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联想思维写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果联想思维写作文
联想的桥梁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

它的特点是,
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

一提
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

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
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quot;。

当我们提到过去“四人帮”打着“反对‘师道尊严’”的幌子迫害广大人民教师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现在广大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的大幅度提高,这就是“对比联想”。

我们在分析阿Q这个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有
时会想到孔乙己,而不会想到祥林嫂或〈〈一件小事〉〉中的那个车夫,为什么?因为阿
Q和孔乙己在某些方面相近,和祥林嫂或车夫相去较远,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

由此
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
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联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把
这种具体的联系点称之为“联想点”。

我们既要善于联想,又要善于准确把握联想点,为
作文的构思服务。

1、“有联系”;
2、“另一个”。

如果两个事物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那么这种联想
是牵强附会的,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例如:从“绿”联想到黑板,虽然东绕西绕也能找到
二者之间的联系,但已难以给人深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联想物与本体必须是两个事物,
不能是同一事物,否则,也不是成功的联想。

我们有些同学写联想型作文不成功的原因往
往在于不懂得或忽略了什么是真正的联想。

写联想型作文,要在起始阶段正确判断自己的“联想”究竟是不是联想,不要徒劳而无功。

二.联想的展开
作家秦牧在〈〈土地〉〉一文中写到:“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为什么要称之为“野马”呢?就是要
强调无拘无束,自由驰骋。

我们一定要破除神秘感,脑子里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大
胆展开联想的翅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做到“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海阔天空,八面来风。

举例来说,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

我们能从“绿”这种颜色联想到与之有联系
的别的什么事物呢?我们可能会想到小草、树木,想到军人、环保,这是“相关联想”。

我们可能会想到水、春天,这是“因果联想”。

我们可能想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
甚至想到生命、和平,这是“相似联想”。

我们或许会想到“金黄”,从绿色的小苗想到
金黄的收获,这是“对比联想”。

我们还可能从“绿”想到“青天“蓝色的海洋”,这又
是“相近联想'了。

实际上,我们就某一事物可以联想到的其它事物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正因如此,才有思维的丰富性,才有异彩纷呈的构思。

著名教授许国泰说”思维就是找联系,”这话十分精辟,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就是四通八达的联系,就是打开思路,让思维的触角与无限丰富的其它事物产生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交合生新物”(许
国泰),作文也是这样,新颖的立意,就是从这四面八方的碰撞中产生的。

当然,也不能
说任何这种碰撞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成功的,但毫无疑问,没有这种碰撞,就不会有新的、有意义的新立意。

联想的展开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连锁式
我们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这是联想的基本形态。

但我们在写作当中,往往不是
简单地仅仅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而是连锁式地从一个事物想到与只有联系的一连
串的其它事物,这一连串的其它事物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等。

这样的联想,产生一帧帧的画面,也就是浮想联翩,给人以更为丰富、更为强烈的感受。

例如我们学过的巴金的散文《灯》,作者从眼前的灯光联想到自己过去
在“迷阵”中看见的“豆大的灯光”,联想到“孤寂的海上的灯塔”,联想到“希洛点燃
的火炬”,最后联想到鼓舞人坚强地活下去的“微光”。

这些联想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
而是递进关系:由实到虚,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一步步揭示出深刻的主题,引导人们不
断深入思考。

我们写作中运用连锁式联想,一定要处理好各个联想之间的关系,使之有紧密的内在
联系,使其有合理的排列顺序。

1999年高考有不少考生作文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合理安排联想的顺序,引导读者步步深入思考,例如把有关战争痛苦的记忆移植给现代日本
军国主义分子,进而移植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进而移植给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的人们,
这样,作品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对声讨战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是一棵梅花树,生活在一个叫勾践的人的院子里。

我听别人说他是一个国王。

我却
一点也不相信,哪有把茅草当作床铺的国王,哪有每天都要尝苦胆的国王呢?
我在这里已经呆了三年了,听妈妈说,我今年就要开花了,我高兴得不得了。

春天到了,我拼命地发芽生长,我要开花了,我想。

迎春花开了……桃花谢了……我依然没一个
花蕾,炎热的夏天晒得我头好晕,我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往屋里一望,我的主人在尝
苦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太苦了。

