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什宁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试卷I(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假如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需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

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

这种村落命名的变更本质上体现了( )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心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
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削减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用人数大大增加
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假如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

其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 )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六部对皇帝负责
C.内阁驾驭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
5.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

其中有权参与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七万五千人
C.约四万五千人 D.约八万五千人
6.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传唤者若无正值理由必需到庭,如因生病或年迈行动不便,法庭可为当事人供应车辆,但这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情愿。

这说明罗马法( )
A.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B.推动帝国经济旺盛
C.缺乏变通和务实精神 D.注意保证程序公正
7.“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纳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爱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

”据此推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爱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爱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爱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爱护
8.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变更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依据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9.华盛顿在其闻名的告辞演说中说:“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开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扰其他部门的权力”。

这一演说词体现的原则是()A.中心集权原则 B.自由同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1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11.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隐私投票的普遍和干脆选举产生
12.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遇损失,英国政府就必定会作出剧烈反应。

”(《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斗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斗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13.闻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足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足”的缘由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斗争赔款太少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旧滞销 D.清政府排外看法没有变更
14.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更。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 (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

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
C.甲午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1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干脆说明白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7.有誓词称:“国民苦痛,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务是()
A.北伐斗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斗争 D.解放斗争
18.依据以下表格供应的信息,推断这一历史事务是()
战役时间指挥者组织兵力破坏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1940年8﹣12月彭德怀100多个团2000多千米近3000个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9.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斗争时期
C.解放斗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0.如图反映人民解放斗争起先走向战略反攻的图片是()
A.B.
C.D.
2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所指的战役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歼灭
B.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结束
C.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
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2.19世纪三四十年头,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记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主要是指无产阶级( )
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B.与资产阶级的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
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阶段
D.起先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23.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相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定结果
C.巴黎公社假如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务
2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依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验,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夫那种单纯而又简洁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是()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夫书》 D.《土地法令》
25.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问题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公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26.于右任先生在《望大陆》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行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行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绝唱()
A.表现了对两岸统一的前景充溢无望
B.表达了对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酷爱
C.反映了对国共两党对峙的严峻忧虑
D.表现出了剧烈期望两岸统一的心情
27.一位学者认为:“从肯定意义上可以说,假如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头末中国起先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供应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记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很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8.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提倡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主动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欧洲人民的将来……将确定着他们是否必需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逼感到畏惧。

”杜鲁门所说的“决议”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安排
C.《友好合作条约》 D.杜鲁门主义
30.两极格局解体后,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 B.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获得成功 D.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试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4分)由古而今,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更。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

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运用。

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运用。

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
月。

──节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
穷。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康熙皇帝说:“今日下大小事,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行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其次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概括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哪些基本制度构成?(3分)
(4)上述材料反映古往今来,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基本轨迹和大趋势是什么?(4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先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满洲四)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人介绍的。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织的宇宙观作为视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材料三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

在14年抗拒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殊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合起抵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美史诗。


——2015.9.02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二中所指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4分)
(2)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记是什么?(4分)
(3)据材料四,请指出抗战成功的意义。

(4分)
33.(14分)妥协往往是一种解决政治纷争,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承袭了典型的喜爱妥协的传统,在社会问题上,他们考虑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

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妥协的历史。

——摘编自(英)伯兰特·罗素《西方的才智》材料二美国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是通过很多“妥协”完成的。

……如制宪会议就被学者们概括为“三大妥协”,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缘由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起先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妥协精神在英、美、法三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表现。

(10分)并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政治妥协的相识。

(4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二.材料题:(共计40分)
31.(14分)
参考答案:(1)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或皇权专制)。

(3分)
(2)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4)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

(4分)
32.(12分)
参考答案:(1)日本挑起甲午斗争,于1895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全岛及其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据了中国东北。

(2分)
(2)俄国道路:指无产阶级通过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道路。

(或城市革命道路)(1分)
中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2分)
标记: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建立(1分)
意义:抗日斗争的成功,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成功。

它大大增加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

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
33.(14分)
参考答案:表现:英国“光荣革命”的发动体现了英国不同政治力气之间的妥协;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英国的传统与新的时代精神之间的妥协。

(2分)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下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中心与地方的妥协;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体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宪法保留了奴隶制,不承认黑人、妇女、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体现了北方与南方的妥协。

(6分)法国1875年宪法给予议会与总统很大权力,形成了两个中心共存的局面,并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
分)
相识:有助于缓解各种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确立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