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LL药物治疗的新观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后用阿仑单抗进 行巩固治疗与未进一步治疗的病人相比,能 够提高应答的质量,在相当一部份病人中能 获得分子水平的缓解,并且增加PFS。
O'Brien和他的同事们报道了53%的总体应答 率,在10mg剂量组23个病人中9个应答(39 %),在30mg剂量组26个病人中17个应答 (65%)。大多数病人骨髓中的残留病灶被 清除,29个病人中11个病人(38%)有证据 显示获得了分子水平缓解。
可能对CLL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单 个化学药物加上最有效的单克隆抗体:氟达 拉滨+阿仑单抗。
在一个针对CLL复发病人的二期实验中,氟 达拉滨和阿仑单抗的联合应用被证明是安全、 可行和非常有效的:
36个病人中OR率为83%(30/36),包括11 个CR(30%)和19个PR(53%)。此外1个 病人的病情达到稳定。经过3个月的随访,在 31个被研究的病人中16个获得了外周血MRD 阴性,并且在所有发病部位都可以看到病灶 的消退(尤其在血液、骨髓和脾)。
续贯的或同时的用药随机研究中结合应用了利妥昔 单抗和氟达拉滨,先前未治疗的CLL患者接受6个疗 程的氟达拉滨(用或不用利妥昔单抗)接着用了4
周,每周一次的利妥昔单抗,总体缓解率和完全缓 解率都比同时用药组高(90%、47% VS 77%、28
%)。接受氟达拉滨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人,比
接受氟达拉滨单药治疗的病人有更好的无进展生存 率(PFS)和总体生存率(OS)。2年的无进展生 存率为67%VS45%,2年的总体生存率为93% VS81%。
然而,很久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上述的
临床分期系统在预测个体的预后,尤其是在 疾病早期阶段(Binet A期和Rai 0-Ⅱ期)以 及年轻病人时,并不十分有效。因此,为了 更准确地预测CLL病人的预后,就要引入一 些其他参数。无论Rai分期和Binet分期如何, 这些参数能有效地预测预后,但只有分子生 物学在估计CLL病人对化疗反应上被证明是 有用的。
CLL研究最透彻的联合治疗是氟达拉滨加环 磷酰胺(FC),在早先没有对照试验的时候, 其总体应答率并未比氟达拉滨单药治疗显示 要高,但环磷酰胺的加入显示出能改善应答 的质量。
稍微减少环磷酰胺的剂量能在不减低效能的 同时增加安全性。
对37个复发/难治性CLL病人的研究显示, FC方案加入米托蒽醌能达到很高的CR率 (50%),其中位缓解时间为19个月,包括 10例MRD阴性(所有MRD阴性的患者在进行 分析时仍存活)。
同样的在MD Anderson 癌症中心进行的一个 大型的两阶段,224个先前未接受治疗的CLL 病人,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或者FC方案获 得了95%的应答率和71%完全应答率。
总而言之利妥昔单抗加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 治疗呈现了在CLL治疗方面显著的进展。
4.以阿仑单抗为基础的化学免疫治疗
单纯del(13q14)常于Binet A期出现,预后同 正常核型患者相似,若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 则通常预后不佳
+12在不典型CLL中的发生率较高,常在疾病 进展期或晚期出现,生存期短
约20%的CLL患者有11q-,发病年龄多较年 轻,一般<55岁,且病程常表现为侵袭性
del(17p13)CLL患者的细胞形态多不典型(幼 淋>10%)
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经验不断增加,很高复
发可能或正处于复发阶段并且体能上合适 的病人,有了除了强化化疗外的选择。用以 判定CLL的不同预后亚群和估计对其治疗反 应的新的诊断检测方法也取得巨大进展。
然而,选择最佳治疗和诊断方法仍然没用 统一定论。
临床分期和预后标志
从诊断为CLL算起的生存时间从2年到10年 以上不等,这主要取决于临床分期。人们用 Rai分期和Binet分期用来推测CLL预后。这两 种分期都建立在体检时淋巴结肿大、脾肿大 和肝肿大的程度以及外周血细胞计数而获知 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上。这些研究都 不昂贵,并且可应用于每个病人,技术也不 复杂。
