆兼备的国家,故B描述正确。
我国疆域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故C项描述有误。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四至点等知识。
2.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
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是()。
A.黑龙江省海南省B.河南省江西省
C.辽宁省江苏省D.陕西省云南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的黑龙江省,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有著名河流黑龙江,以黑土著称,土壤肥沃,主要农作物是春小麦;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降水多,热量充足,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差异.该题综合性很强.
3.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市、县B.中央、省、县
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故选:C
【考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其次是海南岛、崇明岛.故答案为:台湾岛.故选:B.
【考点】我国主要的岛屿分布
5.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是:()
A.海南省B.吉林省C.云南省D.黑龙江省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区即位置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该省区全部位于热带地区.故选:A.
【考点】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
6.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回族B.壮族C.汉族D.蒙古族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可能有的同学选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故选:C.
【考点】我国民族的特点.
7.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D.0℃等温线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黑河和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B.
【考点】我国人口的地理界线.
8.建阳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建阳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故选:D.
【考点】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9.我国的内海除琼州海峡外还有( )
A.黄海B.东海C.台湾海峡D.渤海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故选:D.
【考点】我国的两大内海.
10.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故选:A.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1.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最北的一列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B.昆仑山——秦岭
C.南岭D.天山——阴山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昆仑山、秦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的中间一列,天山——阴山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最北一列,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最南一列,故选:D.
【考点】中国山脉的分布及其走向.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1】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B.季风C.台风D.霜冻
【答案】C
【解析】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故答案为:台风.故选:C.
【2】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A
【解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风速为26~32.6米/秒)为强热带风暴,≥12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故选:A.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13.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产业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1交通运输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
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故选:C.
【考点】交通运输业的地位.
14.1吨活鸡从广州运往深圳,通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
汽车 B.轮船 C.飞机 D.火车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人们出行大多希望尽快到达,所以远距离出行多乘飞机或者乘火车,近距离多乘汽车.有时为了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有专门乘旅游船的.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1吨活鸡从广州
运往深圳,通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汽车.故选:A.
【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15.联系香港和内地的重要铁路线是()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京哈线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可以用排除法A.京广线从北京的到广州.故不符合题意.B.京九线从北京的到香港九龙.故符合题意.C.京
沪线从北京的到上海.故不符合题意.D.京哈线从北京的到哈尔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16.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选项BCD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
17.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地区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地区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便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根据题意.故选:C.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18.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河湖也较少,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在8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故选C.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9.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根据题意.故选: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0.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土地在人类加以保护的情况下,是可以永久的利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森林是可以人工栽种可以循环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矿产资源是在千万年以至上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富集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所以我们判断只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故选:C.【考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1.环境日(6月5日)这天,学生会发起了征集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的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但其中有一条没被采用()
A.“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B.“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
C.“制作4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选择绿色,拒绝贺卡”
D.“布袋、纸袋不如塑料袋;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制作4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选择绿色,拒绝贺卡,“布袋、纸袋比塑料袋好;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故选:D.
【考点】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22.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根据题意.故选:B.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3.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试验区的是
A.上海淮海路B.北京中关村
C.南京珠江路D.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一个高科技中心,它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该地区位于京津唐地区.故选:B.
【考点】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24.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填空题
1.2012年4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工程沿线同时举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倒计时揭牌仪式,向全社会庄严宣告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冬春。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4)东线方案所在的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该级阶梯主要以_______、
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 (运河)河道。
【答案】(1)多、少 (2)地区或空间长江华北西北
(3)多少不合理 (4)三平原丘陵京杭
【解析】
(1)本题需注意联系季风气候特点来理解,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影响水资源分配季节差异,夏秋多冬春少。
(2) 本题应注意观察用好地图,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
左上图示该工程东线、
中线调水至华北地区,西线补充黄河上游西北地区。
(3)右上图饼状图及数据表明,耕地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北方少南方少,水土配置不合理。
(4)如右上图所示,东线自长江下游至华北地区,为第三级阶梯;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主要利用了
京杭运河河道。
【考点】该题主要考察南水北调工程及其沿线资源及地形状况。
2.读下图,回答问题。
(8分)
(1) 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2) 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___省。
(4)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5)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答案】(1)A
(2)渭河汾河
(3)巴颜喀拉山山东
(4)华北黄土
(5)中游
【解析】试题解析:
(1)A是桃花峪,B是河口,C是兰州,根据所学黄河可知,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2)考查的黄河的两大支流,学生填错主要的位置记忆不清,流经陕西西安和秦岭大致平行的事渭河,流经山西太原的汾河。
(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在山东东营入海,注入渤海。
考查的就是知识点的记忆,
(4)本题主要是地形区的记忆,黄土高原流经的地形区,中游是黄土高原,下游是华北平原。
所以⑤是黄华北平原,⑥黄土高原。
(5)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考点】黄河的分界城市,支流,发源地诸如海洋,流经的地形区,泥沙的来源.
3.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1分)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乙是___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均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共11分)
朝鲜俄罗斯印度
长江外流河
大兴安岭天山
青海省西宁
4 台湾
【解析】试题解析:
(1)A是在朝鲜半岛上游我国接壤的国家,因此是朝鲜。
B是北部相邻的国家,结合地图位置可知是俄罗斯。
C 国家位于南亚且面积较大,因此是印度。
(2)数字①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所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长江,因为长江注入太平洋,所以是外流河。
(3)本题主要是我国山脉的记忆情况,甲位于东北三省,东北-西南走向所以是大兴安岭。
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西走向是天山。
(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青海省、四川省。
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其行政中心是西宁。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了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位置最东的是台湾省。
【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___业为主,这体现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的布局原则。
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2)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为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 。
(3)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 。
【答案】(每空1分,共8分)
(1)种植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水稻
(2)旱地一年一熟甜菜
(3)油菜
【解析】试题解析:
(1)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位于分季风气候区,降水稀少,以畜牧业为主,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我国的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我国的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纬度较高,降水较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3)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5.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