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谱写快乐识字的生长乐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文识字谱写快乐识字的生长乐章
作者:姚婷
来源:《成才》 2015年第3期
武汉市矫口区韩家墩小学姚婷
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文字是我们解读各种现象的密码和途径。
对世界充满认知好奇心的
小学生,天然地对汉字充满浓厚的兴趣。
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语
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于是识字方
法成为多年来教学一线教师和专家们探索的重要方向。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的认知兴趣,探索适合低段学生心理特点的识字方法也就成为我的教
学工作的支撑点。
随文识字是公认的较好的识字法,它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随文识字还能较好地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识字和阅读并重,在阅读中识字,一举两得。
因此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让随文识字
的教学流淌出美妙的旋律呢?以下便来谈谈我借鉴了专家经验后的识字教学实践。
一、识字与情境结合,情趣识字
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
教师要精心创设
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这样在鲜活的情境中,孩子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
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面有着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种情境式的识字方式不再是死记硬
背的枯燥行为,而是充满了浓浓情趣的思维活动,从中孩子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鄂教版二年级识字(三)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些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生字:清、晴、请、情、睛)听听他们要对我
们说什么?
(播放录音:亲爱的同学,现在如果你们能准确地叫出我们的名字,分清我们的长相,那
么我们就是真正的朋友了!)
生:我发现这几个字里边都有一个“青”字。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
生:我发现“晴”和“情”读音是一样的。
生:我也发现这几个字里边都有一个“青”字,就是偏旁不一样。
师:(再次出示这组生字:清、晴、请、情、睛)是啊!这些字读音很相近,长得又太像。
为了记住它们,小青蛙还动了不少脑筋呢!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想想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
这些字?老师送你们三句话,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清:河里的水真清啊。
睛:“目”不就
是我们的大眼睛吗?晴:太阳出来,送你一个大晴天。
)读一读、想一想后和同桌的小朋友交
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全班交流反馈)
生:我可以编一句话来记住“睛”字:我有一双大眼睛。
生:我也可以编一句话来记住“请”字:我请你到我家来做客。
生:我可以给“晴”字编个谜语:日头照着小青蛙。
生:我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青”加“氵”就是“清”
(演示课件):
氵+青清
日+青晴
目+青睛
忄+青情
讠+青请
老师小结:你们真聪明!竞能用这么多方法识记生字。
这些字的偏旁都和字的意思有关,
我们可以根据字义来记住它们不同的偏旁。
字的另一部分是它的声旁,根据它的声旁来推断它
的读音。
像这样的字我们称它为形声字。
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更多的字,譬如
我编的这段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
”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送迷路的朋友回家。
”
清、晴、请、情、晴
天气(晴)朗心(情)愉快河水(清)澈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就能激活儿童思维,加速儿
童认识活动的深刻性。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将生字描述成各种小动物或
玩具,使生字变成孩子眼中有生命的可以交流的“小朋友”,以拉近儿童与抽象汉字之间的距离。
这样,把字理和情境相结合,把识记生字新词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加速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想象、创造和表达的能力。
二、识字与生活结合,辨析识字
汉字起源于生活,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趣。
因此,教师在识字教
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凉”是《秋游》一课中的生字。
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分析字形,左边是什么,右
边是什么,肯定很枯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教学“凉”字时,我有意识地将之与生
活常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秋天。
“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秋天来啦!谁能说说秋天的天气怎么样?”有的学生说:“我
觉得秋天有点冷。
”有的学生说:“秋天的中午还是有点热。
”“是啊,秋天既不像冬天那么
冷,又不像夏天那么热,这样的天气就叫——凉。
”我把学生发言总结以后点出“凉”字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范写指导。
接着,给“凉”组词,最后读文巩固。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感受并表达天气的变化,使之与学习生字“凉”结合起来。
这样联系生活识字,不仅培养了学生认读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三、识字与学文结合,随文识字
边读文边识字有利于识字与语言环境的结合,还能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帮助。
在低年级
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把汉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和句子联系起来,使汉字的形、音、义
三个基本因素紧密联系、学文识字互沟通。
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
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融入到阅读和理解课文中去。
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方法
分析汉字,能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境中获得生命。
在教学鄂教版二年级上册《徐悲鸿画马》一课时,我抓住题眼“功到自然成”中的“功”
字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质疑“徐悲鸿为什么能获得成功”,我顺势引出生字“功”字,引导
学生通过拆分,把“功”分成“工”和“力”,了解到“功”就是要下力气,花功夫,进而分
析徐悲鸿究竟下了哪些力气,花了什么工夫,最终取得成功的。
带着问题进入到文章2、3段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有目的、有兴趣的读文,就可很自然地感知徐悲鸿成功的原因。
在第二自然
段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评读、换词、想象画面抓重点词语,体会徐悲鸿是怎样“用功”的。
首先进行语句的训练,感受徐悲鸿为了仔细观察是多么不顾一切;再用联系上文的读书方法理
解词句意思,引导学生发现徐悲鸿观察的难度之大,所下的功夫之深;当学生情感深入文本时,我设计“你想对徐悲鸿说什么”一问来实现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激发学生对其执着精神的敬佩
之情。
这样通过由词到句到情的层层递进,徐悲鸿为了成功不懈努力的形象赫然眼前,第三自
然段的学习也水到渠成。
就这样,学生以合作学习、自读自悟的方式就能体会到徐悲鸿在画马
时所下的“苦功”。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
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责任编辑廖林。