一个二期试验研究克拉屈滨加环磷酰胺,发 现在晚期CLL患者治疗有效,但效果不如FC 方案。
在德国CLL研究小组的一个对氟达拉滨和 FC方案比较的前瞻性的试验中,375名病人 对联合方案显示出更高的应答率。FC联合化 疗方案得出更高完全缓解率(16%)和总体 缓解率(94%),而氟达拉滨单药治疗(CR 率5%,OR率83%)。FC方案比氟达拉滨也获 得更长的中位应答时间(48月vs20月)和更 长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9月和33月)。
CD38表达与CLL预后呈负相关。研究发现,CD38 表达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 对化疗药物反应差,病情进展迅速,完全缓解(CR) 率低。CD38还是疾病侵袭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无 论患者的临床分期如何,即使处于Rai 0期,CD38 表达患者亦常具有明显的侵袭性。
ZAP-70表达与CLL的预后相关,ZAP-70高表 达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明显缩短。 Schroers等将242例CLL患者分为ZAP70+CD38+、ZAP-70-CD38-、ZAP-70+ CD38-或ZAP-70-CD38+三组,无瘤生存期 (TFS)分别为30、130、43个月。经多因 素分析发现,ZAP-70和CD38可作为独立的 预后因素,且预后差的染色体改变(17p-、 11q-、+12)多出现于ZAP-70+CD38+、 ZAP-70+ CD38-或ZAP-70-CD38+两组;而 13q14常提示预后较好,多出现于ZAP-70CD38-组。
临床前期证据表明,利妥昔单抗 与氟达拉滨联合运用显示增效作用。 在CLL治疗上,绝大多数利妥昔单 抗联合治疗的研究集中于与氟达拉 滨或者氟达拉滨为基础的药物的联 合运用上。
一个德国CLL研究小组多中心的二期研究在对 先前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CLL病人的研究中评估 了利妥昔单抗加氟达拉滨的效能和安全性。31个治 疗的病人中有27个(87%)应答,其中10个病人 (32%)获得完全缓解。Byrd和他的同事们在一个
FC方案比氟达拉滨会导致更多的血小板减少
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贫血发生率降低, 也不会增加严重感染的发生率。
3.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学免疫治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CD20单克隆抗体,在 CLL治疗上最近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单 药治疗,利妥昔单抗作为单药治疗,对CLL 的效用不如用于滤泡性淋巴瘤,除非用非常 大的剂量。令人惊讶的是,对于CLL,利妥 昔单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被证明很有效。
阿仑单抗是一种完全人造的重组体,针 对CD52的单克隆抗体。先前接受过烷化剂治 疗并且失败或者经过了二线的氟达拉滨治疗 后复发的晚期CLL病人,阿仑单抗单药治疗 可获得33-53%的应答率,中期应答持续时间 为8.7-15.4个月。
此外,阿仑单抗在一些有较差预后因素的患 者中也证明是有效的。这些因素包括高风险 的基因标志,如染色体11或17的缺失及P53 突变。如果这些结果在更大型的前瞻性实验 中得以证实,阿仑单抗也许可以成为有这些 非常不好预后因素患者一线用药的更好选择。
病人对氟达拉滨和阿仑单抗的联合治疗的耐
受性良好。第一次注射过程中会发生注射反
应(发热、寒战和皮肤反应)大多数患者的 反应都是温和的。80%的患者在治疗前巨细 胞病毒IgG(CMV-IgG)是阳性的,其中只 有2例CMV再发,血液系统事件包括白细胞 减少和血小板减少(44%和30%)是暂时的。 1年后就可观测到稳定的CD4+T细胞计数 (>200/μl)。
两种单克隆抗体(阿仑单抗和利妥昔单抗) 联合治疗在淋巴系恶性疾病(包括:难治性/ 复发CLL)的病人中可以获得52%的OR率。 为了证实先前的结果需要有一个有更大型的、 更长期随访的实验,并且决定这种联合治疗 的长期有效性。
结论:
CLL的一线治疗 考虑到上述化学免疫治疗的潜在可能,为
CLL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成为了一项需要技巧 和经验的任务。表1为最佳治疗选择提供了一 种规则,基于3种密切相关方面的考虑:1、 患者的体力状况;2、由上述因素所决定的白 血病的预后风险3、Rai 或者 Binet分期。
