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生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20T10:08:46.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作者:杨静乔立栋
[导读] 摘要:为了给牡丹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环境,更有利于提升牡丹苗生长指标,该试验通过比较牡丹生长、生理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牡丹生长的最优栽培容器,在比较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生长量的影响后发现,无纺布美植袋综合表现最佳。
四川云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 644000
摘要:为了给牡丹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环境,更有利于提升牡丹苗生长指标,该试验通过比较牡丹生长、生理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牡丹生长的最优栽培容器,在比较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生长量的影响后发现,无纺布美植袋综合表现最佳。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栽培容器;牡丹苗;生长
1、引言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是原产于我国的传统名花,其花大色艳、花姿优美、花味芳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因其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作为我国的候选国花,牡丹素来具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等美好寓意,被尊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
牡丹花期集中且短暂,一般自然花期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5月上旬,单朵花期短者为3~5d,长者为7~10d,群体花期为20~30d,这严重影响了牡丹的观赏时效及产业发展。
在生产上,经常会采用促成栽培的技术方法使牡丹开出“不时之花”。
比如,为了迎合节日气氛,通常使牡丹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开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2、牡丹苗常见的繁殖方法
2.1、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方法只适用于药用牡丹的繁殖,因为药用牡丹根部结构单一且不分叉,所以要对其进行种子繁殖。
通常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把种子播在松软、肥沃的土地里,切忌把药用牡丹种植在强酸、强碱、黏重、水多的环境中,然后做好后期的浇水、施肥工作。
2.2、嫁接繁殖
牡丹进行嫁接时,时间一般选在白露前后,温度在21~25℃之间,这一时期牡丹嫁接之后的接口极易愈合。
把价格低廉且易于成活的芍药根、牡丹根等作为基础的砧木,在生长良好的牡丹根部上取1个新枝,或者是在花龄1年以上的老枝干上取1个短粗花枝作为嫁接的枝穗。
然后采用劈接法嫁接,即在作为砧木的芍药上侧面劈砍出1个细口,将牡丹接穗放进去,并滴入一定量的营养液;或者采用镶嵌接入法把接穗镶接在砧木上,并涂抹营养液。
完成嫁接后,把嫁接后的牡丹放在恒温箱中,并设定温度在20~25℃之间,以便避免其在冬季因为温度落差导致嫁接失败。
2.3、分株繁殖
牡丹分株繁殖方法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在每年秋分至霜降时期是进行分株繁殖的最好时间段,牡丹在这段时间处于半休眠的状态。
此时挑选花龄为4~5年且具有大花丛的牡丹,并将其从土地里整个挖出来,过程要仔细且挖出之后牡丹根部不能有浮土。
然后,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静置2~3d,目的是让其根部变软,以便找到牡丹根部的连接点。
再利用工具进行分离,具体可以分成几株视情况而定,一般可以分成4~5株,再将弱碱性硫磺与细土混合并涂抹在分株伤口上,然后种植。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试验牡丹材料取自北京国色牡丹科技有限公司 3 年生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实生苗,植株有一条主根,3 ~ 5 条侧根,主根系健壮无病虫害、无撕裂伤口、生长势强,株高 15 ~ 18 cm,且根系长度在 16 ~18 cm,植株茎无伤口,生长势强,粗度均为 0. 5 ~ 0. 6 cm,顶芽饱满,保证至少一个。
试验容器共 4 种,分别为塑料花盆、无纺布美植袋、纱网种植袋、塑料种植筐(直筒型),具体种类规格见表 1。
表 1 试验容器种类及规格
3.2、试验方法
