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7印花布-苏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印花布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印花布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印花布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习使用各种印花工具和材料。
3. 创作自己的印花布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花布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印花布样品、各种印花工具和材料。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印花布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印花布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教学演示:教师演示印花布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进行印花布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
1. 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2. 印花布的设计技巧。
3. 个人特色的体现。
七、作业设计
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设计并制作一幅印花布作品。
2. 作品要求具有个人特色,能够体现出印花布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
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如何改进。
4. 学生对印花布的制作是否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导入环节
1. 展示印花布作品:教师可以展示不同风格、图案和颜色的印花
布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印花布的魅力。
2. 提问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听说过印花布
吗?”“你们认为印花布有哪些特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分享印花布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印花布的历史和地
域特点,让学生了解印花布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演示环节
1. 印花布制作方法:教师展示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图案、准备材料、印制和整理等步骤。
2. 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各种印花工具和材料,
如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3. 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
全使用工具、保持工作台的整洁等。
三、学生实践环节
1. 个性化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
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花布作品。
2. 指导与支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制作过程,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3. 合作学习: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环节
1. 创设展示环境: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敞、整洁的展示空间,
使作品得以充分展示。
2. 组织评价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鼓励学
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指导
1. 设计启发: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个人兴趣和特
长出发,将个人的独特想法融入印花布设计中。
例如,学生可以结合
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或者对自然、抽象图案的喜爱来创作。
3. 过程支持: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情绪和态度,及时
给予鼓励和正面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感,保持创作的积极
性和耐心。
六、教学过程的互动与交流
1. 小组合作: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印花布作品。
这样不仅能够提
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2. 讨论与分享: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
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这样能够增
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七、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
1. 学生自评: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同学们相互提
出意见和建议,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教师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设计创意、技巧运用、材料选择等方面,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