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部编版)第三课 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部编版)第三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
【自主学习】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
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人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
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2.公元前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
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
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森严的种姓制度
1. 进人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
称“”。
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
迦牟尼”。
2.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不
拒绝低种姓的人人教,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
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班级:小组:学生姓名:
学案导案
【合作探究】
古代印度社会实行什么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
【知识梳理】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课堂达标】
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