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 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2:教师点拨
二、色光的混合
1、光的混合
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了白光,这种现象叫光的混合。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光的“三基色”
人们发现利用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玻璃片只能透过红光,光屏上呈现红光.
1、物体颜色
物体通常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红
绿
蓝
透明的红色玻璃只有红光能通过红色玻璃,其余的色光都被物体吸取了,因此颜色呈红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太阳光的分解图
我们视察到: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
第二步:交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C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下列哪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A.红、黄、绿 B.红、绿、蓝 C.红、黄、蓝 D.品红 、绿、黄
B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4、光的三原色是_____、 _______、 _______ 。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_______ ;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色光合成的。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你知道红、绿、蓝任意两种色光混合会是什么颜色呢?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1)色光的混合视频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你知道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1、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折射夕阳的红光
C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取各种色光
环节1:师友探究
2、色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基色不同
色光-红、绿、蓝
颜料-品红、黄、青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四、物体的颜色
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花朵。
大自然中的物体多数都不是光源,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颜色呢?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1)透明物体的颜色
你知道白光是由哪些颜色的光组成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进一步研究证明: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红
绿
蓝
白色
红
绿
蓝
5、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 决定的。
反射的色光
透过的色光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环节2:教师释疑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预习作业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步:检测反馈 环节2:教师释疑
1、检测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解题规律与方法
没有吸取光线完全反射光线,看到白色。
完全吸取光线没有反射光线,看到黑色。
黑色的物体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环节1:师友探究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产生了色散,这才掀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产生了色散。
1、实验:视察三棱镜对光的色散
(1)实验器材:三棱镜、一块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第四步:总结归纳 环节1:师友总结
环节2:教师评价
完成课后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师友讨论
第五步:检测反馈 环节1:师友检测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用放大镜观看电视机屏幕内部放大了的三基色点.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三、颜料的三基色
1、颜料的三基色:品红、黄、青
品红+青=蓝
黃+青=绿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迷你实验室:制作彩虹
1、实验器材:一只装有水的盆子与一面小镜子
2、实验步骤:①、在容器中装满水,把小镜子一半插入水中。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②、在镜子前面放一张白纸(或利用白墙)调整镜子面的角度使阳光能够反射到白纸上。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③、可以在白纸上(或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
可见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由实验知: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色光)。
一、光的色散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第二步:交流探究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 “海市蜃楼” 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C. “水中倒影” D.日食的形成
B
第二步:交流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红色物体:吸取其他光线反射红色光线,看到红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白色的物体
环节2:教师点拨
2、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彩色光带通过颠倒的三棱镜后,光束又混合成白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混合而成的.
色散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光的色散
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第4章4节
第一步:知识回顾
环节1:师友回顾
温馨提示:师友互相检查,限时5分钟
1、什么叫光的折射?2、折射中的一点、两角、三线分别是什么?3、光的折射定律?4、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哪些?
环节2:教师检查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丽。你想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取;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解: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选项C正确;故选C.
二、色光的混合
1、光的混合
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了白光,这种现象叫光的混合。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光的“三基色”
人们发现利用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玻璃片只能透过红光,光屏上呈现红光.
1、物体颜色
物体通常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红
绿
蓝
透明的红色玻璃只有红光能通过红色玻璃,其余的色光都被物体吸取了,因此颜色呈红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太阳光的分解图
我们视察到: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
第二步:交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C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下列哪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A.红、黄、绿 B.红、绿、蓝 C.红、黄、蓝 D.品红 、绿、黄
B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4、光的三原色是_____、 _______、 _______ 。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_______ ;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色光合成的。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你知道红、绿、蓝任意两种色光混合会是什么颜色呢?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1)色光的混合视频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你知道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1、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折射夕阳的红光
C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取各种色光
环节1:师友探究
2、色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基色不同
色光-红、绿、蓝
颜料-品红、黄、青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四、物体的颜色
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花朵。
大自然中的物体多数都不是光源,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颜色呢?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1)透明物体的颜色
你知道白光是由哪些颜色的光组成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进一步研究证明: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红
绿
蓝
白色
红
绿
蓝
5、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 决定的。
反射的色光
透过的色光
第三步:巩固练习
环节1:师友练习
环节2:教师释疑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预习作业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步:检测反馈 环节2:教师释疑
1、检测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解题规律与方法
没有吸取光线完全反射光线,看到白色。
完全吸取光线没有反射光线,看到黑色。
黑色的物体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环节1:师友探究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产生了色散,这才掀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产生了色散。
1、实验:视察三棱镜对光的色散
(1)实验器材:三棱镜、一块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第四步:总结归纳 环节1:师友总结
环节2:教师评价
完成课后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师友讨论
第五步:检测反馈 环节1:师友检测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用放大镜观看电视机屏幕内部放大了的三基色点.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三、颜料的三基色
1、颜料的三基色:品红、黄、青
品红+青=蓝
黃+青=绿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迷你实验室:制作彩虹
1、实验器材:一只装有水的盆子与一面小镜子
2、实验步骤:①、在容器中装满水,把小镜子一半插入水中。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②、在镜子前面放一张白纸(或利用白墙)调整镜子面的角度使阳光能够反射到白纸上。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③、可以在白纸上(或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
可见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由实验知: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色光)。
一、光的色散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第二步:交流探究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2:教师点拨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 “海市蜃楼” 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C. “水中倒影” D.日食的形成
B
第二步:交流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红色物体:吸取其他光线反射红色光线,看到红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白色的物体
环节2:教师点拨
2、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彩色光带通过颠倒的三棱镜后,光束又混合成白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混合而成的.
色散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
第二步:交流探究
光的色散
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第4章4节
第一步:知识回顾
环节1:师友回顾
温馨提示:师友互相检查,限时5分钟
1、什么叫光的折射?2、折射中的一点、两角、三线分别是什么?3、光的折射定律?4、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哪些?
环节2:教师检查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丽。你想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第二步:交流探究
环节1:师友探究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取;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解: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选项C正确;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