秋天到了,我的叶子飘落了,唉,看来我的花是开不了了。

一天,主人走到我的身边,他在我身旁伫立良久。

我看到他那深邃而坚毅的目光,不
禁心里一颤,他似乎要从我身上看出些什么呢。

北风劲吹,雪花纷飘,我站在院子里直打冷战,我要死了,我想。

我还没有开花就要
死了。

梅花是世界上最好的花。

它温文尔雅,徐发暗香。

多美好的花啊。

可是我却永远不
能拥有她了,这难道就是我的命运吗?我就这样了此一生吗?……不,不,我不能这样,
我不能就这样去了。

我一定要开花。

院子里进出的人突然增多了。

每日每夜,主人都和他们谈论着什么。

夜深入静时,主人躺在茅草地,直瞪瞪看着我。

天越来越冷了,我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一天夜里,主人又一次尝了尝苦胆,他走到门外,站了一会,突然仰天长啸:“我一定要复国。

”啊!他真的是国王,一个国王竟然尝苦胆、卧茅草,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我也不禁想大喊:“我要开花。


几度风雪,我硬挺了过来,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主人不见了。

又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身上长出了几个花蕾,越来越多。

一场大雪,我开花了,我开花了!缕缕清香,如痴如醉我不禁陶醉了。

这时,一身黄袍的人走进院子,是我的主人,他走到我面前,深邃而坚毅的目光盯着我。

“我勾践立誓,不铲平吴国,誓不生还,出发。

”我听见院外犹如万马奔腾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又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了。

整个院子里充满了香气。

守望沧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月光耀九州。

干年来,同一个月亮被吟唱干回百遍。

往昔的风流,只能从残旧破碎的书简中寻找。

时间就是如此无情,在不知不觉间摧毁一切,建造一切。

我们不能停止时间,却可以在时间的记忆中守望沧桑,守望梦里故乡。

可曾忆及那携长剑、走田夷的屈子。

江边那一抔沙土,印着那两排忧郁的足迹。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那个神游天外的诗人早已随着时间沉入水底,他的《九章》、他的《离骚》却世世代代被传诵。

可曾记起那长啸动竹林,才名震天下的嵇中散。

古琴的弦早已断裂,《广陵散》的遗韵依旧回荡。

我不敢想象在刑台上拂琴是何等心情,但却知道三干太学生谏对后世来说,无疑可称做一部传奇。

历史总是如此无情,时间的巨轮辗过,一切的一切全都在光明的尘埃里黯淡,隐去……
如今,我们只能在荒野中寻找遗迹,在破碎的唐砖汉瓦上,用手指触动历史的轮回。

唐代风流。

如同一句模糊的呓语,常常在午夜梦回时吟诵。

那是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最绚烂的岁月,最浪漫的时光。

纵使是只能从唐人随手写就的诗篇,宋人随口唱诵的小曲中去接近那段神话,也如醉如痴,似梦似醒。

那是个才华横溢的朝代。

太白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一个盛唐。

诗歌不属于青灯下那只秃笔,诗歌不是让人苦吟牵挂的东西。

诗歌只属于一叶扁舟,两岸青山,黄沙碧海,落日残月。

诗歌是天才们笔下的游戏。

游戏人生,游戏风流。

还是那小桥依依的江南,长短句的缠绵就在吴侬细语中传唱千年。

今宵洒醒,抱怨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便是杰作的诞生。

不要忘了,长短句中的铁骨铮铮,角声漫卷红旗。

文士们用丹青墨色点缀沧桑大地,黄土孤坟。

斗转星移,世间匆匆过客几何?潮起潮落间,人世间已散落了千年的叹息。

西风起,残阳落,看着千年依旧的月亮,我们在庭前翻动句句风流。

时间如江水,东去不归。

我们如守望者般,守望千年的沧桑
两篇楼主验收 ~~~~
联想思维还包括:
1、相似联想
是指由一个事物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种事物的类同、近似而引发的想像延伸和连接。

2、相关联想
是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相同而又具有极为明显属性的联想。

例如看到鸟想到飞机。

3、对比联想
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联想。

例如看到白色想到黑色。

4、因果联想
源于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如看到蚕蛹就想到飞蛾,看到鸡蛋就想到小鸡。

5、接近联想
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或关系极为密切的联想。

例看到学生想到教室、实验室及课本等相关事物。

在同学们学写作文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当拿起笔来,要完成老师要求写的一篇作文时,却感到无话可说,不知该写什么,觉得写作文很难,因而会产生应付甚至放弃的念头。

