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区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色土区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刘纪根;李蓉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09(026)008
【摘要】以川中丘陵区鹤鸣观小流域及其3个试验小区2个试验阶段(1983-1986年,1989-200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径流侵蚀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的效益.结果表明:对于第一阶段,不同雨强下的径流深变化依次是荒地>草地>坡耕地;侵蚀模数的变化依次为坡耕地>荒地>草地.对于第二阶段,其径流深变化依次是梯地>草地>林地;侵蚀模数的变化依次为梯地>草地>林地.荒地、低覆盖草地、坡耕地径流量、侵蚀量与降水变量相关系数较高,土壤侵蚀主要受降水变化影响.林地、高覆盖草地、梯地径流量、侵蚀与降水变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且没有显著性,可能是植被覆盖、土壤特性对减缓径流和侵蚀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明显分异的水土流失效应.由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作用,1990-2004年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比1985-198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30.67%,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91.29%,多年平均含沙量减少76.05%.
【总页数】6页(P10-14,19)
【作者】刘纪根;李蓉
【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中心信息所,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紫色土山丘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J], 徐多润;吕甚悟
2.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林超文;涂仕华;黄晶晶;陈一兵
3.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变化的水土流失分异 [J], 黄志霖;傅伯杰;陈利顶
4.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J], 刘刚才;李兰;周忠浩;张建辉
5.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J], 任书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