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码头的防火防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油码头的防火防爆
作者:王双燕
来源:《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第02期
【摘要】油码头在船舶作业的过程中,油品本身的危险性及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防范措施不力、安全意识淡薄等是酿成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一些港口所发生的事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油码头火灾爆炸预防
因为水路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目前水路运输已成为我国油品运输的主要方式。

而油码头在船舶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油品本身的危险性及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防范措施不力、安全意识淡薄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少重大损失。

因此,应格外重视油码头的安全预防工作,以确保油码头的安全。

一、油码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
1.油品本身的危险性
油品码头的货种由于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蒸发的特性,且码头装卸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闭。

因此,液化石油气、成品油等油料在装卸、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于空气之中与空气接触,当蒸发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或爆炸性混合物时,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违章操作
违章作业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有些事故表面上看是自然灾害,如雷击、静电引起的,但实际上多是因违反操作规程,平时对设备管理不当,操作中出现漏洞或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违章作业直接和间接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

3.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
(1)电气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

①由于设计、选型工作中的失误,有时造成某些电气设备设施选用不当,不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不具备本质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②存在质量缺陷或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电气设备过热或产生电火花,甚至引发电气火灾事故,进而引起油品码头的火灾爆炸事故。

(2)储运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

①储罐(特别是液化烃储罐)、油泵、输油臂、鹤管、管道及船舶等储运设备设施主体,若在选材、制造和安装中存在质量缺陷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受腐蚀、老化及不正常操作的影响而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油品泄漏、扩散等事故,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②储运设备设施的附件和安全装置,如阀门、法兰、安全阀、呼吸阀、检测仪表、遥控装置、联锁保护装置等,若存在质量缺陷或在运行过程中遭损坏,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静电放电
油品在储罐、火车槽车、汽车槽车、油桶及管道设备中进行装卸、输送作业时,由于流动、被搅动、冲击时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防静电措施不落实,静电荷的电能量大于可燃混合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正好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火车和汽车槽车装油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尤为突出。

此外,人体携带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人体表皮有一定的电阻,当人们穿化纤衣服同时又穿胶鞋或塑料鞋之类的绝缘鞋时,由于行走、运动等的摩擦,极易产生引起火灾、爆炸的静电。

二、防火防爆措施
1.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取代或控制用量;加强密闭;通风排气;惰性化。

在以下几种场合常使用惰性化。

①易燃固体的粉碎、研磨、混合、筛分以及粉状物料的气流输送;②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生产和处理过程;③易燃液体的输送和装卸作业;④开工、检修前的处理作业等。

2.消除、控制引燃能源
为预防火灾及爆炸灾害,对点火源进行控制是消除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措施。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1)明火和高温表面
对于易燃液体的加热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

在使用油浴加热时,要有防止油蒸气起火的措施。

在积存有可燃气体、蒸气的管沟、深坑、下水道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之前,不能有明火作业。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必须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按动火制度进行。

高温物料的输送管线不应与可燃物、可燃建筑构件等接触;对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维修动火前必须进行清洗、扫线、置换。

此外,对附近的地面、阴沟也要用水冲洗。

明火与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等相邻时,应保证足够的安全间距。

(2)摩擦与撞击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取防止火花生成的措施。

①机器上的轴承等转动部件,应保证有良好的润滑,要及时加油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机件的摩擦部分。

②锤子、扳手等工具应防爆。

③为防止金属零件等落入设备或粉碎机里,在设备进料口前应装磁力离析器,不宜使用磁力离析器的危险物料破碎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④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应定期进行耐压试验,防止破裂或接口松脱喷射起火。

⑤凡是撞击或摩擦的部分都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如铜与钢)制成,通风机翼应采用铜铝合金等不发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⑥搬运金属容器,严禁在地上抛掷或拖拉,在容器可能撞碰部位覆盖不会发生火花的材料。

⑦防爆生产厂房,地面应铺不会发火材料的地坪,进入车间禁止穿带铁钉的鞋。

⑧吊装盛有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金属容器用的吊车,应经常重点检查,以防吊绳断裂、吊钩松脱,造成坠落冲击发火。

⑨应防止高压气体通过管道时,管道中的铁锈因随气流流动与管壁摩擦变成高温粒子,成为可燃气的着火源。

3.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在可燃气体、蒸气可能泄漏的区域设置检测报警仪,早发现,早排除,早控制,防止事故发生和蔓延扩大。

4.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设计
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生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防火防爆设施。

综上所述,如果能对点火源进行控制是消除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措施。

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及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油码头的安全问题是能够保证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