试验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日常管理良好,试验地的土壤为黑土,土质为黏质土。
设置两种栽培方式:地栽和容器栽,两种栽培方式均采用自配营养土作为栽培基质。
自配培养土配方为:试验地自带园土∶草炭∶珍珠岩=1∶1∶1,配置好后加入多菌灵杀菌,保证无病虫害,培养土水分含量50%~70%。
2017年9月,栽植3年生紫斑牡丹实生苗,地栽和盆栽两种方式。
地栽牡丹间株行距为35×30cm;盆栽采用塑料花盆、无纺布美植袋、纱网种植袋、塑料种植筐4种栽培容器,均同种栽培基质、同种肥料管理(酵素有机肥料)。
4种容器栽培与地栽(CK)作对照。
牡丹苗栽植后,在缓苗期对牡丹浇透水,冬季在室外越冬,夏季高温多雨时注意杂草管理,秋季入冬前注意施肥管理和浇封冻水,以保证第二年牡丹养分、水分充足。
冬季防寒,小株牡丹直接进行土培法,将植株根系周围填埋好,株高超过20cm左右无法培土的牡丹苗,先用报纸将牡丹包裹上,后用防寒毡包裹,最后在根系周围培土。
在春季生长旺盛期施用肥料,促进植株生长。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见,牡丹苗在2018年4月15日开始测量一直持续到秋季生长期结束,4种栽培容器对株高有一定影响,以地栽(CK)牡丹苗作为对照,在生长期株高增长3.4cm。
2018年5月5日处理D出现第一个小高峰,在后期其生长均无太大变化,到8月23日株高增长1.1cm。
B、C这两个容器在图中可以看出均呈现上升趋势,涨幅较大,其中应用B容器的牡丹苗平均涨幅在3.1cm左右,应用C容器的牡丹苗平均涨幅在3.4cm左右。
A容器在一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容器体积小,肥料渗透好,所以长势较快,2018年6月4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6月14日达到最低点,由于夏季高温盆内水分供给不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或遇到暴雨天,塑料花盆通气性差,导致烂根死苗状况。
根据图1数据显示,B、C容器由于透气好,渗水能力强,材质柔软易于根系伸展,对于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
图1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株高的影响
4.2、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冠幅的影响
由图2可见,各个容器栽培下的牡丹苗冠幅均有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和表现不同。
由于每个处理均是取平均值,在2018年4月15日当天有未萌芽的植株冠幅记录为0cm。
春季牡丹苗芽萌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生长旺期,这期间植株增长速度最快。
6月中旬至7月下旬,由于夏季高温灼烧,叶片部分脱落,部分植株冠幅无增长。
应用A、B容器的牡丹苗在2018年6月15日开始冠幅均有下降趋势;塑料花盆容器牡丹苗有停止生长趋势,基本冠幅保持在19cm左右;但在D处理下的牡丹生长量在匀速上升,最后较4月15日测量的牡丹冠幅增加17.4cm,并且在2018年7月24日冠幅为23.5cm时再次开始增长;C容器下的牡丹苗在冠幅表现上较为优秀,在萌发时就优于其他3种栽培容器,株型冠幅不断增加,该表现形式对于观赏栽培的牡丹推广有极大优势,同时这两种栽培容器通气性极强,根系易伸展,唯一不同在于C容器的主根系均分布在袋中,起苗时不会弄伤根系,而D容器内的牡丹苗,在起苗时由于筐周围的孔隙易于植株根系伸展,运输过程中要对过长根系进行修剪。
图2不同栽培容器对牡丹苗冠幅的影响
5、结束语
牡丹有四喜亦有四怕:喜凉怕冻,喜暖怕热,喜光怕阴,喜干怕湿。
牡丹喜欢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
喜暖又怕夏季的炎热,尤其是南方夏季的高温;喜凉又怕严寒地区的冬季冷冻;喜光又怕烈日直晒。
牡丹能够耐半阴,耐寒冷,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潮湿。
了解牡丹的习性,在牡丹的种植与日常养护过程中,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植株受到伤害,让牡丹健壮生长,这样才能开出丰腴多姿、大而艳丽的花朵。
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任鸿雁.油用牡丹的种子萌发和容器育苗试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郭倩.不同培养基对‘洛阳红’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4.
[3]申萍,王政,何松林.不同封口方式对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02):100-104.
[4]毛红俊.牡丹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止措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
[5]苏晶.牡丹容器苗的根控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