长此以往,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害怕写作文。

?害怕写作文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来自于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脑海里往往把作文想得很高,总认为作文应该怎样怎样,一说让写事就想到要写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一说写景就想到要写一处著名景点,甚至想到这篇习作要写600字或更多等等。

在这种思想的干扰下,你肯定会觉得在你眼中没有值得写的人或事。

其实在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对我们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有明确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学写日记、书信。


可以看出,对我们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我们要去掉这种人为框框的束缚,克服恐惧心理,放开胆子来写。

当然说放开胆子来写,并不是说只要大胆就能写出一篇习作来。

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点功夫:?一、留心周围事物,大胆地进行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

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观察可以说是写作的基础,离开观察,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学会观察。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首先要全面观察。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物的全部,观察物体构成的各个部分,弄清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其次要深入仔细地观察。

只注意观察事物的表面和外部,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外表,这样的观察是肤浅的。

深入观察实际上是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好比观察一个人,只看到人物的外貌特征是不够的,还要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人物所做的活动过程,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风貌。

另外,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

有序观察,才能疏而不漏;无序观察,必然杂乱无章。

观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积累,要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不要一说写作文,才去寻找、观察。

平时多积累一些感官材料,逐步建立一个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时就可以从中进行挑选、加工,你一定会有东西可写。

而且由于经过细致地观察,写出的作文一定会生动、形象。

?二、充分展开联想,大胆地进行想像。

联想是我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而想到另一种事物的过程。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对了解事物的本质与特点,对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开
阔我们的写作思路,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作文中,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写物,能由眼中的事物联想到与此有关的其他
事物,并把想到的按照自然顺序或穿插方式写出来,可以突破材料的局限,横向扩散,纵
向延伸,使所写的事物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如著名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夜晚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作者床前的地上,灰白灰白的,作者由此想到深秋下了霜后,
地上也是这样灰白灰白的,用“霜”作比,立刻将月光照在地上的色彩、感觉形象地表达
了出来。

这种联想方式叫相似联想,此外还有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比联想
等方式。

同学们在日常观察时,不妨用一用,你一定会有一份意外的惊喜。

想像也是一样。

想像也是由眼前事物引起的思维活动。

但想像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眼前
事物进行虚构和再创造。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想像包括有意想像和无意想像。

无意想像是没有目的,信马由缰,不需要付出努力,这种想像没有多大意义;有意想
像则根据我们的目的,进行假想和创造,对我们的作文有着很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平时
要多努力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刚开始时,不要有什么压力,要根据目的进行大胆想像,
把你所想到的写入作文中,原来干巴巴的作文,立刻会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三、捕捉真实情感,大胆地进行抒发。

我们学写任何作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
景写物,甚至写科幻写童话,都是要表达我们的某种情感。

但表达情感必须发自内心,真诚自然。

不能盲目地抒发情感。

有些同学的习作里常常有很多“啊”字,好像这样就能表达感情强烈。

还有的同学喜
欢在结尾处任意拔高思想意义,内容写得平平淡淡,而在结尾时却写什么“我多么喜爱”,“他真伟大啊”之类的空话,或者脱离事情本身来一番虚假的表决心。

也有的同学动不动就“热泪盈眶”。

有个同学写与同桌的友谊:“我”上学忘了带橡皮,同桌主动把他的橡皮借给“我”,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借块橡皮竟然使“我”激动得流泪,这就太不真实了,不真实就会使文章失去感染力。

中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真切的感知,情感也丰富了起来。

那就大胆地把这种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抒发情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表达,一
种是间接表达。

不管是哪种方式。

我的个人理解:当你看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你的大脑会进行发散想象,这一事物和什
么比较类似呢?有那一件事和这件事有联系呢?联想思维的类型: 1、接近联想。

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

比如,当你遇到大学老
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2、相似联想。

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

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3、对比联想。

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

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4、因果联想。

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1、。

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

比如,当你遇到
大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2、。

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

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3、。

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

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4、因果联想。

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1、
2、为其他思维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
3、活化创新思维的活动空间
4、有利于信息的储存和检索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

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
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

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
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

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
这就是“相似联想”。

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

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

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金钊作文中就构筑了张叔叔的一个笑话)。

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

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