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名称:《圆的认识》微课创作说明
参赛人: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的第 1 课时
适应对象分析:
本节微课的内容适应于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内容。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并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制作技术说明:本节微课在《圆的认识》PPT 的基础上,使用大赛推荐的录屏软件进行同步录制后,采用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 FLV 格式上传。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并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能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并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
的相互关系。

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
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学生举例。

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现在请大家说说车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仅仅是好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思路:通过情境创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讨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想一想:车轴应安装在哪里?(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2.如果车轮做成方形的或其他形状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学生们辨别一下以下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像以上这些图形直线图形。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动手实践,讨论交流: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圆,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4.引导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分组学习,讨论探究)
(1)什么是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2)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画画、量量、折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并联系古人的发现,体会圆与其他所学平面图形的不同。

在感受古人的伟大的同时,初步渗透极限的思想。


5.分组探究:
⑴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分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⑵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⑶分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⑷引导归纳: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⑸课件演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d=2r r= d/2
6.考考你
7.接力游戏
按座次让学生轮流报出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直径),同桌同学依次口答出它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


8.开动脑筋(学生自学课本,分组讨论)
⑴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什么?(半径r)
⑵针尖固定的这一点也就是什么?(圆心O)
⑶怎样正确地画圆呢?
a.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b.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c.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9.看看谁做棒
⑴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⑵画出直径是3厘米的一个圆。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获取新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总结,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解决问题,实践运用
1.生活发现
⑴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⑵把一头羊用一根5米长的活扣绳子拴在一棵树上,请问羊吃草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2.反馈练习
⑴判断:
a.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200条半径。

( )
b.所有的圆的半径都相等。

( )
c.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d.等圆的直径都相等。

( )
⑵选择题:
a.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b.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c.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设计思路:联系生活中人们对于圆的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四、课堂总结,提高升华
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之间互相考一考,看看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