因此,许多-参数的估计仍是临床实验的
一项任务,但并未被广泛实践中所推荐。唯 一的例外是分子生物学的应用(FISH):例 如del(17p13.1)和del(11q22.3)的发生 就与更短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体生存 率(OS)相关。因此,在第一次治疗前就应该 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查。
随着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比较基因组杂 交(CGH)技术的发展,约80%的CLL患者 可检测到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 del(13q14)、+12、11q-、del(17p13)及14q+, 这些异常与预后关系密切。
一线药物治疗
1.嘌呤类似物的单药治疗
目前有三种嘌呤类似物用于CLL治疗----氟达拉 滨、喷司他汀、克拉屈滨(2-CdA)。其中氟达拉滨 在治疗CLL方面是三者中研究得最为透彻的。氟达 拉滨比其他治疗药物(包括烷化剂、皮质类固醇) 能够获得更高的OR率,在3个未行其他治疗患者的 三阶段研究中,氟达拉滨比其他传统的化疗方案 (如CHOP、CAP、苯丁酸氮芥)能诱导获得更高 的完全缓解率(7-40%)。尽管氟达拉滨显示出更 高的效能,作为单药治疗,它并未能改善总体缓解 率(OR)。
14q+常涉及14q32带,以t(11;14)和t(14;19)多见, 前者可导致位于14q32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与 位于11q13的细胞周期蛋白(CCND1)并置,激活 BCL-1基因,后者导致IgH与位于19q13的BCL-3并 置,激活BCL-3基因,淋巴细胞形态不典型,疾病 进展迅速,预后差
关于CLL药物治疗 的新观点
林艳
在过去的十年间,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的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氟达拉
滨和阿伦单抗已经为欧洲和美国管理机构 所批准。其他单克隆抗体(抗CD20、抗 CD23、抗MHCⅡ、抗CD40)和其他的药 物(如flavopiridol、苯达莫司汀)目前仍在 接受临床实验的检验。另外,随着异基因
IgVH基因突变是CLL患者一个最可靠的预后 因素。无该基因突变的CLL患者易出现不典 型细胞形态,病情多为晚期,即使采取多种
方法进行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仍进展快速 且生存期短;而有IgVH基因突变的患者多为 典型成熟B细胞形态,病情多在早期,进展缓 慢,生存期长。ZAP-70表达水平与IgVH基因 突变状态也屈滨与苯 丁酸氮芥加泼尼松相比,能获得更高的CR率 (47%vs12%)。然而,把克拉屈滨作为一 线药物并不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2年生存 率:克拉屈滨78%,苯丁酸氮芥加泼尼松: 82%)。
2.嘌呤类似物的联合化疗
氟达拉滨在很多联合化疗方案中有一定的 研究。氟达拉滨加阿糖胞苷的效果不如氟达 拉滨的单药治疗;氟达拉滨加苯丁酸氮芥或 泼尼松与氟达拉滨单药治疗相比,不仅不能 增加应答率,而且还增加了肝脏毒性。
有症状或有del(17p)或p53突变的病人应该 接受包括阿仑单抗在内的1线治疗,因为这些病人 对氟达拉滨或者FC反应很差
复发或难治病人的治疗
表1根据缓解期和身体状况总结了在复发病人处理 方面的一些原则。:
早期阶段的病人(Binet A/B,没有临床症状)不 应该接受临床治疗,但可以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 验提示高风险疾病进展的病人才推荐进行临床治疗。 晚期病人(Binet C或者A/B有症状 )应开始临床治 疗。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病人体力状况进行评估,
因为病人在好的身体状况下有一个正常的肌酐清除 率并且在累计疾病等级(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CIRS)方面评分较低,病人应该接受联合化 疗,比如FC或FR或FCR;病人的身体状况较差, 可以给予苯丁酸氮芥或减量的氟达拉滨单药治疗已 控制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